杨文明
- 作品数:541 被引量:2,27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原位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22年
-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中暴发性肝衰竭是WD的一种罕见类型,其病情进展迅速,具有高误诊率和高死亡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
- 杨悦黄鹏魏涛华魏涛华何望生李祥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暴发性肝衰竭肝移植
- 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DPN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均西医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疗程均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神经病变证候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病变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 汪瀚鲍远程杨文明王晓旸韩辉高志群汪美霞董婷张利容刘芝修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针刺神经传导速度
- 3例肝豆状核变性的罕见脑部影像学表现
-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胼胝体病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参照2008年美国肝病学会发表的肝豆状核变性最新诊断和治疗指南和200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定...
- 何望生杨文明
-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 唐露露陈怀珍张静董婷李俊江海林杨文明
- 关键词:WILSON病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肝硬化分级
- 杨文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杨文明教授治疗本病有多年临床经验,通过阐述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处方用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朱桂平杨文明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处方用药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在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
- 2008年
- 杨文明李瑞娟鲍远程汪瀚汪美霞
-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基因突变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生物进化
- 抗震止痉胶囊对血瘀风动型帕金森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机制的研究
- 王玮杨文明
- 关键词: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抗震止痉胶囊
- 2例不典型Wilson病报道及诊断思路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K-F环)及急性溶血征象[1]。本病的漏诊误诊率较高。然而,WD是少数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疾病之一,若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反之病情会逐渐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2]。
- 陈永华杨文明黄为刘妮曹仕健李亚军
- 关键词:WILSON病
- 肝豆状核变性肝胆湿热病机探讨被引量:5
- 2018年
- 根据肝豆状核变性主要各家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认识,结合本病临床症状以及西医相关理论,以衷中参西的理念从肝胆湿热角度探讨本病;发现肝豆状核变性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为本、铜毒痰瘀为标等虚实夹杂之说或火热燔灼,引动肝风之论,治疗亦依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在临床上获得一定的疗效。然而临床上本病多表现为肝胆湿热,铜毒内蕴之证,依据遗传和铜代谢障碍西医致病机制以及现代研究进展,肝豆状核变性主要从肝胆湿热的病因病机入手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 郭玄玄汪瀚杨文明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病因病机肝胆湿热临床疗效
- 多维评价抗颤止痉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研究
- 目的 应用抗颤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pression,PDD)血瘀风动证患者予以临床治疗,观测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值、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治疗副反应量表的影...
- 魏涛华杨文明鲍远程谢道俊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