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华

作品数:218 被引量:715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1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苁蓉
  • 46篇肉苁蓉
  • 23篇药物
  • 23篇乙醇
  • 23篇细胞
  • 17篇色谱
  • 15篇药理
  • 15篇液相色谱
  • 15篇总苷
  • 15篇相色谱
  • 15篇高效液相
  • 1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药理学
  • 14篇色谱法
  • 13篇液相色谱法
  • 13篇苯乙醇总苷
  • 12篇尿囊素
  • 11篇药学
  • 10篇提取物
  • 10篇临床药

机构

  • 15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52篇新疆医科大学
  • 56篇新疆医科大学...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乌鲁木齐市第...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新疆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科技厅
  • 1篇新疆昌吉州人...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17篇杨建华
  • 140篇胡君萍
  • 22篇堵年生
  • 18篇热娜卡斯木
  • 12篇闫瑶
  • 11篇热娜·卡斯木
  • 11篇王晓梅
  • 11篇张海波
  • 11篇曹丹丹
  • 9篇陈迹
  • 9篇巩月红
  • 9篇孟新源
  • 8篇王松芝
  • 8篇王建华
  • 8篇朱丹丹
  • 8篇朱毅
  • 7篇温浩
  • 7篇王新玲
  • 7篇柳惠斌
  • 6篇单慧亭

传媒

  • 2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2篇西北药学杂志
  • 11篇中药新药与临...
  • 6篇食品科学
  • 6篇中国现代应用...
  • 6篇中国医院药学...
  • 6篇中成药
  • 6篇华西药学杂志
  • 6篇中国药房
  • 5篇医药导报
  • 5篇中国民族民间...
  • 5篇中国现代药物...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中药材
  • 3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14篇2025
  • 26篇2024
  • 19篇2023
  • 15篇2022
  • 12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2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加工方法对肉苁蓉饮片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肉苁蓉饮片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乙醇总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的含量,分别考察了饮片厚度、干燥方法和干燥时间以及抑酶方法对肉苁蓉饮片中苯乙醇苷含量的影响。结果:饮片厚度0.5~1.0cm,以90~100℃烘干或日光曝晒快速干燥,常压蒸汽或微波加热抑酶等方法加工的饮片总苷、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的含量较高。结论:饮片厚度、干燥方法、干燥时间以及不同的抑酶方法均可影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饮片炮制应以快速处理为佳。
杨建华胡君萍热娜卡斯木张烜堵年生
关键词:苯乙醇总苷松果菊苷麦角甾苷
一种缓解疲劳的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疲劳的组合物,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肉苁蓉5~25份、黄精5~25份、党参5~25份。本发明采用特定的辅料成分及用量,与主药肉苁蓉、黄精和党参组合,通过粉末直接压片制成咀嚼片,口感酸甜清...
胡君萍杨建华居博伟
肉苁蓉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5年
目的:研究肉苁蓉多糖(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s,CDPs)的结构以及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硫酸-苯酚法、羟基联苯法、考马斯亮蓝法、离子色谱仪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检测CDPs的化学组成、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可能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高糖诱导HK-2细胞建立损伤模型评估CDPs对HK-2损伤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CDPs的重均分子质量为8031、4198、3444 Da,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组成,可能存在α型和β型糖苷键;可减轻高糖对HK-2细胞的氧化损伤,降低高糖对HK-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不同质量浓度CDPs干预后,HK-2中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p-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 p65、p-IκBα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CDPs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及抑制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罗欣杰刘江云杨建华杨建华
关键词:肉苁蓉多糖肾小管上皮细胞
基于TCGA数据库和实验验证分析肝细胞癌中PLCβ4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肝细胞癌中PL-Cβ4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424例临床样本资料(包括肝细胞癌组织374例,非肿瘤肝组织50例),采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分析、免疫浸润分析,评估PLCβ4基因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应用PLCβ4基因与24种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观察PLCβ4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及与肝癌高频突变基因TP5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另外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HCC患者的高、中、低分化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石蜡切片各20例,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临床样本中PLCβ4、Ki-67蛋白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结果PLCβ4基因在HC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PLCβ4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低表达者(P<0.05),提示PLCβ4显著影响HCC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Cβ4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高度相关;且PLCβ4与TP53基因的表达水平高度相关。HCC组织样本中的PLCβ4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1),且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LCβ4可作为肝细胞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型分子靶点。
文丽梅郭娅丽侯强郑董璇代武高翔杨建华胡君萍
关键词:肝细胞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构建芹菜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文献挖掘和笔者所在实验室已有研究获取芹菜子主要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肝纤维化相关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类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得到芹菜子17个活性成分,涉及69个作用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子主要涉及胶原蛋白分解代谢、炎症反应和胆固醇合成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TGF-β1、NF-κB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本研究体现了芹菜子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所作用的多条信号通路均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谯明朱毅赵耀胡君萍杨建华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肝纤维化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胆汁淤积型肝病小鼠的预防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考察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alene 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小鼠连续灌胃给予肉苁蓉苯乙醇总苷125、250、500 mg·kg^(-1)(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甘利欣100 mg·kg^(-1)7 d,每日给药1次,第5天给药后2 h单次灌胃给予ANIT 80 mg·kg^(-1)诱导造模,模型组小鼠等量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继续用药干预2 d后收集小鼠血液与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各组能够明显降低ANIT模型小鼠中ALT、AST、AKP、TBA、TBIL和MDA水平(P<0.05);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中、高剂量组显著提高ALB、GSH-Px和SOD的活性(P<0.05)。结论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可能通过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和消除自由基氧化,从而发挥对ANIT所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小鼠的预防保护作用。
曹琳居博伟冉峥杨建华胡君萍
关键词:肉苁蓉苯乙醇总苷Α-萘异硫氰酸酯胆汁淤积小鼠
塞替派注射液稳定性考察
1999年
塞替派(thiotepa,三乙撑硫代磷胺)是一种烷化剂类的抗肿瘤药物。塞替派注射液为灭菌聚乙二醇400的油状无色粘稠澄明液,其高温易发生聚合作用,使溶解度降低,若氧化变黄或者加注射用水稀释后发现混浊,则不能使用,规定在遮光、密闭、冷处(2~10)℃条件下贮存。根据《...
张辉文杨建华王小梅朱伟蓉再吐尼古丽
关键词:塞替派注射液稳定性
一种均一肉苁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一肉苁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方法和应用,属于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从肉苁蓉中提取得到一种肉苁蓉中性均一多糖,经实验证实,该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效果,这一结果为该肉苁蓉多糖在医...
杨建华胡君萍薛涛涛文丽梅
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急性毒性实验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5%乙醇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新疆假龙胆,合并提取液,浓缩。挥至无醇味加水混悬,混悬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ICR小鼠10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其余组分别给予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层萃取部位(21.20、16.00、40.00、40.00g/kg体质量)混悬液,按0.4mL/10g体质量灌胃1次/d,在14d内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萃取部位的出膏率分别为24.4%、8.20%、4.92%、11.47%和19.67%。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水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组小鼠经口给药的最大给药量分别为86.88、203.35、348.73、325.20g生药/kg体质量。结论新疆假龙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均安全无毒。
朱丹丹居博伟曹丹丹向雪滢姜湘英杨建华
关键词:最大给药量急性毒性实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毛菊苣治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毛菊苣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等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通路”作用网,STRING数据库预测毛菊苣抗肝纤维化作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AUTODOCK对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用PDGFBB诱导活化细胞,验证秦皮甲素、秦皮乙素、菊苣酸、咖啡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6个化合物对HSC-T6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成分对HSC-T6细胞中Ras、ERK1、ERK2、C-fos、JNK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到成分与肝纤维化的共同靶点239个,PPI分析显示SRC、STAT3、HSP90AA1等靶点为关键靶点,KEGG分析结果显示毛菊苣影响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代谢通路等,GO分析预测毛菊苣主要影响信号转导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成分能够良好结合的靶点蛋白为MAPK1,与蛋白能够良好结合的成分为秦皮乙素、咖啡酸和绿原酸。6种化合物对PDGF-BB诱导HSC-T6细胞活化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模型组,且均具有逆转肝纤维化指标的作用,其中秦皮乙素活性最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6种化合物干预后HSC-T6细胞中的Ras、ERK1、ERK2、C-fos、JNK表达量均有所下降。结论毛菊苣中各成分均有不同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与抑制ERK/RAS通路激活的有关。
杨建华耿若愚臧薇李茜杜超胡君萍
关键词:毛菊苣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