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飞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风湿
  • 14篇类风湿
  • 14篇类风湿关节炎
  • 14篇关节炎
  • 14篇风湿关节炎
  • 5篇免疫
  • 5篇抗体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关节
  • 2篇血管
  • 2篇输尿管
  • 2篇糖蛋白
  • 2篇尿管
  • 2篇细胞分化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吸附
  • 2篇抗原

机构

  • 19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李雪飞
  • 19篇李小峰
  • 9篇胡学芳
  • 7篇国华
  • 5篇魏华
  • 5篇王彩虹
  • 4篇王晓霞
  • 4篇张琳
  • 3篇赵向聪
  • 3篇王来远
  • 3篇陈竹
  • 3篇吕志勤
  • 3篇闫成兰
  • 3篇茹晋丽
  • 2篇罗静
  • 2篇范萌萌
  • 2篇张莉芸
  • 2篇高园
  • 2篇崔军
  • 2篇赵春阳

传媒

  • 12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全国自身免疫...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瘦素与自身免疫细胞的作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多肽激素,在调节摄食、体质量、能量平衡中发挥作用,也能影响生殖、免疫、造血、骨代谢、内分泌系统及血管再生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瘦素在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已经获得体外评估并已进入相关信号通路的临床研究,免疫介导性疾病在瘦素分泌增加的影响下将产生相关的促炎致病因子。因此,瘦素已经成为一种炎症反应的中介。本文就近年来瘦素与自身免疫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雪飞牛红青赵向聪李小峰
关键词:瘦素调节免疫反应内分泌系统免疫介导性多肽激素能量平衡
免疫增强剂诱发或加重风湿病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李军霞王晓霞李雪飞李小峰王来远
关键词:免疫增强剂风湿病
抗核周因子和抗角蛋白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通过大样本研究 :①进一步了解证实抗核周因子 (APF)、抗角蛋白抗体 (AKA)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联合检测的意义 ,探讨早期诊断价值 ,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②了解APF、AKA在非RA风湿性疾病中的分布情况 ,探讨APF、AKA在非RA风湿性疾病中阳性观察的意义 ,这些患者是否有关节损害等。方法 选取 1999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190 3例 ,RA组 75 3例 ,其他风湿性疾病 115 0例。APF以人颊黏膜细胞为抗原底物 ,AKA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切片为抗原底物 ,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 ①在血清 1∶2 0稀释时APF对诊断RA的敏感性 39 4 6 %、特异性 96 4 1% (全部患者 )、94 72 % (剔除SpA)。②以点片状加板层状为阳性判断标准 ,AKA对诊断RA的敏感性2 5 4 4 %、特异性 95 96 % (全部患者 )、93 82 % (剔除SpA)。③与小样本比较敏感性下降 ,特异性提高 ,APF、AKA特异性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 (RF)。④APF、AKA、RF 3种抗体联合检测时 ,1种以上任何抗体出现对RA诊断敏感性 6 9 83% ,2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特异性 98 19% ,3种抗体同时出现特异性 99 86 %接近 10 0 %。⑤APF、AKA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 ,这两种自身抗体在脊柱关节病?
李小峰王彩虹张莉芸罗静赵春阳胡学芳张琳李雪飞国华吕志勤王晓霞魏华
关键词: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关节炎
上下台阶策略在解决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减药停药的有效方法初探
2014年
RA是高度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病程、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少困惑。尤其是达到临床缓解后如何维持,用几种药维持,维持多长时间,何时减药,能否停药,这些都是国内外风湿病学者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小峰李雪飞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停药减药效方异质性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茹晋丽李小峰胡学芳王来远李雪飞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标本采集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8
2004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MMP-3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比较在RA不同时期,血清MMP-3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7例初诊RA患者和31名正常健康对照血清中MMP-3水平。同时测定其治疗前的其他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血沉(ESR)及手X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7例RA患者MMP-3血清水平为(47.3±1.8) ng/ml,对照组为(12.0±1.3)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无论病例组或对照组,其MMP-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MMP-3水平和RA患者的受累关节数目(P<0.05)、X线分期严重程度及ESR (P<0.01)呈正相关;而与年龄、病程长短、晨僵时间、功能分级、RF、AKA、APF、抗CCP抗体水平无明显关系。不同X线分期时,其MMP-3水平确有差别,其中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MP-3在RA血清中高水平存在,与性别无关。尽管RA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MMP-3仍可作为除ESR、RF外的反映病情活动的指标。X线Ⅰ期与Ⅱ期时,MMP-3增高最明显。提示血清中出现高水平MMP-3时,应警惕已有关节软骨的破坏。
王晓霞李小峰王来远胡学芳张琳李雪飞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影响因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逆转耐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检测耐药分子P-糖蛋白(P-dycoprotein)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周期联合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对P-糖蛋白介导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RA患者42例,其中初发组15例,治疗组27例,根据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的变化,治疗组分为治疗缓解组12例和难治组15例。按治疗方案,分为单用药组(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组,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组。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和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健康对照组、初发组、缓解组、难治组相对荧光强度(RFI)平均值分别为2.0±0.7、2.9±1.0、3.5±1.4、5.0±2.0,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5,P〈0.01)。两两比较:健康对照组与初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缓解组与难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②RA患者P.糖蛋白与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RF)滴度均无相关性,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及DAS28呈正相关(r=0.447,P=0.002;r=0.398,P=0.012);③单用药组(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组,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组P—gP表达水平的RFI值分别为5.1±2.2、6.0±1.2、3.4±1.1,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组低于单用药组(P〈0.05),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组表达水平高于单用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疾病活动平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赵向聪王彩虹罗静李雪飞刘晓剑李小峰
关键词:P糖蛋白甲氨蝶呤环磷酰胺
RA33/36抗原的纯化及相应抗体的检测
2006年
目的纯化RA33/36抗原,观察其检测效率。方法从小鼠Ehrlich腹水癌细胞中提取RA33/36粗抗原,使用肝素-琼脂糖凝胶CL-6B对RA33/36粗抗原进行亲和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富含RA33/36的组分,比较粗抗原和纯化抗原的检测效果。结果SDS-PAGE和IBT显示RA33/36抗原主要存在于缓冲液C的洗脱峰中,纯化抗原较粗抗原杂蛋白条带明显减少,且更加清晰,在检测RA33/36抗体时得到了相同的阳性和阴性结果。结论纯化的RA33/36抗原较粗抗原提高了抗体检测效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闫成兰李小峰胡学芳魏华高圆国华吕志勤李雪飞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原抗体免疫印迹法
亲和层析Sa抗原及其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
目的:探讨Sa抗原的提取及纯化,得到有活性的纯化的Sa抗原来检测抗Sa抗体。进一步证实抗 Sa抗体在RA患者中的意义。方法:Sa抗原由人胎盘采用布氏漏斗法提取,将Sa粗抗原,在亲和层析柱上循环上样,用缓冲液洗脱杂蛋白,透...
魏华李小峰胡学芳高园陈竹茹晋丽国华李雪飞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文献传递
滤泡调节性T细胞调控类风湿关节炎生发中心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RA是以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RF、抗CCP抗体等异常自身抗体的形成是重要发病机制,目前达到疾病缓解或低活动度仍较为困难。生发中心(GC)是自身免疫病中产生自身抗体的重要致病区域,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为新近研究发现的定位于淋巴生发中心的CD4+T细胞。本文介绍了Tfr细胞的来源、分化、表面标志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探索了Tfr细胞负性调控RA生发中心反应、自身抗体产生的机制,为RA病情评估、预后及用药提供新的评价指标以及治疗思路。
李娜李雪飞吴瑞荷李小峰王彩虹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