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明

作品数:87 被引量:56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2篇病毒
  • 25篇猪瘟
  • 22篇非洲猪瘟
  • 12篇基因
  • 11篇兽疫
  • 11篇小反刍兽疫
  • 11篇反刍
  • 11篇反刍兽
  • 9篇疫病
  • 9篇皮肤
  • 9篇皮肤病
  • 9篇猪瘟病
  • 9篇猪瘟病毒
  • 9篇瘟病毒
  • 9篇结节
  • 9篇非洲猪瘟病毒
  • 7篇动物
  • 7篇疫苗
  • 7篇小反刍兽疫病...
  • 6篇血清

机构

  • 87篇中国动物卫生...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山东省动物疫...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辽宁省动物疫...
  • 1篇即墨市畜牧兽...
  • 1篇合肥海关技术...

作者

  • 87篇李金明
  • 70篇王志亮
  • 35篇吴晓东
  • 27篇包静月
  • 25篇张永强
  • 22篇戈胜强
  • 19篇李林
  • 17篇赵永刚
  • 16篇刘春菊
  • 14篇徐天刚
  • 13篇邹艳丽
  • 11篇左媛媛
  • 11篇任炜杰
  • 11篇巩明霞
  • 10篇吕艳
  • 10篇王英丽
  • 10篇刘珊
  • 9篇张维
  • 9篇于小静
  • 9篇王君玮

传媒

  • 31篇中国动物检疫
  • 7篇病毒学报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兽医导刊
  • 1篇中国动物保健
  • 1篇河南畜牧兽医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今日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禽种业
  • 1篇今日畜牧兽医...

年份

  • 16篇2025
  • 7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洲猪瘟病毒人工感染猪主要脏器的病理学观察
2025年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ASFV首次传入我国,给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为明确我国分离获得的ASFV CN2018株的病理损伤特征,本文对一例人工感染猪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试验猪在人工感染ASFV CN2018株后第11天死亡,对尸体进行系统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大体剖检可见皮肤、全身淋巴结、肾脏、膀胱、盲肠、胆囊、心脏、大脑等脏器表面或浆膜面分布出血斑点,胸腔和腹腔积血,肺脏淤血、水肿,呈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病变。镜检病变以弥漫性出血和淤血为主,伴微血栓形成,淋巴结和脾脏中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巨噬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肝细胞胞质中呈ASFV抗原阳性。综上,ASFV CN2018株人工感染猪表现广泛性出血性病变,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及抗原分布与之前报道类似。推测ASFV感染引起的广泛性出血主要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损伤导致的炎症因子风暴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为深入研究我国ASFV流行毒株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数据。
常玲玲张永强王雅诗张冯禧张歆悦赵晓民戈胜强李金明王志亮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理学观察
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被引量:17
2020年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
李金明
非洲猪瘟弱毒疫苗研究的挑战与思考
2025年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虽然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已在越南上市,但对其安全性仍存在很多质疑和讨论。本文总结了以往研究人员在研发非洲猪瘟弱毒疫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弱毒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兼容性问题,接种剂量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性问题,以及不同基因型或毒株敲除相同基因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并对疫苗研发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继而提出了将疫苗免疫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理念,以期为非洲猪瘟弱毒疫苗的成功研制以及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戈胜强左媛媛左媛媛吕艳吕艳于小静刘春菊李金明
关键词: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
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野生株China/Tib/Gej/07-30基质蛋白基因和融合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野生株China/Tib/Gej/07-30进行基质蛋白(M)和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M和F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China/Tib/Gej/07-30的M基因由148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5个氨基酸,与其他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4%~97.7%和97.0%~98.2%。F基因由241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46个氨基酸,与其他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5%~96.1%和94.3%~98.2%。China/Tib/Gej/07-30的F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域,序列高度变异。F蛋白第104~108位和第109~133位氨基酸位点分别是高度保守的裂解位点和融合肽结构域。F蛋白还含有序列高度保守的三个七肽重复区。China/Tib/Gej/07-30的M基因3′端的非编码区(UTR)长度为443个核苷酸,GC含量高达68.4%,与其他PPRV毒株的同源性为82.4%~93.5%。China/Tib/Gej/07-30的F基因5′UTR区长度为634个核苷酸,GC含量高达70.0%,与其他PPRV毒株序列相似性为76.2%~91.7%。
包静月赵文姬王志亮李林吴国珍吴晓东刘春菊王君玮刘雨田李金明王英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野生株基质蛋白非编码区
小反刍兽疫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评价了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的LAMP引物能够在63℃恒温下,1小时内实现目的核酸的大量扩增,由于在检测前加入荧光指示试剂,检测结果可以直接用肉眼判断,避免了由于开盖检验带来的扩增产物污染导致的假阳性。该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只能特异性地检测目的病毒,与其他同属的病毒或类似病毒等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比普通RT-PCR灵敏性高10倍,与荧光RT-PCR的灵敏度相当。
李林吴晓东包静月李金明王君玮王志亮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种多基因家族大片段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弱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基因家族大片段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弱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提供的自然弱毒株,所述的自然弱毒株相比于非洲猪瘟强毒株,其基因组缺失左侧可变区从MGF110‑9L到MGF360‑14L之间的核酸片段。本发明还...
戈胜强王志亮吴晓东吕艳左媛媛韩秀琚张永强徐天刚任炜杰于松梅 韩乃君刘雨田 屈海龙巩明霞赵永刚 郑冬霞 胡永新赵云玲迟田英王英丽包静月李金明
我国猪群囊尾蚴病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旨在定量评估我国猪囊尾蚴病的流行情况,为下一步指导猪囊尾蚴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以“猪”和“囊尾蚴”,“China”and“Cysticercus cellulosae”为检索策略,收集已发表的国内外关于猪囊尾蚴的研究文献。共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显示,视检法阳性率为0.0064%,95%CI(0.0016%~0.0132%),ELISA法阳性率为0.2115%,95%CI(0.0042%~0.7378%);亚组分析显示,我国猪囊尾蚴病流行率呈下降趋势,农村饲养生猪的流行率高于商品场,各区域流行率无明显差异。建议加强散养户和小规模饲养场生猪的猪囊尾蚴病的检疫。
刘平刘俐君王幼明李金明孙向东
关键词:猪囊尾蚴病流行率META分析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流感病毒M2蛋白五个关键位点氨基酸残基(第26、27、30、31和34位)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突变会导致抗流感病毒药物中金刚烷胺抗药性的产生。本研究利用焦磷酸测...
刘华雷王志亮吕艳郑东霞赵云玲孙承英张维李金明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焦磷酸测序
文献传递
禽流感防控和免疫策略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禽流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由于它给全球养禽业乃至人类生命安全所造成的重大威胁和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具有重大威胁的疾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03年在东南亚开始暴发以来.至今已经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约6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引起感染和流行。尽管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致力于禽流感的防控和根除计划.
刘华雷吴扬李金明王志亮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策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H5N1亚型动物健康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禽流感病毒金刚烷胺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流感病毒M2蛋白五个关键位点氨基酸残基(第26、27、30、31和34位)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突变都会导致抗流感病毒药物中金刚烷胺抗药性的产生。本研究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94株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金刚烷胺耐药性分子决定区进行了鉴定,并进行抗药性分析。结果表明94株禽流感病毒中有81株M2基因存在金刚烷胺耐药性的分子标签,其余的13株根据分子标签判断为对金刚烷胺敏感。耐药性的分子标记存在V27I和S31N两种突变形式,其中绝大多数为S31N。
刘华雷吕艳郑东霞赵云玲孙承英张维李金明王志亮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焦磷酸测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