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荫蓁

作品数:22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四膜虫
  • 6篇衣藻
  • 5篇上海四膜虫
  • 4篇中间纤维
  • 4篇细胞
  • 3篇眼虫
  • 3篇草履虫
  • 2篇原生动物
  • 2篇微管
  • 2篇微管组织中心
  • 2篇小眼虫
  • 2篇克隆
  • 2篇类中间纤维
  • 2篇基质
  • 2篇核纤层
  • 2篇鞭毛
  • 2篇SP
  • 2篇CHLAMY...
  • 1篇蛋白
  • 1篇电镜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作者

  • 22篇李荫蓁
  • 11篇高崇明
  • 5篇冯磊
  • 4篇范彬
  • 3篇陈秋实
  • 2篇翟中和
  • 2篇殷莹
  • 1篇高伟良
  • 1篇石进元
  • 1篇梁凤霞
  • 1篇毕群
  • 1篇丁明孝
  • 1篇唐任寰
  • 1篇韩飞
  • 1篇周维金

传媒

  • 6篇Curren...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中国原生动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Acta 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5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元素对衣藻和酵母生长的影响
用衣藻(Chlamyclomonas reinhareti1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s cervisiae)为材料, 试验了几种元素对这两种单细胞生物群体生长的影响和颉顽效应。在含醋酸钠的Sager和Grani...
陈阅增张惟杰李荫蓁
关键词:培养液
文献传递
主族元素对衣藻细胞生长分裂影响规律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以莱哈衣藻为生物模型,研究了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以不同浓度存在时,对衣藻细胞生长分裂的影响,并由此探讨主族元素有关此类生物作用的规律性。
石进元唐任寰周维金李荫蓁
关键词:主族元素衣藻
草履虫的类核纤层结构与核基质纤维
继在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细胞中发现胞质类中间纤维后,我们又对其细胞核核周和核内的纤维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类核纤层结构和核基质类中间纤维的存在。将草履虫细胞进行常规固定后DGD包埋去包埋处理,...
陈秋实高崇明李荫蓁
关键词:核基质染色质核纤层
文献传递
上海四膜虫的胞质配合被引量:1
2000年
对上海四膜虫 (Tetrahymenashanghaiensis)有小核细胞和无小核细胞的接合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 ,发现在四膜虫中也存在胞质配合 (cytogamy)。在接合对中 ,有小核细胞一方可以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 ,既有配子核的形成、配子核的融合、配子核分裂 ,最终形成两个有小核的子细胞。虽然有小核细胞的配子核并不进入无小核细胞 ,但是两细胞间却有细胞质的迁移与交换。在整个接合过程中 ,无小核细胞的大核始终没有发生可观察到的形态学变化 ,它最终分裂成的二个子细胞仍为无小核细胞。这种接合对的出现可能与自接型有关 ,其有性过程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有性生殖类型。
高崇明李益勋殷莹李荫蓁
关键词:上海四膜虫
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中微管组织中心与微管体系的构建
本工作是对眼虫微管体系的构建进行比较完整的观察及描述,描述了微管体系是如何由微管组织中心组织起来的。从而对小眼虫中的微管体系有了完整的形态学概念,并提出了发生模式图,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不同切面上的电镜照片,...
冯磊高崇明李荫蓁
关键词:微管组织中心
文献传递
上海四膜虫的接合行为
高崇明李荫蓁
关键词:上海四膜虫
金黄滴虫细胞同步分裂的诱导
1990年
无菌培养的金黄滴虫在25℃及连续通气的条件下,经12小时光照(2500Lux)和12小时黑暗的相间处理,可连续出现三次同步分裂,同步分裂率最高可达92%,即细胞数在一小时内可陡增92%。 细胞核动态的观察表明,在黑暗处理期中细胞被阻止于细胞分裂的前期。当黑暗处理11小时后,前期细胞突破阻拦,实现了同步分裂。
李荫蓁
关键词:细胞
上海四膜虫S1的克隆老化被引量:6
1996年
上海四膜虫S1经过3年传代培养后,多数细胞失去了小核;一些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了大核排出的染色质和核仁的团块;克隆消除OH自由基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在25℃下传代的克隆消除OH自由基能力低于在液氮中保存的克隆,失去小核的细胞消除OH自由基能力低于有小核细胞.这些变化说明上海四膜虫克隆在生理上已经进入老化的阶段,但是老化的克隆仍能靠分裂繁殖而长期不死。我们设想,上海四膜虫小核消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核也发生了某些重要变化而赋有了一些原属小核的功能,从而使失去小核,在生理上处于老化阶段的四膜虫得以长期生活下去。有些种四膜虫是天然无小核的,它们只靠分裂繁殖就能长生不死。上海四膜虫从有小核到无小核的过度,可能对了解天然无小核四膜虫的起源问题有所启发.
李荫蓁高崇明陈阅增
关键词:四膜虫克隆
衣藻(Chlamydomonas sp.)中间纤维的电镜观察
1993年
衣藻(Chlamydomonas sp.)属绿藻门,是最低等的单细胞植物。近年来,随着中间纤维研究的逐步深入,在高等植物细胞和原始真核细胞甲藻中都先后证实了中间纤维的存在。那么,具有典型真核细胞特征的衣藻中是否存在中间纤维,这个问题从进化的角度看是很有意义的。我们采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衣藻的一个新种(Chlamydomonas sp.)为实验材料。参照Fey的方法并针对衣藻存在复杂的细胞壁的特点作了如下的分级抽提:首先用1M高氯酸钠在25℃处理1小时,再用2%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在避光条件下25℃作用3小时,除去细胞壁成分;然后用含1%Triton
范彬李荫蓁翟中和
关键词:衣藻中间纤维电镜
衣藻基体中存在类中间纤维构成的笼状结构被引量:6
1994年
<正>衣藻是原始的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具有两条等长的鞭毛,在鞭毛的根部是由九组三联微管组成的细胞器,称做基体.基体与中心粒(centriole)是同源器官,是形成鞭毛和胞质中微管的中心.基体有自己的DNA分子((6—9)×10~8hp),存在于基体的腔内.我们采用选择性抽提结合整装制片电镜技术,在衣藻基体(basal pody)中观察到10nm纤维构成的结构,以哺乳动物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荧光观察,在衣藻基体处有阳性结果.
范彬李荫蓁翟中和
关键词:衣藻类中间纤维选择性基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