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禄生

作品数:89 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儿童
  • 18篇细胞
  • 17篇颅内
  • 14篇肿瘤
  • 13篇小儿
  • 11篇手术
  • 10篇脑积水
  • 10篇积水
  • 9篇细胞瘤
  • 7篇血肿
  • 7篇脑室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髓母细胞瘤
  • 6篇外科
  • 6篇吸虫
  • 6篇磷酰胺
  • 6篇颅窝
  • 5篇硬膜
  • 5篇颅内出血

机构

  • 8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88篇李禄生
  • 67篇梁平
  • 57篇翟瑄
  • 52篇周渝冬
  • 32篇夏佐中
  • 31篇李映良
  • 23篇纪文元
  • 16篇周建军
  • 11篇于增鹏
  • 9篇张雨婷
  • 6篇邹彬
  • 6篇李旭良
  • 6篇何玲
  • 5篇吴宣萱
  • 5篇林涛
  • 5篇魏光辉
  • 5篇蔡金华
  • 5篇何大维
  • 4篇代江涛
  • 4篇刘俊宏

传媒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激光杂志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相位对比电影评价中颅窝蛛网膜囊肿脑池造瘘术的疗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MRI相位对比电影判断中颅窝蛛网膜囊肿脑池造瘘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对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儿行造瘘术前后均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相位对比电影检查,定性定量评估造瘘口脑脊液(CSF)流动,测量CSF动力学指标(峰值流速、流量及流动波形)。结果造瘘术前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未见沟通,经CT脑池造影进一步证实诊断。囊肿与基底池造瘘术后,16例造瘘口CSF流动均为阳性,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表现为双向运动,与正常导水管流动波形相似,提示造瘘口CSF流动通畅。术后1周16例蛛网膜囊肿均较术前缩小。对其中10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半年复查,见蛛网膜囊肿均进一步缩小。结论 MRI相位对比电影是评价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疗效以及术后观察造瘘口是否通畅的直观可靠的影像学手段。
张雨婷李禄生蔡金华何玲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
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内压监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术式治疗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ICP变化,其中分流手术14例,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5例。使用脑实质型ICP探头在手术前后连续监测ICP的变化,监测时间72~168 h。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ICP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连续监测显示两手术组ICP变化明显不同,分流手术组ICP呈持续下降趋势,ETV组ICP术后迅速回升,再呈缓慢下降趋势。可调压管分流组术后24 h内回升到接近术前的水平,此后120 h内逐渐下降至调压阀设定的压力水平。脑室镜手术组术后24~48 h内可出现一过性高颅压,其中肿瘤继发脑积水亚组较先天性脑积水亚组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ICP监测能准确反映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压变化,术后持续监测有助于准确判断ETV的手术效果。
翟瑄梁平周渝冬李禄生吴宣萱张为丹蒋莉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内压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14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维生素K缺乏出血(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VKDB)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疾病之一。在欧美国家VKDB的发病率为(4~25)/105,1961年美国儿科医师协会提出的新生儿使用VK预防并广泛推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1]。该病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现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晚发性VKDB致颅内出血114例住院患儿的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重视。
冉庆国梁平李映良翟瑄周渝冬李禄生夏佐中
关键词:颅内出血后遗症
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8年期间收治的年龄<3岁的48例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婴儿31例,占65%;跌伤37例,占77%;12例(25%)有原发意识障碍,8例(17%)出现抽搐,8例(17%)合并颅骨骨折.1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3例入院立即手术),7例行钻孔外引流,23例行保守治疗.1例因脑疝死亡,2例伴肢体运动功能减退,45例治愈.结论 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婴儿,早期易被忽视,易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早期诊断、积极外科治疗,预后良好.
周建军梁平李映良翟瑄周渝冬李禄生于增鹏夏佐中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婴幼儿
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婴幼儿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应用婴幼儿神经创伤评分(TINS)方法评估婴幼儿伤情。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皮血肿、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致伤原因绝大多数为坠落伤;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45例。69例治愈、3例有肢体功能障碍、1例放弃治疗。结论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均有不同于年长儿及成人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梁平翟瑄周渝冬李映良李禄生于增鹏夏佐中
关键词: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在儿童髓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 MRI,DCE-MRI)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后颅窝肿瘤患儿34例,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和DCE-MRI检查,生成常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初诊后颅窝肿瘤患儿中,经术后病理学诊断髓母细胞瘤16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10例,间变型室管膜瘤8例,其中髓母细胞瘤(0.907±0.246、0.627±0.313、0.963±0.397)与间变型室管膜瘤(0.273±0.046、0.091±0.027、0.115±0.077)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Ve最大值、ROI Vp最大值、ROI K^(trans)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ROI K^(trans)第90百分位(P90)值、对照区(region of contract,ROC)K^(trans)最大值、ROC K_(ep)最大值、ROC V_(e)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母细胞瘤(2.320±0.695)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0.725±0.455)在ROI Kep最大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ROI K_(ep)第90百分位(P90)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E-MRI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通过多种参数准确地对髓母细胞瘤与其他后颅窝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罗楚涵翟瑄梁平李禄生钦斌纪文元周渝冬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213例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儿213例,对其年龄、病因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好发于婴幼儿(21.1%)及学龄期(41.3%),血管畸形(44.1%)、肺吸虫脑病出血型(23.5%)及凝血功能障碍(22.1%)为主要病因,婴幼儿期多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学龄前期以肺吸虫脑病出血为主,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以血管畸形为主;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多为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出血,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多为单个解剖部位出血,常位于脑实质及脑室内,肺吸虫脑病所致的出血均位于额顶枕叶皮层内浅表部位,随血肿的稳定及吸收,病灶外周可见环形高密度,周围水肿明显。结论: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在年龄、病因上有特征性分布,不同病因所致出血有特征影像学表现,结合年龄及影像学表现可初步判断出血原因,在处理出血的同时,积极对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
赵雪灵梁平翟瑄李禄生周渝冬于增鹏周建军纪文元邹彬
关键词:脑出血儿童病因计算机断层扫描
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前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探讨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前梗阻性脑积水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2例儿童后颅窝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患儿分2组:A组(90例)肿瘤切除前行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B...
纪文元梁平周渝冬李禄生翟瑄夏佐中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儿童患者手术治疗
窒息新生儿血清二胺氧化酶测定的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早期诊断、临床分度及合并肠屏障功能损害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1例足月HIE患儿在生后3 d内血清DAO水平,并在生后7 d内进行HIE临床分度,以同期9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DAO为(11.456±2.227)U/ml,明显高于对照组(6.277±2.431)U/ml(P<0.01);HIE组随临床分度的加重,血清DAO水平逐渐增高(P<0.01);中重度HIE组血清DAO的异常发生率92.9%高于轻度HIE组63.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中小于胎龄儿组血清DAO的异常发生率80.0%高于适于胎龄儿组5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3d内血清DAO水平,在HIE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度及其合并肠屏障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雨婷李禄生韦红
关键词:肠屏障功能
小儿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进展与困境
2025年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ICGCTs)是一种异质性强、病理分型复杂的儿童常见颅内肿瘤。因其存在病理取样的局限性和放化疗敏感的特点,实践中无需手术活检的临床诊断应用远比病理诊断更为广泛。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和MDT (多学科诊疗)的出现,ICGCTs目前的诊断方案已经能够解决大多数临床问题,但仍然存在部分不可忽视的困境。部分患者病情隐匿、潜伏期长,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延迟诊断、误诊和漏诊,留下不可逆的神经功能后遗症,而目前值得期待的新兴技术投入临床使用也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来验证。未来需要对ICGCTs患儿的诊疗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获取更精确、敏感的诊断方法,早期精准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ICGCTs) are a common type of pediatric intracranial tumor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in pathological sampling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linical diagnosis without surgical biopsy is far more prevalent in practice tha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the emergence of MDT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urrent diagnostic approaches for ICGCTs are capable of addressing most clinical issu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challenges which can not be neglected. Some patients exhibit insidious symptoms and long latency periods, with atypic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leading to delayed diagnosis,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which can result in irreversible neurological sequelae. Moreover, the promis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await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require further high-quality research for valida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essential to optimize and integrate th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odels for children with ICGCTs, to develop more accurate and 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o provide
张璐李禄生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