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4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老年肺癌病人情绪、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了解老年肺癌病人与呼吸系统非肺癌疾病病人的正负性情绪、医学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水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卡式功能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住院的30例肺癌组病人和30例非肺癌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肺癌组病人的负性情绪显著高于非肺癌组病人(P<0.01);肺癌组病人获得的主观支持比非肺癌组高(P<0.05),但对支持的利用度却较低(P<0.05);肺癌组病人多采用回避应对方式(P<0.01)。[结论]肺癌组病人的负性情绪高,应对方式以回避为主,获得的主观支持虽然较多,但对其利用度却较低。
- 胡艳侠李瑞英朱晓红
- 关键词:肺癌负性情绪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 成人高校护理大专生科研论文训练初探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索医学高等院校成人护理大专生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方法 选择3个年级3个班74名学生为训练对象,通过安排选题、开题报告、研究中的指导、成文过程中的提炼等方法进行科研训练。结果 74名学生在研究内容方面,专科护理占37.8%,心理护理占32.4%,基础护理占13.5%,护理管理占12.2%,护理教育占4.1%;在研究类型方面,描述性研究占47.3%,相关性研究占35.1%,实验性研究占17.6%;学生科研论文的优良率为77.0%。结论 学生的研究内容是合理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成绩优良。此项训练方法达到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研究方向、学会科研设计、提高科研水平的目的。
- 李瑞英
- 关键词:成人高校大专生在职培训护理专业
- 护理专业本科生《关怀技巧》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 介绍并分析了以胜任力为核心的护理本科生培养模式中《关怀技巧》课程的总体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反馈,以期为国内的护理人文关怀课程提供参考。
- 岳鹏李瑞英王艳玲马丽莉吴瑛
- 关键词:护理关怀教育课程
- 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 d访视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各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麻醉苏醒期病人的心率、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为0.65分±0.34分,对照组为1.98分±0.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实验组13.3%,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躁动程度。
- 谢珍李瑞英向承红
- 关键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全身麻醉躁动
- 护理本科生《关怀技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效果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关怀技巧》课程的设计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课程前评估、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关怀教育,并采用关怀能力问卷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课程实施前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得分为(193.80±18.11)分,其中理解和耐心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课程实施后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得分为(206.29±19.23)分,关怀能力总分及理解和鼓励维度得分高于课程实施前(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相比国外常模较低,而且在各个维度发展不平衡,《关怀技巧》课程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
- 岳鹏李瑞英王艳玲马丽莉吴瑛
- 关键词:关怀教育课程
- 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护理大专班4个教学点185 名学生参加《外科护理学》部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调查学生现状了解需要,联系临床确定课题,制订程序指 导研究,制订多元性评价指标评定成绩等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学生根据意愿并联系外科临床实际每人选择研究性 课题2项,共涉及患者370例;提出并解决的护理诊断18项;书写研究性报告370篇;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优良率 86.1%。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 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精神。
- 李瑞英
-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评价指标
- 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液量对雾化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4
- 2008年
- [目的]了解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液量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胸心血管外科有痰液病人,进行早、中、晚3次雾化,每两次雾化间隔时间均在4h以上,每次雾化持续时间20min,随机以雾化液量5mL、8mL、10mL雾化,记录每次雾化前、雾化10min及雾化后10min时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收集雾化后4h的痰液量。[结果]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时雾化液量为5mL时比8mL、10mL时病人排痰效果更好(P<0.05),病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固定(6L/min~8L/min)的情况下雾化液量为5mL时,病人排痰量比8mL、10mL时排痰量多。
- 张颖李瑞英孙春莉朱晓红
-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 多元评价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元评价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对30名护理本科生的知识、能力、态度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其中成绩1为形成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30%;成绩2为终结评价,占总评成绩的70%。结果成绩1为95~100(98.43±1.11)分,成绩2为71~98(86.45±7.62)分,总成绩79~98(90.00±5.49)分。教师和90.0%~96.7%学生认为多元评价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实反映学习效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专业情感。结论多元评价是提高《护理学导论》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助于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绩。
- 李瑞英
- 关键词:护理学生本科护理学导论课程
- 不同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24
- 2008年
- 于丽君李瑞英韩景璐岳鹏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痉挛术后病人持续膀胱冲洗病人生存质量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于2007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并发生非计划拔管4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相关因素如约束问题、气道问题、患者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直接原因:约束问题引起拔管的患者有22例,占总人数的51.16%,自行吐管的患者有7例,占总人数的16.28%;躁动引起拔管的患者有6例,占总人数的13.95%;咳嗽咳出插管的患者有6例,占总人数的13.95%;气管插管的固定问题引起拔管的患者有2例,占总人数的4.65%。另外患者疾病类型也与患者拔管有关,其中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较多,各有12例患者非计划拔管,各占总人数的27.91%。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与约束问题、气道问题、患者疾病类型有关。
- 郝彩琴王欣然李瑞英
-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