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军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酵母
  • 2篇分泌表达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1篇点突变
  • 1篇定点突变
  • 1篇脂肪酶
  • 1篇脂肪酶基因
  • 1篇乳糖诱导
  • 1篇色素
  • 1篇培养基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篇响应面分析法
  • 1篇小鼠
  • 1篇酶基因
  • 1篇酵母表达
  • 1篇进化树
  • 1篇枯草杆菌

机构

  • 6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6篇李海军
  • 5篇高剑峰
  • 4篇陈芳
  • 4篇王林刚
  • 2篇周斌
  • 1篇王东
  • 1篇王治泽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枯草杆菌脂肪酶基因分泌表达及其定点突变初步研究
目的:将实验室自筛并鉴定的枯草杆菌脂肪酶(Bacillus subtili lipase,BSL)全基因lipB2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分泌表达,对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运用定点突变技...
李海军
关键词:大肠杆菌分泌表达定点突变
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黏红酵母色素发酵培养基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响应面法对能够高效提高黏红酵母色素产量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比较试验已筛选出蔗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接种量对黏红酵母色素产量影响显著的基础上,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以及岭嵴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最终使色素产量可达16.56μg/mL,比初始培养基提高了约77%。
王林刚李海军陈芳高剑峰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
黏红酵母色素产量主要影响因子筛选及色素初步分离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定蔗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MgSO4.7H2O、Na2HPO4、接种量、装载量、最佳初始pH值8个因素,进行初步优化得到色素产量比优化前的基础培养基(YPS)中的色素产量(3.8μg/mL)提高了75.6%(15.56μg/mL)。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对影响红酵母产色素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筛选,研究发现,蔗糖(p=0.010084)、蛋白胨(p=0.03035)、酵母提取物(p=0.018828)、接种量(p=0.048469)对红酵母色素的影响显著,经TLC和HPLC鉴定结果显示红酵母色素至少含有4种组分,其中1种色素成分为β-胡萝卜素。
王林刚周斌李海军陈芳高剑峰
关键词:红酵母色素Β-胡萝卜素
小鼠CCL2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1年
从小鼠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CCL2基因序列,构建小鼠CCL2cDNA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480 bp片段与GenBank里登录号为AF065929和AF065930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将目的基因正确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分泌信号肽下游。为大量获得小鼠趋化因子CCL2,以及对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王东李海军高剑峰
关键词: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
产脂肪酶酵母的筛选及其18S rDNA序列分析
2009年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10分土样中,利用罗丹明B为指示剂,筛选到了90株有脂肪酶活性的酵母菌.滴定法测量野生菌株酶活,每毫升培养液酶活为1.1-6.6 U,其中B9,C1,E7,F12等有成为生物催化剂的潜力.扩增了其中脂肪酶活性较高的9株的18S rDNA,测序后BLAST比对,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得菌株分别与Candida,Rhodotorula,Trichosporon等属亲缘关系接近.进行部分生理生化试验,除H4,H8外,其它菌株结果与18S rDNA分析结论吻合.
周斌王林刚李海军陈芳高剑峰
关键词:脂肪酶酵母RDNA进化树
枯草杆菌脂肪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分泌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借助生物信息学对已克隆的枯草杆菌脂肪酶LipB2全长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脂肪酶基因全长635bp,编码包括31个氨基酸分泌型信号肽在内的211个氨基酸,与NCBIGenBank中已报道的枯草杆菌属脂肪酶核苷酸序列有94.0%的一致性。将该基因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枯草杆菌脂肪酶的信号肽序列进行了分泌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分泌表达的脂肪酶分子质量约为21kD。对表达条件优化后,在30℃、大肠杆菌菌液OD600值为1.8、乳糖诱导浓度为1.5mM、摇瓶发酵10h后大肠杆菌分泌表达26.0U/mL重组脂肪酶,相比较IPTG的诱导,既实现了脂肪酶的高效表达,又节省了成本。
李海军王林刚王治泽陈芳高剑峰
关键词:乳糖诱导枯草杆菌脂肪酶基因分泌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