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达

作品数:23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矿床
  • 12篇铜矿
  • 12篇铜矿床
  • 6篇铁矿
  • 5篇金矿
  • 4篇铁矿床
  • 4篇金矿床
  • 4篇长江中下游
  • 4篇成矿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金属矿
  • 3篇金属矿床
  • 3篇火山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多金属矿床
  • 2篇山岩
  • 2篇同位素
  • 2篇武山铜矿

机构

  • 23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23篇李文达
  • 13篇王文斌
  • 6篇董平
  • 5篇谢华光
  • 5篇范洪源
  • 5篇程忠富
  • 2篇傅德鑫
  • 2篇周汉民
  • 1篇朱云鹤
  • 1篇毛建仁
  • 1篇周华平

传媒

  • 16篇火山地质与矿...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2
  • 2篇1997
  • 2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1
  • 2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红土化作用地球化学及形成红土型金矿的可能性
李文达王文斌程忠富周汉民
华南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亚热带范围内,红土化作用强烈。成果根玄武岩、变质岩、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及基性侵入岩等的风化剖面划红土型,铝质富铁红土型、硅铝质粘土型三大类;根据矿物和化学组成出地球化学带;运用淋溶,...
关键词:
关键词:金矿红壤化找矿标志红土型金矿
火山矿床研究的新进展(1987—1990)
1991年
1987-1990年四年中我国火山矿床研究中取得下列诸方面的成就:(1)玢岩铁矿的形成决定于基性-中基性并具有高碱低硅岩浆的演化,结晶分异时低氧逸度条件;从世界范围看,构造背景与板块俯冲带或缝合带(包括板内古缝合带)直接或间接有关;实验研究解决了几种特殊矿物组合如“膏包辉”组合等的物理化学条件问题。(2)随着中生代火山岩区金矿床的不断发现,对含矿主岩、基底及矿床类型与分布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斑岩型矿床分布广泛,除Cu,Mo外,涉及Pb-Zn,Ag,Au,W及Sn矿床,并发现与国外层火山中心地区可以对比的上部为脉状矿下部为斑岩型铜矿的实例;(4)火山岩中铀矿床多形成于晚白垩世之后,受火山盆地攻破火山口构造的明显控制;(5)西北与西南海相火山岩区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明确了黑矿型钢及多金属矿床和独立的金矿床的存在,在分类上除了Cu-,Cu-Zn-,Zn-Cu-Pb-及Zn-Pb-型之外,Cu-Pb型在国外很少有报导。(6)从成因或构造角度进行了火山岩区矿床成矿规律成分布规律的探索,注意到基底性质与基底构造的关系,对分布规律挺出了岩浆活动中心迁移造成的分布格局上的超覆和地区的剥蚀深度问题;(7)区分出非金属矿床的两个系列:次生石英岩系列及玻璃岩系列。通过这些研究,在火山岩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远景区和新的矿床。
李文达程忠富
关键词:火山岩多金属矿床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铜、金远景区
李文达王文斌范洪源董平周涛
“长江中下游铜、金远景区”是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的专题(A30-12A)。据控矿构造、岩浆系列及矿床分布,将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划分为7个成矿密集区,指出并详细论述了岩相古地理环境、膏盐层、中生代侵入岩、近E-W或NWW向...
关键词:
关键词:远景储量金矿床铜矿床长江中下游
纪念彼得·米士教授
彼得·米士在长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后,于1987年7月23日去世。随着他的逝世,地质界失去了一位丰富多彩而且有争议的人物,一位多产的科学家,一位鼓舞人心的导师。他的一生被两次大的战争所破坏,经历了超过常人的苦难和骚扰。可以...
约瑟夫A.万斯李文达王训练
关键词:区域变质作用野外观察震旦纪地层变质岩石学地质制图大学预科
文献传递
华南玄武岩红土化过程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被引量:12
1994年
广东、海南的玄武岩.在强烈的红土化过程中.元素在红土剖面中发生迁移和残留、贫化和富集。根据红土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将元素划分为活泼元素和不活泼元素两大类。并首次采用了元素它集因子这个概念来探讨红土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最后讨论了红土化过程小金的表生富集作用。
程忠富李文达王文斌周汉民
关键词:玄武岩红土化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论长江中下游地区含铜黄铁矿型矿床成因被引量:37
1994年
本义从产于石炭纪地层小的含银黄铁矿矿床的土要地质特征、侵入岩与成矿关系以及稳定冈位索特征等人面的研究提出,该类矿床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成矿元素流主要来自石炭纪海水,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下优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热动力主要是岩石中积累的热能和穿切地壳易透区下面而来的热能(包括海西期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热场);矿床属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国.燕山期侵入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同时阐述了该类矿床的成因机制。
王文斌李文达董平谢华光
关键词:黄铁矿矿床成因论含铜热水
长江中下游铜矿集中区地层、岩相、古地理控制条件被引量:14
1994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铁、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格局明显受特定的层位、岩性、岩相和古地理环境控制.矿床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栖霞组、下、中三叠统大冶群和东马鞍山组.而以上石炭统和下、中三叠统为最主要.主矿体都于碎屑岩相向联酸盐岩相或碳酸盐岩相向碎屑岩相的过度部位.上石炭统的矿床多数在碳酸盐浅滩相与泻湖相和浅水盆地相交接处.下、中三叠统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浅滩相与泻湖和泻湖相与交接部位.区内晚石炭世威宁期和早、中三叠世奥伦尼期(鄂东南地区)及安尼锡期(苏皖区)广泛形成的白云岩及蒸发岩沉积.与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定位关系密切.特别是膏盐层对燕中期岩浆热液的演化与成矿可能有重要作用。
王文斌李文达范洪源程忠富
关键词:铜矿床地层岩相古地理
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的研究述评(1991-1994)被引量:2
1995年
李文达程忠富
关键词:火山岩成矿作用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海相三叠系膏盐层与铜(金)、铁矿床被引量:17
1995年
长江中下游海相三叠系膏盖层中含有很大比例的大、中型铜(金)、铁、多金属矿床。膏盐层不仅是铜(金)、铁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之一,而且是部分成矿金属的矿源层;膏盐层还为燕山期岩浆提供部分钠质、钾质及挥发组分,影响岩浆演化的方向,改变了含矿流体的性质;另外,从岩体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中流同位素重硫成分的增高,说明在成者、成矿过程中,膏盐层是硫的供应者之一。因此膏盐层与铜(金)、铁、多金属矿床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成因联系。
范洪源李文达王文斌
关键词:铜矿床铁矿床金矿床膏盐层
长江中下游成矿侵入岩的特征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长江中下游的侵入岩体,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体面广量大.它们与区内铜、铁、金等矿产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等对比研究后,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1、侵入体主要形成时代为135-95Ma,自西向东有逐渐变新的趋势;2、与成矿有关者多数是复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主要是燕山早期侵入岩,与铁矿化有关的则主要是燕山晚期侵入岩;3、多数岩体受到过中、下三叠统蒸发岩层(膏盐层)的同化混染;4、岩体含碱质高,在Na2O-SiO2关系图上显示出二者没有相关性;5、侵入体中的铜有可能提供部分铜矿床的物源;6、岩石化学成分上某些组分的对比研究表明,成铜矿与成铁矿岩体之间、成矿岩体和无矿岩体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王文斌李文达范洪源董平
关键词:侵入岩成矿长江中下游铜矿床铁矿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