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拥军

作品数:89 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理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污染
  • 11篇食品
  • 9篇原子
  • 8篇原子吸收
  • 8篇质谱
  • 8篇质谱法
  • 8篇色谱
  • 8篇石墨
  • 8篇石墨炉
  • 7篇石墨炉原子
  • 7篇石墨炉原子吸...
  • 6篇等离子体质谱
  • 6篇等离子体质谱...
  • 6篇电感耦合
  • 6篇电感耦合等离...
  • 6篇电感耦合等离...
  • 6篇电感耦合等离...
  • 6篇市售
  • 6篇蔬菜
  • 6篇相色谱

机构

  • 89篇甘肃省疾病预...
  • 13篇甘肃中医药大...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平凉市疾病预...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89篇李拥军
  • 37篇孙建云
  • 20篇刘小云
  • 10篇周晶
  • 10篇王玉霞
  • 7篇陈瑞
  • 7篇程妍
  • 6篇刘俊娓
  • 6篇倪霞
  • 6篇薛利新
  • 5篇翟玉忠
  • 5篇张甜
  • 5篇谢迎春
  • 4篇贾海红
  • 4篇梁琼
  • 3篇董梅英
  • 3篇康芬艳
  • 3篇魏静
  • 3篇崔琴
  • 2篇吴得海

传媒

  • 10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食品安全质量...
  • 6篇疾病预防控制...
  • 5篇环境与健康杂...
  • 5篇甘肃科技纵横
  • 4篇卫生研究
  • 4篇中国食品卫生...
  • 4篇环境卫生学杂...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2篇世界元素医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西北地区第七...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年份

  • 6篇2025
  • 6篇2024
  • 13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控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现状调查被引量:8
2023年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103家省、市(州)、县(区)三级疾控中心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场所建设、仪器设备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解2021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能力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规划,优化疾病预防控制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103个疾控中心目前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2个,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1个,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备案的机构数分别为6个和1个。截止2021年全省共有职业卫生专业人员332人,主要以本科以上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全省16个市(州)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建筑面积占比建筑总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的只达到了25%,县(区)级疾控机构符合相关标准的也只有18.30%。甘肃省各级疾控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也均未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提示,甘肃省各级疾控机构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加强。疾控机构应进一步转变思路,明确定位,尽早完善防治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等各类职业卫生服务资源,全方位提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提高职业卫生工作能力。
孙建云高向娜胡雪倩张思维李东梅刘小云李拥军
关键词:疾控机构职业病防治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兰州百合中硒和钴
采用微波进行样品消化,减少了消化过程中元素的损失。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兰州百合中硒、钴的含量进行测定。1000mg·L-1Pd(Cl)2和1%的Vc溶液5μL作为基体改进剂,经氘灯校正背景,测定钴和硒含量,回收率分别在...
周晶李拥军翟玉忠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百合
文献传递
突发化学性事故有机气体应急检测技术进展
2019年
化学性事故的突发,再加上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成分的复杂性和扩散性,如何在短时间内对事故现场的未知物进行准确检测,目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检测技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现场检测确定检测目标,一般采用快检试剂盒、快检气体管、便携式直读仪器、便携式质谱仪等方法,优点是快速、简便、现场就可以知道检测结果和浓度,缺点是检测项目较单一,多组分的成分难判断,干扰多等。一类是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在现场测不了的或者成分复杂的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采用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检测目标,常用的有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T-GC-MS)、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热脱附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APCI-MS/MS)、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 MS),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检测限低,相对标准偏差小,并且结果不同仪器的验证不容易出错等。
孙建云李拥军寇振霞王玉霞夏智恒高向娜
关键词:有机气体
甘肃不同产地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黄芪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黄芪药材质量评价与优质药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1-12月在甘肃省不同产地采集黄芪样品30份,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甲醇液提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加标回收率89.0%~100.5%,精密度RSD0.52%~2.67%,对照品溶液放置24 h内稳定,30份样品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0.021~0.101 g/100 g、平均含量0.053 g/100 g。结论甘肃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较高,不同产地存在差异。
薛利新李拥军刘小云梁琼王玉霞徐钰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GC -15A型气相色谱仪 ,1μL进样 ,根据峰高查标准曲线 ,同时读出两种化学物的浓度。 结果 最低检出限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5 .9μg/L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4.3 μg/L ,加标回收率为90 .4%~ 10 9.5 % ,RSD为 3 .1%。结论 该方法耗时少 ,分离度高 ,用工作曲线法测定 ,方法简单可靠。
周晶戴发荣李拥军
关键词:气相色谱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超微大蒜粉中大蒜素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法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超微大蒜粉中大蒜素的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正己烷-无水乙醇(1:4)为溶剂,超声波萃取,采用Rtx-5毛细管色谱柱,以N2为载气,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结果大蒜素浓度在0.30~3.00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0282.5x-11734.5,r=0.9993,100g超微大蒜粉中大蒜素最低检出质量为0.2g,回收率为84.6%~98.6%,RSD为1.85%~3.27%。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满足超微大蒜粉中大蒜素含量的测定。
李拥军宋爱英漆晓明
关键词:色谱法气相大蒜素
2015—2017年兰州大气PM2.5中10种元素的健康风险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2015-2017年兰州市大气PM2.5中元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于2015-2017年每月10-16日在兰州市城关区、西固区进行大气PM2.5采样,共采集样品501份,分析PM2.5及其中Sb、Al、As、Cd、Cr、Ni、Pb、Hg、Mn和Se10种元素的污染特征,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呼吸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城关区、西固区PM2.5的年均浓度分别为0.09、0.08、0.05 mg/m^3和0.08、0.08、0.05 mg/m^3,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城关区、西固区大气PM2.5中10种元素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Al>Pb>Mn>As>Ni>Cr>Cd>Sb>Se>Hg,Al>Pb>Mn>As>Ni>Cr>Sb>Se>Cd>Hg,两地区As和Cr的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限值。10种元素对成年男女性及儿童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在5.03×10^-12~2.97×10^-7之间,低于人群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10-6),其中城关区10种元素的超额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s>Cr>Cd>Ni>Al>Pb>Mn>Hg>Sb>Se,西固区依次为Cr>As>Cd>Ni>Al>Pb>Mn>Hg>Sb>Se,10种元素对成年男性的超额危险度高于成年女性和儿童。结论两个监测点大气中的Cr和As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相对较高,且应关注各元素对成年男性的健康影响。
陈瑞李拥军刘小云
关键词:空气污染PM2.5健康风险评价
1990—2035年全球内脏利什曼病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疾病负担变化,并预测2022—2035年VL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全球VL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数据库,获取全球VL年龄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率及其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描述1990—2021年全球VL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按性别、年龄组、国家、地理区域和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分层后进行分析。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yesian age-period-cohort,BAPC)模型预测2022—2035年全球VL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采用平滑样条模型分析VL年龄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与SDI间的相关性。结果1990—2021年全球VL年龄标化发病率[AAPC=-0.25%,95%CI:(-0.25%,-0.24%)]、患病率[AAPC=-0.06%,95%CI:(-0.06%,-0.06%)]、死亡率[AAPC=-0.25%,95%CI:(-0.25%,-0.24%)]和DALYs率[AAPC=-2.38%,95%CI:(-2.44%,-2.33%)]均呈下降趋势。2021年全球不同地理区域中,热带拉丁美洲地区VL年龄标化发病率[2.55/10万,95%UI:(1.49/10万,4.07/10万)]、患病率[0.64/10万,95%UI:(0.37/10万,1.02/10万)]、死亡率[0.51/10万,95%UI:(0,1.80/10万)]、DALYs率[33.81/10万,95%UI:(0.06/10万,124.09/10万)]均最高;全球男性VL年龄标化发病率[0.57/10万,95%UI:(0.45/10万,0.72/10万)]和患病率[0.14/10万,95%UI:(0.11/10万,0.18/10万)]均高于女性[0.27/10万,95%UI:(0.21/10万,0.33/10万);0.06/10万,95%UI:(0.05/10万,0.08/10万)];各年龄组中,5岁以下儿童VL死亡率[0.24/10万,95%UI:(0.08/10万,0.66/10万)]最高。1990—2021年,全球VL年龄标化发病率(r=-0.483,P<0.001)、患病率(r=-0.483,P<0.001)、死亡率(r=-0.511,P<0.001)和DALYs率(r=-0.514,P<0.001)与SD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经BAPC模型预�
杨国兵何爱伟李拥军吕山陈木新田利光刘琴段磊卢艳杨剑李石柱周晓农王吉春张顺先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疾病负担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兰州百合中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兰州百合中22种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无机元素含量及特征元素情况。方法:2021年分别采集鲜百合63份,干百合55份,共计118份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其中锂^(7)(Li)、铍^(9)(Be)、硼^(11)(B)、镁^(24)(Mg)、铝^(27)(Al)、钙^(44)(Ca)、钛^(49)(Ti)、锶^(88)(Sr)、钼^(98)(Mo)、银^(107)(Ag)、镉^(114)(Cd)、锑^(121)(Sb)、钡^(137)(Ba)、钒^(51)(V)、铬^(52)(Cr)、锰(Mn)^(55)、钴^(59)(Co)、镍^(60)(Ni)、铜^(65)(Cu)、锌^(66)(Zn)、铁^(57)(Fe)、砷^(75)(As)等22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种金属中除鲜百合中铍未检出外,其他均有检出,干百合中各元素含量高于鲜百合且两组间各元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成分分析中干百合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7%,鲜百合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4%。在聚类分析中大多数无机元素都聚于第一类。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兰州百合的特征元素及评价兰州百合的品质问题。
吴得海夏智恒庞勇谢明军崔建伟李拥军
关键词:兰州百合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搪瓷食具中铅、镉、锑迁移量的调查及标准限值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工业生活用品搪瓷食具中铅、镉、锑迁移量状况及我国标准限值与国际其他国家标准的差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规格、颜色和品目的共197份工业搪瓷生活产品,进行铅、镉、锑迁移量的检测,并将我国的《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4804-1984)与ISO、欧盟、美国FDA、德国及俄罗斯等国际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7份工业生活用品搪瓷食具中合格率分别是铅91.1%,镉97.8%,锑100.0%,在搪瓷样品中检测的铅、镉、锑的迁移量除个别外,都要远远低于标准限值。结论我国的搪瓷食具标准限制较为宽泛单一,建议对标准限制进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保障食品安全。
孙建云刘俊娓贾海红李拥军
关键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