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

作品数:80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卒中
  • 20篇脑卒中
  • 17篇失语
  • 12篇事件相关电位
  • 12篇相关电位
  • 11篇语言
  • 11篇梗死
  • 11篇N400
  • 10篇缺血
  • 10篇脑梗
  • 9篇卒中患者
  • 9篇脑梗死
  • 7篇失语症
  • 7篇P300
  • 7篇出血
  • 6篇脑缺血
  • 6篇静息态
  • 6篇灌注
  • 5篇血管
  • 5篇事件相关电位...

机构

  • 57篇石河子大学
  • 33篇石河子市人民...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学院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新疆昌吉州人...
  • 1篇新疆乌鲁木齐...

作者

  • 79篇李华
  • 9篇韩静
  • 6篇展群岭
  • 6篇苏俊红
  • 6篇席艳玲
  • 5篇曹辉
  • 5篇张丽丽
  • 5篇李辉
  • 4篇李枫
  • 4篇刘忠玲
  • 4篇陈志琴
  • 4篇陈枫
  • 4篇白吉可
  • 4篇呼海燕
  • 4篇袁俐
  • 4篇连爱华
  • 4篇陈营
  • 4篇冯大勇
  • 3篇周静
  • 3篇张小宁

传媒

  • 20篇农垦医学
  • 7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石河子医学院...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上脑出血早期死亡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2001年
张学军李华陈志琴
关键词:幕上脑出血脑出血病人临床医生病死率
维-汉双语者汉语的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在图片、句子两种启动刺激,动词、名词两种靶刺激,匹配与不匹配两种语义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探讨维吾尔语-汉语双语者汉语的N400的特征。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14名纯右利手,平均年龄20~22岁的女性健康维-汉双语被试者,以N400成份的潜伏期及波幅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N400效应存在于维-汉双语者的汉语认知中。在潜伏期上,启动刺激与电极分布位置的主效应显著(P<0.001)。句子较图片潜伏期延长;在波幅上,启动刺激、靶刺激、语义一致性、电极分布位置的主效应皆显著(P<0.001)。图片高于句子,动词高于名词,不匹配组高于匹配组。结论:N400对维-汉双语者汉语的语义启动效应非常敏感与其语义认知密切相关,支持语义表征非自动化理论。
白吉可李华
关键词:双语N400事件相关电位
TCD与CTP对分水岭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和CT灌注成像(CTP)对分水岭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的对照分析,探讨TCD对分水岭脑梗死血流动力学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41例,入院后完善经颅多普勒及CTP检查,分析TCD相对于CTP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结果上具有一致性;以CTP结果为标准,TCD的检测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78.26%,准确度为82.93%。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价与CT灌注扫描在诊断结果上具有一致性,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普及。
李新华姜涛陈宇李华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CT灌注成像分水岭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左颞中回语言功能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来探讨不同失语亚型的共性。方法首先,运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获得12例不同失语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静息态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组ALFF信号减低的脑区,然后选择左侧颞中回后部作为感兴趣区在正常对照组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得到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语组左侧颞中回后部、左侧前额叶内侧回、右侧小脑的ALFF减低(P<0.005,Alphasim校正,cluster size>27voxels);左侧颞中回后部在正常对照组功能连接的脑区主要有颞下回、梭状回、额下回、缘上回及右侧颞中回、额下回眶部、额中回(P<0.001,未校正,cluster size>40voxels)。结论静息状态下,存在以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为中心的语言理解网络,该网络可能是大脑语言理解功能的神经基础。
李春星周仪方艺段婷婷李华
关键词:失语症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应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er imaging,DTI)技术分析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白质的改变情况。方法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11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6例为对照组,均为右利手,应用3.0T MRI扫描仪DTI技术测量语言功能区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对照组左侧大脑半球语言区FA值(0.396±0.033)、ADC值(0.725±0.083)与右侧大脑半球语言区[FA值(0.404±0.035)、ADC值(0.751±0.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侧大脑半球语言区FA值(0.327±0.075)低于对照组左侧语言区(P<0.05),ADC值(0.741±0.106)与对照组左侧语言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死区FA值(0.310±0.023)低于对侧镜像区(0.416±0.038)(P<0.05),ADC值(0.752±0.103)与对侧镜像区(0.791±0.0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左、右侧大脑语言功能区发生梗死与否其FA值均降低,而ADC值变化不明显。
陈营卓兵芝杨春燕李华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MRI弥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脑功能可塑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功能连接技术,探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机制。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10例(失语组),同期无失语患者10例(对照组),均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失语组患者1个月后行第二次fMRI检查。使用SPM8软件和DPARSF软件对数据进行后处理,选择左侧额中回(LFMG)后部作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利用REST行配对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失语组(康复治疗前)LMFG—ROI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右侧岛叶(MNI:x,y,z:45,12,0,t=7.98)、右侧额下回(三角部、眶部、岛盖部)(MNI:x,y,z:42,6,27,t=6.75)、右侧颞上回和颞中回(MNI:x,y,z:48,-45,6,t=10.57)、右侧缘上回(MNI:x,y,z:15,-66,60,t=5.59)、右侧角回(MNI:x,y,z:54,-50,12,t=9.55),功能连接减少的脑区为左侧扣带回后部(MNI:X,Y,z:6,-75,9,t=-10.05)和左侧楔前叶(MNI:x,y,z:-6,-69,33,t=-9.07);失语组(康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LMFG—ROI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尾状核头部、左侧额中回和额下回、左侧苍白球、左侧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减少的脑区为右侧海马、左侧小脑、右侧舌回、左侧扣带回后部、右侧枕叶、右侧楔前叶;失语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比较,LMFG.ROI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额中回(MNI:x,y,z:-51,15,24,t=-15.87)、左侧额顶叶岛盖(MNI:x,y,z:-24,-66,42,t=5.20)、左侧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MNI:x,y,z:-15,-16,55,t=-6.53),减低的脑区为右侧颞上回、颞中回(MNI:x,y,Z:57,-18,30,t=-15.21)、右侧岛叶(MNI:x,y,z:-24,-66,42,t=-5.20)、右侧缘上回(MNI:x,y,z:15,-66,60,t=-7.69)。结论左侧大脑半球损伤�
李闯唐海霞杨春燕庞华军李华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肺心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与脑梗塞
1996年
本文通过21例肺心病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2.肺心病人尽管存在血液的高粘、高凝、高聚,但发生脑梗塞者却极少占14.29%.3.血液流变学障碍在脑梗塞的发病中并不起主要作用.
李华谢成忠张颖展群岭王辉陈光福贺圆圆田超
关键词:肺心病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Gerstmann综合征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Gerstmann综合征自1924年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均有不少报导,我国近十年来报道文献多限于临床研究.本文对10例病人作了详细的神经心理检查与CT检查。
李华谢成忠王济源张新民
关键词:综合征神经心理学
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地区某三甲医院160名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通过单因素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的160名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总得分为(19.56±6.53)分,认知功能正常、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度认知功能障碍、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老年患者分别占33.13%、35.00%、28.75%、3.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居住状况、职业、吸烟、每天锻炼及睡眠时长、眼部疾病、积蓄、退休金/养老金、子女亲友资助的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文化程度是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B>0,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是其影响因素,临床上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李华韩静周静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影响因素
新疆地区脑卒中数据库72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7250例脑卒中数据库进行分析,了解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脑卒中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卒中单元收录的脑卒中数据库资料7250例,研究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及类型。结果同期脑卒中患者中年龄构成比为20~29岁占0.25%,30~39岁占1.23%,40~49岁占6.99%;50~59岁占13.40%;60~69岁占38.60%;70~79岁占32%;80~89岁占7.37%;90~100岁占0.18%;60~80岁为脑卒中好发年龄;男性患脑卒中的比例较女性明显增高,男:女为1.16∶1;维吾尔族76例,哈萨克族17例,回族263例,锡伯族8例,蒙古族5例,汉族6881例;脑梗死(3862)比例明显高于脑出血(1122),脑梗死/脑出血为3.44∶1;急性脑梗死溶栓率为1.48%;脑卒中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结论 60~80岁为脑卒中的高发年龄段,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病,脑梗死为脑卒中的常见类型,高血压是本组脑卒中患者的首发危险因素。
陈志琴李华张丽丽冯大勇陈枫连爱华陈欢张琳
关键词:脑卒中数据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