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汛期分期研究
- 2025年
-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汛期分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针对汛期分期中传统的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期指标不确定性及分期方案单一这两点不足,提出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该方法结合了分位数与区间数理论,利用分位数间距表示分期指标,改进传统Fisher分期方法的不足;以金沙江石鼓水文站1982~2018年逐日日均径流量数据为基础,使用改进方法对其进行汛期划分,并基于TOPSIS法将区间Fisher与传统Fisher及集对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模型的分期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上分位数下的分期结果分别为,0.999999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0日至9月22日、0.8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5日至9月27日、0.75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3日至10月4日、0.6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3日至10月5日,分期结果合理可信;同时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区间Fisher分期方案与对比模型相比具有优越性。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提升了分期结果的可靠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适用性,可为汛期分期研究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 林家慧李俊
- 关键词:汛期分期区间数TOPSIS法金沙江
-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技术
- 2014年
- 对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葡糖酸醋杆菌菌体蛋白的提取过程、等电点的分布及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葡糖酸醋杆菌蛋白主要分布在pI 4 ~7的范围内;采用超滤浓缩后进行2DClean-up试剂盒纯化,可以获得更优的蛋白分离效果;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条件下,有效分离出(1037±65)个蛋白点;建立了高质量葡糖酸醋杆菌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技术.
- 杨暄李俊李从发郝俊冉许文涛刘四新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 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瑰宝——论陈云的“国力论”思想被引量:1
- 2005年
- “国力论”就是“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国力论”是对“国情论”的丰富、深化和进一步发展。考察陈云“国力论”的科学内涵,揭示陈云“国力论”与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内在逻辑性及该思想的理论精髓与经济学涵义应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李俊
- 关键词:国力论
- 环境因子对琼枝麒麟菜形态特征的影响性研究
- 海洋生态系统按生物群落划分有海草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和珊瑚礁生态系统。本文研究的琼枝麒麟菜属于大型红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是制造卡拉胶的重要原料,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修复价值。不同的生态环境琼...
- 李俊
- 关键词:麒麟菜环境因子
- 文献传递
- 导致热带产卡拉胶海藻大规模死亡原因分析与藻株抗病差异性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2008年夏季东南亚地区栽培的产卡拉胶海藻麒麟菜类陆续发生冰样白化病害并造成大规模死亡。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的观测和实验数据探讨了产生该现象的环境因素,通过重演性实验验证和比较了不同株系抗病力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海菜株系的抗病能力差异很大,从印度尼西亚引进株系比从菲律宾引进株系抗病能力强,其中株系5抗病能力最强,没有发生冰样白化病症;株系4、6和11的抗病能力次之,只在10%以下的藻株出现病害症状,日生长速率在7%以上的高水平;株系7、8和9号病害损伤程度是印度尼西亚引进株系中最为严重的,但比原产菲律宾海菜要轻。2)与往年同期气象数据相比,在病害发生期间光照时间短、强度弱、海水温度高、降雨量多、蒸发量少、海水盐度下降,上述变化明显不能满足热带产胶海藻生长所需要环境条件,导致了海菜生理状况和生长速率下降。3)从海湾内海菜发病分布和死亡程度上,越远离海湾口和偏离主航道、水浅流速小区域所栽培的海菜发病越早、死亡也越严重;相反,在靠近湾口与外海具有较好水交换和离航道近、水深流速大的区域,海菜发病相对较晚。4)重演实验证实,将海菜浸泡在盐度28的海水中2h,1天后部分株系就会出现冰样白化病症,3天后藻体软化而死亡;海菜浸泡在22盐度的海水2h,会导致更多株系的海菜发生严重的白化病害并死亡。上述结果表明,过多降雨所导致的海水盐度下降是诱发热带产胶海藻爆发大面积病害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刘建国庞通王莉李俊林伟
- 关键词:麒麟菜
- 陵水新村湾海草场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陵水新村湾海草场大型底栖生物的调查,对新村海草场的大型底栖生物结构构成及海草生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村湾海草场大型底栖生物构成种类以双壳类为主,占总体的43%,其次为腹足类,占总体的26%,重要门类构成在季节中变化不大,总数呈现夏秋2季较多,冬春2季较少的趋势。春季以纵带滩栖螺(Batillaris zonalis)为优势种;夏季、秋季以海蚯蚓(Arenicda cristata)为优势种;冬季以厚鳃蚕(Dasybranchus caducus)为优势种。全年生物量变化呈现出夏秋2季较大春冬2季较小的情况,并出现由海草床区域向外递减的趋势。不同海草生境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栖息度及生物量有所不同,在各类海草生境中泰来藻生境的栖息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指数H'指数最高,各类海草生境中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及种类均匀度指数呈现夏秋2季较高,春冬2季较低的情况。聚类分析表明,调查海域内的二药藻生境、喜盐草生境、小喜盐草的生境有着相似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
- 李洋王小兵黄勃李俊詹绍芬王雅丽于淑楠
-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
- 藻场海水氮磷含量对琼枝氮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测定不同海区海水的无机氮、无机磷含量和琼枝体内的氮磷含量,利用SPSS19统计软件,研究了藻场海水氮磷含量对琼枝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场海水氮含量与琼枝氮含量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0.0533x-0.003,R^2=0.9225,P<0.05;藻场海水磷含量与琼枝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2.9663x+0.0229,R^2=0.8462,且P<0.05。设计不同无机氮、无机磷浓度梯度的海水培养琼枝,进一步研究琼枝对无机氮、磷的吸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琼枝对无机氮的吸收速率随着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无机氮浓度在大于40μmol·L^(-1)时,随着无机氮浓度的增加,琼枝对海水中的无机氮吸收率反而下降。琼枝对无机磷酸盐的吸收随着磷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浓度达到1.5μmol·L^(-1)时,增大趋势变得平缓。琼枝对海水内的无机氮离子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在相同的浓度下,琼枝优先吸收NH_4-N,其次是NO_3-N和NO_2-N。通过测定海南海域琼枝体内氮磷质量分数,研究了琼枝对海水氮磷去除能力,结果表明,藻场中每1 000 t琼枝可去除15.33 t氮,73.33 t磷。
- 李洋段泽林黄勃黄霞李俊詹绍芬王雅丽于淑楠
- 关键词:富营养化氮磷吸收率
- 盐度降低对长心卡帕藻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为探讨大量降雨如何导致热带产胶海藻长心卡帕藻死亡,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研究了盐度降低对热带产胶海藻长心卡帕藻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降低对PSⅡ反应中心、供体和受体侧的光化学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盐度为28时,虽然反应中心开放程度下降11%,受体侧PQ库减小,QA被还原次数下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出现下降同时热耗散能量出现增加,但是单位面积反应中心RC/CS0,RC/CSm数量显著增加,单位反应中心(或面积)用于电子传递能量都增加,因此最大光能转化效率未降低,光合性能指数甚至增加。上述结果意味着虽然盐度下降到28改变了长心卡帕藻光化学过程,但并没有严重影响到光合作用效率,属于可逆胁变。盐度降低到22时,长心卡帕藻反应中心吸收、捕获和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均下降,但是热耗散能上升,反应中心受体侧PQ库和QA被还原次数均显著下降,向反应中心PSⅠ传递的电子受阻,即盐度低于22时长心卡帕藻未有效转化所吸收光能,过剩激发能对光合机构产生损伤,藻体光合开始发生不可逆胁变。当盐度为18时,该藻PSⅡ开放的反应中心数量大大减少,单位面积内电子传递能量也减少,其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合性能指数均明显下降,因此盐度低于18时藻体不可避免地死亡。
- 黄园刘建国庞通李俊林伟
- 关键词:原初光化学反应
- 亲水性胶体和表面活性剂对Komagataeibacter nataicola Y19动态发酵产球形细菌纤维素的影响
-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由β-1,4糖苷键合成的线性多糖。有两种方法可制备细菌纤维素,一种是静置发酵,静置发酵产生膜状BC,由于其具有许多优良性质,如超细纳米纤维网络结构、较强的拉...
- 李俊
- 关键词:亲水性胶体表面活性剂微观结构
- 文献传递
-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热带岛屿汛期径流的影响
- 2025年
- 为分析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热带岛屿地区汛期径流的影响,选用海南热带河流南渡江流域中下游作为研究区,运用SWAT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汛期径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把流域内的耕地转为天然林地,或者把人工林地转为天然林地,均会使汛期月均径流量和径流方差减小,而把人工林地转为耕地会使汛期月均径流量和径流方差增大,三者汛期产流能力为耕地>人工林地>天然林地;在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内汛期月均径流量和径流方差与降雨量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其中龙塘站汛期月均径流量变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更大;根据综合型情景,与基准期相比,1990—2019年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汛期月均径流量和径流方差增大幅度显著大于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减小幅度,且龙塘站对气候变化更敏感。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热带岛屿汛期径流产汇流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熊伟叶长青薛世玉朱丽蓉李俊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SWA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