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长庆石油勘探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 2007年
- 目的:应用漂浮电极行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并对其方法和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43例。其中°AVB17例,窦缓、窦停伴房颤+间歇°AVB、短阵室速3例,窦缓伴°型AVB4例,窦缓伴窦停6例,室性自主心律5例,Q-T间期延长伴窦缓、尖端扭转室速1例,窦速伴短阵室速、室扑1例,心肌电-机械分离4例,心室静止2例。酌情选择左、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为穿刺途径;经鞘管送入电极导管约16cm后向气囊内充气,缓送电极,一旦起搏心室立即放气,并顺势送入电极6~8cm,调整导管至起搏功能稳定后以起搏阈值3~4倍的电压持续起搏。结果:43例患者中38例即时起搏成功,即时起搏成功率88.4%(38/43)。其中16例于30min至5d后心律失常消失,1例2d后心律失常程度减轻,13例于3~10d后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电极脱位猝死,2例于起搏后1h左右起搏失效死亡,5例终因肺、脑功能未恢复于起搏10h至2d后撤出起搏电极死亡;最终存活30例,死亡13例,总的抢救成功率69.8%(30/43);在38例起搏成功的患者中,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78.9%(30/38)。结论: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效果肯定,非常有利于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
- 胡清任惠萍朱翠华
- 关键词:心脏起搏
- 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2007年
- 目的:应用永久心脏起搏技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23例,年龄63.5±7.7岁.诊断:SSS 13例,其中5例为双结病变,5例为双结病变+B-TS;Ⅲ°AVB10例,均为慢性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双束支与三分支阻滞伴频发室早、短阵室速.23例患者均有黑朦与晕厥,3例心功能Ⅲ~Ⅳ级;14例在院内有典型阿-斯发作,其中13例行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所有患者均采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结果:23例患者均满意安装成功.1例并发少量血气胸,半月后自行吸收;1例并发囊袋感染,经切开清创冲洗后原位植入.随访2月至8.5年,无1例起搏器与电极故障并发症发生;20例生活质量与同龄人已几无差异;3例合并心衰者2例明显改善,1例安装ⅤⅥ起搏器者,术后心功能一度改善,2年后又逐渐减退到Ⅲ~Ⅳ级,于安装起搏器5年后猝死.结论:永久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各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必不可少的技术,临床效果满意.
- 胡清任惠萍张百宁朱翠华何庆荣
- 关键词:静脉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