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群
-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11年鄞州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了解鄞州区性病、艾滋病的感染状况、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为决策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7月对前来鄞州人民医院和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5岁及以上男性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75%;400例被调查者中在近3个月内,发生商业性性行为133例,占33.25%,最近一年曾被确诊性病的120例,占30.00%,检测出HIV抗体阳性2例,占0.50%,梅毒抗体阳性36例,占9.00%,未检出丙肝抗体阳性者。结论:性伴数、安全套的使用、性行为方式等都与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改变人们不良行为、及时诊治性病、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同时在性病病人中开展HIV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朱洁群
-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
- 鄞州地区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程度与相关行为调查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1至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至2014年对前来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门诊进行体检的男性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艾滋病、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至2014年共有1532名男性流动人口接受问卷调查及检测。调查对象主要为20-39岁年龄段人群,占61.3%;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有1162人,占75.8%;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有1009人,占65.9%。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最近一年与小姐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8.4%-25.4%;最近一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6%-22.9%。2011至2014年共检测出HIV抗体阳性2人,梅毒抗体阳性率介于0.3%-2.5%之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需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提高艾滋病预防能力。艾滋病知信行,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态度为动力,促使行为有效改变。
- 朱洁群周碧波
- 关键词:艾滋病性行为
- 鄞州区某高校学生性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研究目的: 通过对鄞州区某高校学生性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研究性知识、性态度、性别、年级、科别、生源等因素对个体性行为的影响,为高校制订针对性的性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以便有效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研究方法:...
- 朱洁群
- 关键词:高校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2006-2017年宁波市鄞州区MSM人群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对该人群开展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鄞州区MSM 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地区分布、发现途径、时间分布及流行趋势。结果鄞州区2006-2017年共报告458例MSM HIV/AIDS病例,其中未婚者303例,占66.2%;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上者288例,占62.9%;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占44.1%;居住在宁波市的MSM HIV感染者/AIDS病人占75.3%。经检测咨询发现者209例占45.6%。MSM HIV/AIDS病人数占总报告人数的比重由2006年的16.7%、2007年的18.2%,上升到2016年的39.8%、2017年的37.3%,总体呈上升趋势(χ~2=3.924,P=0.048)。结论鄞州区MSM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不容乐观,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 朱洁群
-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人群流行病学特征
- 宁波鄞州地区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及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2011至2014年男男性接触(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法招募到样本,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至2014年共调查MSM 345人,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占95.9%;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有223人,占64.6%;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且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至2014年HIV阳性检出率介于2.9%-12.5%之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介于4.5%-11.8%之间。结论:我区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改变该人群知识行为偏离的现象,提高其安全性行为,才能有效地降低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 朱洁群周碧波毛一斌谢意杰
-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人群高危性行为艾滋病
- 2010-2013年宁波市鄞州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0-2013年宁波市鄞卅I区主动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制定鄞州区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2010—2013年的求询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40名前来求询者中,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1330人,HIV抗体阳性者72人,阳性率为5.4%。检测者集中在25~44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多见。72名阳性者中,通过性行为感染70名,占97.2%,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VCT者的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配偶一方阳性人群和男男同性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要高于其他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对青壮年人群进行广泛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
- 朱洁群
-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健康教育
- 2010—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通过咨询,在完全保密和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宁波市鄞州区从2005年开始启动VCT服务工作,现不仅成为发现HIV感染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HIV感染者获得相关护理与治疗的途径之一。
- 周碧波朱洁群
- 关键词:HIV男男性接触人群自愿咨询检测
- 宁波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晓率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存在的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工作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收集相关信息,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5年共调查男性性病就诊者4800人,平均年龄(37.12±12.06)岁,主要为青壮年。共检测出HIV阳性7例,梅毒抗体阳性492例,阳性率分别为0.15%和11.42%。艾滋病知晓率为58.8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知晓率与年龄、是否存在高危行为、是否参与干预服务相关。"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注射毒品"和"与同性肛交"三类高危行为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宁波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已婚人群的非婚性行为依然是今后需要干预的重点,应加强对梅毒患者高危行为的干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多渠道的宣教与干预方法。
- 李思萱朱洁群谢云飞胡戴戴史宏博张琰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
- 鄞州区低层次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及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低层次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与危险行为情况,为艾滋病性病防治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普查法,对鄞州区低层次暗娼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249人,均为女性,年龄介于17~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0岁;调查对象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未达到80%;最近一个月提供性服务人数在10人以上的占64.7%,安全套每次使用率39.8%;梅毒感染率为5.6%,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鄞州区低层次暗娼人群对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待提高,亟需重点关注暗娼人群的干预工作及100%推广安全套使用以降低艾滋病性病的感染率。
- 朱洁群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病
- 2005-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针对性开展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搜集宁波市鄞州区2005-2014年的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对病例三间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发现途径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累计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7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1例;53.5%为本地居民;男女比例为4.9:1;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4.3±7.0)岁;职业以农民、工人、民工、商业服务四大类人群为主,占74.6%;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低学历为主,占88.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7.2%;32.4%的病例来源于术前检测。结论宁波市鄞州区50岁及以上低学历男性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应加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
- 朱洁群周碧波
- 关键词:HIV/AIDS老年人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