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昱熹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 步步为营,职业意向定专业
- 2017年
- 2017年,全国都已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生在获悉自己的高考成绩之后,需要利用之前搜集到的信息,参考最近几年的录取数据,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分数能够匹配的院校和专业,在准备阶段划定的意向范围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按照一定的填报方法,完成最终的志愿填报方案。
- 张宝玲朱昱熹
-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考试高中生
-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闲暇教育
- 2017年
-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休闲的方式愈加丰富,网络文化的盛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指导大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是大学生闲暇教育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该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拾儒道佛三家的闲暇文化精髓,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对策。
- 付蕾朱昱熹孙尧边笑非
- 关键词:传统文化闲暇教育
- 论鲁敏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 疾病作为文学中重要的书写主题之一,古往今来很多作家都对此有所涉猎。70后女作家鲁敏的很多小说皆将目光聚焦于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疾患,为当代文学贡献出一大批“疾病叙事”的文本,如东坝系列小说、都市中产阶级系列小说和城北系列小说...
- 朱昱熹
- 关键词:疾病叙事伦理主题
- 文献传递
- 论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的继承
- 2013年
- 本文从个人主义、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的继承,并回到历史现场,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张爱玲为何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这两个因素而摒弃了启蒙的姿态。
- 朱昱熹
-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个人主义
-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路径探究被引量:44
- 2016年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如何提升谈心谈话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问题。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着时机滞后、方法单一、内容无效等方面的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谈心谈话工作的新路径。辅导员应科学梳理谈心谈话工作流程,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提高自身技能,不断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 朱昱熹
-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
- 论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原则及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高校的大学教育已经趋于进入大众化时代,21世纪的人才竞争的核心将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竞争。本文从人文素质的内涵、人文素养提升的原则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构建原则与实施途径,从而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 朱昱熹
-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出发,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内涵与意义。在调研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进行探讨和研究。
- 付蕾王静朱昱熹杨雪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 浅析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
- 2016年
-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信息载体,凭借其多功能、多平台、便捷方便等特点,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日益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思政工作者应充分重视新媒体时代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借助微信开展思政育人工作,建立思政育人微信公众号,组织线上思政教育活动,打造校园思政育人新阵地。
- 何颖徐笑朱昱熹
-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
- 张爱玲的艺术世界对现代大众影响调查卷的分析报告
- 2010年
- 张爱玲为人及其作品不仅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而又备受争议的现象,而且也在现代大众中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那么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张爱玲和她创造的艺术世界在人们心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她有没有影响到我们以及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怀着这些疑问,我们特地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归类和分析,了解现代大众对张爱玲作品的了解程度和理解层次,以进一步地反思张爱玲传播现象,并对当代社会条件下张爱玲作品的接受途径进行深入思考。
- 朱昱熹唐舒眉鞠俊俞银娟王玉华
- 关键词:艺术世界
- 娜拉出走后怎么办?——浅论“第三种答案”中女性立场从建构到丧失的原因
- 2010年
- 在探讨"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一重大命题中,从五四到建国的女作家们都用自己的作品做了第三种答案即:"参加革命。"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将这一具有女性意识的命题建构成以女性为自我主体的女性话语体系和表达女性自我认知的文本。但由于时代话语的遮蔽,之后的女作家们如解放区女作家郁茹的《遥远的爱》逐渐地拉近了女性立场与主流话语宏大叙述的距离,并且最终大一统的民族话语遮蔽了女性立场,到了《青春之歌》中女性并丧失了原有女性立场,成为了宏大叙述的寓意体。
- 朱昱熹
- 关键词:女性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