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雷

作品数:67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栽培
  • 8篇活性
  • 6篇杉木
  • 6篇扦插
  • 5篇学成
  • 5篇林下栽培
  • 5篇化学成分
  • 4篇优良家系
  • 4篇育苗
  • 4篇植物
  • 4篇三萜
  • 4篇树种
  • 4篇扦插繁殖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红葱
  • 3篇堆肥
  • 3篇堆肥过程
  • 3篇预警
  • 3篇生根率

机构

  • 67篇广东省林业科...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省岭南综...
  • 1篇广州追溯信息...

作者

  • 67篇曾雷
  • 25篇徐巧林
  • 9篇周丽华
  • 9篇晏姝
  • 9篇王洪峰
  • 9篇何春梅
  • 8篇韦如萍
  • 8篇胡德活
  • 8篇王润辉
  • 6篇王振师
  • 5篇李伟雄
  • 5篇张弘
  • 4篇龚峥
  • 3篇谢继红
  • 2篇李兴伟
  • 2篇雷松林
  • 2篇周志坚
  • 2篇郑永光
  • 2篇许冲勇
  • 2篇郑会全

传媒

  • 12篇广东林业科技
  • 10篇林业与环境科...
  • 3篇经济林研究
  • 2篇中药材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食品与药品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农技服务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广东园林
  • 1篇中南林学院学...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农家科技(中...

年份

  • 6篇2025
  • 10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叶木通藤茎的三萜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阐明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物质基础,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tachlic acid A(1),齐墩果酸(2)、乌苏酸(3)、2α,3β-dihydroxyolean-13(18)-en-28-oic acid(4)、serratagenic acid(5)、gypsogenic acid(6)、20α-hydroxyl-29-noroleanolic acid(7)、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8)和12α-hydroxy-δ-lactone(9)。抗菌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2和3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3和7为首次从木通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贾永霞杨秋霞曾雷徐巧林刘少博徐信兰谭建文
关键词:三叶木通藤茎三萜抗菌活性
基于低温研磨结合HS-SPME-GC-MS测定竹叶榕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竹叶榕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样品经过低温研磨处理后,采用HS-SPME-GC-MS法对竹叶榕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相似度检索和保留指数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同时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最后运用聚类热图、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研究其不同部位间成分的差异。结果:不同部位竹叶榕中共检测出104个挥发性成分,其中侧根、主根、茎、叶中分别检测出60、20、36、42个挥发性成分。4个部位之间有8个共同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成分为主。通过聚类热图发现,竹叶榕茎和主根聚为一类,叶与侧根各自聚为一类。PLS-DA分析筛选出28个成分可用作区分竹叶榕不同部位的关键差异性成分。结论:竹叶榕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为深入开发利用竹叶榕资源提供了有力依据和支撑,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汤邝杰曾雷段金龙王志宏徐巧林刘小华郑奕雄
关键词:HS-SPME-GC-MS挥发性成分
一种基于超高温发酵技术的农林废弃物规模化快速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畜禽粪污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超高温发酵技术的农林废弃物规模化快速处理方法,在处理粪污过程中无需进行固液分离,添加发酵垫料和超高温发酵菌种后用翻耙机搅拌,粪污超高温(≥80℃)发酵后无臭味,经分级包装后成...
曾雷杨柳黄文妍林曙
绯寒樱的组织培养快繁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研究了以绯寒樱 (PrunuscampanulataMaxim .)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发生以及植株再生的培养程序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适宜绯寒樱快繁育苗的培养条件 :(1)初代培养基为 1/ 2MS + 6 BA 0 .5mg/L +蔗糖 30 g/L ;(2 )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LE + 6 BA 1.5~ 2 .0mg/L +KT 1.5mg/L +蔗糖 30g/L ;(3)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IBA 0 .5mg/L +蔗糖 15 g/L。
周丽华王振师许冲勇曾雷龚峥
关键词:快繁技术茎段培养基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13
2009年
开展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开展了杉木外植体清毒、无菌材料增殖试验、无菌材料生根试验、瓶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繁殖了一批苗木。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无性系在同一培养基上增殖表现差异显著;杉木优良无性系I不定芽增殖比较好的配方是0.5 MS+6BA0.2mg/L+NAA0.2 mg/L,生根诱导较好的配方是GGR6 0.4 mg/L+根太阳1.2 mg/L;无性系D比较好的生根诱导配方是IBA0.4 mg/L+根太阳1.4 mg/L。
曾雷胡德活王润辉韦如萍晏姝
关键词:杉木优良无性系
不同种植模式及产区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分别采集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海南等地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样品38份,种植模式涵盖大棚种植、仿野生附树种植和仿野生石壁种植。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或不同产区的铁皮石斛中水分、粗多糖、灰分以及浸出物的含量相差不大,分布范围分别为78.64%~83.40%、30.38%~33.44%、3.46%~5.32%和4.58%~5.7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或不同产区对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表明铁皮石斛在不同基质环境下,其自身组分的含量变化不大。各产区铁皮石斛鲜条中重金属镉(Cd)和铅(Pb)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序的超标,最大超标量分别达到2.1倍和54.9倍。建议各地区加强对铁皮石斛重金属含量安全监管力度。
曹永建赖敏婷李怡欣吴小燕高婕李兴伟曾雷
关键词:铁皮石斛栽培方式活性成分重金属
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 Cas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技术结合其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苦荬菜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包括6个三萜类成分:20-taraxasten-3β-ol(1),taraxasteryl palmitate(2),3β-羟基-乌苏-12-烯-11-酮(3),3β-羟基-齐墩果-12-烯-11-酮(4),β-香树脂醇乙酯(5),日耳曼醇乙酸酯(6),3个甾体类成分:stigmast-5-ene-3β-yl formate(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及5个其他类成分:芹菜素(10),金合欢素(11),benzyl-2-O-β-D-glucopyranosyl-2,6-dihydroxybenzoate(12),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octadecane-1,6-diol(14)。结论化合物1~2、6~7、11~14为首次从苦荬菜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王丹华王颂陈颖乐王志宏曾雷徐巧林
关键词:苦荬菜化学成分三萜类甾体类
紫玉兰组织培养繁殖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周丽华许冲勇曾雷王振师
关键词:紫玉兰繁殖性能正交试验
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本方法先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园林废物进行生物预处理,然后再堆肥;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含有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 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
李伟雄曾雷谢继红
一种南方林地的高效利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方林地的高效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珍贵树种(闽楠)与速生树种(桉树)、林下栽培药材(药用红葱),林冠挂种药材(铁皮石斛)。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物种的生长特性,结合经营周期,科学配置,形成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曾雷王洪峰何春梅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