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忠荣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用药
  • 8篇药物
  • 8篇合理用药
  • 4篇色谱
  • 4篇色谱法
  • 4篇抗生素
  • 4篇类抗生素
  • 4篇高效液相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反相
  • 3篇反相高效
  • 3篇反相高效液相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液相色谱

机构

  • 16篇北海市人民医...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26篇曾忠荣
  • 7篇王启琴
  • 5篇韩一波
  • 1篇宋家驹
  • 1篇刘家天
  • 1篇黄忠
  • 1篇黄宗清
  • 1篇周宁
  • 1篇董漪竹
  • 1篇陈奎
  • 1篇李日莲

传媒

  • 4篇淮海医药
  • 4篇中国药师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医药导报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1
  • 11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本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6月15-30日的门诊处方,共计12000张,6-12月出院病历585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使用频率:门诊5.3%,住院9.3%;在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门诊8.2%,住院15.6.%,;不合格率(不合理用药、不符合管理规定):门诊22.8%,住院16.3%;药物物使用排序: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滴耳液、奈替米星、新霉素滴眼液。结论本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不符合管理要求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曾忠荣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理用药
克林霉素对全麻术后呼吸恢复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对全身麻醉术后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全麻手术病例12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前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用药组)60份,非用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60份,进行分析,记录术后麻醉呼吸恢复期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四个时间段(20~30min,31~60 min,61~80 min,>80 min)呼吸恢复例数,用药组分别为2、5、17、36例;对照组分别为14,37,5,4例,其中,术后80min以后才呼吸恢复,用药组为36例(占60%),对照组为4例(占6.7%),呼吸恢复所需要平均时间用药组为58 min,对照组为42 min,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术前应用克林霉素治疗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呼吸恢复延迟。
曾忠荣王启琴周宁刘家天
关键词:克林霉素全身麻醉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丹参素的浓度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体血浆中丹参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95∶5,用磷酸调节pH至2.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1nm,柱温为25℃,内标为对-氨基苯甲酸。结果:丹参素的检测浓度在2.72~1 561.58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检测下限为l.0ng.mL-1(S/N=4),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方法回收率为95.6%。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人体血浆中丹参素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曾忠荣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丹参素血药浓度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评价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
2025年
目的 借助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某院甲氨蝶呤(MTX)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安全性,并分析MTX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CHPS平台,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使用MTX的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主动监测,药师对系统监测病例进行评定,获得MTX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ADR发生率,并对ADR按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给药剂型、用法用量、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发生时间、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系统共回顾性监测了202例使用MTX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排除后共纳入161例病例,51例出现ADR,ADR发生率为31.68%,其中严重的ADR发生率为4.35%(7/161)。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为(60.22±10.78)岁。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液系统损伤,占36.77%;其次是肝功能损伤,占33.82%;胃肠损伤占14.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X联合来氟米特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MTX发生ADR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肾小球滤过率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成负相关(β=-0.014),但这种关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 低剂量使用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ADR大部分为轻微,但仍需关注其潜在的严重性。同时建议临床医师若需要MTX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更密切关注肝功能损伤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并评估其肾功能状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苏桂玉蔡丽萍韩一波梁建敏曾忠荣石振华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药品不良反应
氨基糖苷类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2011年
目的评价我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6月15~30日的门诊处方,共计12 000张,6~12月出院病历885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使用频率:门诊5.3%,住院10.28%;在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门诊8.2%,住院15.6%;不合格率(不合理用药、不符合管理规定):门诊22.8%,住院16.3%;药物使用排序: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滴耳液、奈替米星、新霉素滴眼液。结论我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不符合管理要求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曹世红曾忠荣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理用药
我院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情况、措施及建议
2006年
目的:促进《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法:调查我院处方书写和管理的现状,分析《办法》存在的问题和执行的困难。结果与结论:我院的处方存在不少不合格项目,经过开展一系列整改措施,处方逐步规范,很好地促进了《办法》的实施。
韩一波曾忠荣
关键词:《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处方
泮托拉唑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观察、分析泮托拉唑静脉滴注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6~12月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病例100份,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介。结果:100例中,15例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5%,为一过性、各年龄组均有发生。结论:泮托拉唑静滴可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5%。
曾忠荣黄宗清王启琴
关键词:泮托拉唑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1756例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的使用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在我院门诊儿科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06年1~12月门诊儿科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处方1756份,根据该药的用法、用量、适应性、联合用药及处方诊断,分析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使用是否合理。结果:单一用药1188例,占67.7%;二联用药564例,占32.1%;三联用药4例,占0.2%。联合抗菌药物构成为青霉素类348例,占61.3%;大环内酯类204例,占36.9%;其他抗菌药物16例,占2.8%。临床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外伤预防感染。结论: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应用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不恰当、不必要联合用药、选药档次过高等问题。
曾忠荣
关键词:合理用药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8月15~19日的门诊处方,共计10500张,6~8月出院病历411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门诊处方9.3%,住院病历29.9%;在抗菌药物中的使用率:门诊处方26.9%,非手术患者30.4%,手术患者29.4%;不合格率(不合理用药、不符合管理规定):门诊处方86.2%,住院病历75.1%。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不符合管理要求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曹世红曾忠荣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
奥硝唑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使用奥硝唑的情况,为规范使用奥硝唑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1~8月使用奥硝唑病历256份,根据奥硝唑的用法、用量、适应性、联合用药,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评定奥硝唑的使用是否正确。结果被调查的病历中,治疗用药195例,占76.17%;预防用药61例,占23.82%;有病原学检查用药指征8例,占3.12%;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215例,占83.89%;治疗用药时间平均12d;预防用药平均10d。结论各科室选用奥硝唑作为厌氧菌感染治疗或预防感染用药时,存在用药起点过高,使用时间过长,不作病原学检查,个别无用药指征等问题,医院应加强管理。
曾忠荣
关键词:奥硝唑合理用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