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前列腺
  • 8篇增生
  • 8篇前列腺增生
  • 8篇良性前列腺增...
  • 4篇前列腺炎
  • 4篇腺炎
  • 4篇慢性前列腺
  • 4篇慢性前列腺炎
  • 3篇症状
  • 3篇症状严重程度
  • 3篇疼痛
  • 3篇疼痛综合征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慢性骨盆疼痛...
  • 3篇骨盆
  • 3篇骨盆疼痛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对照
  • 3篇病例对照研究

机构

  • 14篇辽宁医学院
  • 4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杭州市拱墅区...

作者

  • 14篇卢智泉
  • 14篇张黎月
  • 14篇文娟
  • 12篇齐建军
  • 8篇闫佳
  • 8篇孙文慧
  • 7篇张迪
  • 5篇姜腾轩
  • 4篇贺振权
  • 4篇史玉婷
  • 2篇张国毅
  • 2篇李志强
  • 1篇刘玉芳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体质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体质指数(BMI)与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55~90岁临床诊断为BPH、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对照为同期住院的非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与病例相同;病例与对照各380例,以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身体测量、生活方式、既往史以及BPH家族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其相应的95%CI。结果调整年龄因素后,与收缩压正常者(<140 mmHg),(1 mmHg=0.133 3 kPa)相比较,收缩压160~179 mm-Hg者和收缩压≥180 mmHg者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分别为OR=2.135,95%CI=1.139~4.001和OR=2.704,95%CI=1.475~4.958);高血压病程与BPH呈正相关(χ2=8.876,P=0.031),病程≥20年组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4.984,95%CI=2.006~12.203,P=0.001)。与非高血压者比较,超重或肥胖者罹患高血压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地增高(OR=2.548,95%CI=1.397~4.648和OR=2.667,95%CI=1.038~13.212)。结论高血压是BPH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罹患高血压、尤其是高收缩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和发展;超重和肥胖的男性高血压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张黎月文娟齐建军闫佳张迪孙文慧卢智泉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高血压体质指数
糖尿病及吸烟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及吸烟指数(SI,每日吸烟支数与吸烟年限的乘积)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03例经手术证实的BPH患者(病例组)及一般资料匹配的407例非BPH患者(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两组一般人口学特征(居住地、民族)、吸烟情况、体力活动情况及高血压、糖尿病史,应用多元Logistic模型计算相关因素OR值和相应95%CI,调整其他有意义因素后采用Mantel-Haenszels检验方法分析糖尿病及吸烟指数与BPH的关系。结果吸烟、糖尿病、体力活动及年龄与BPH有关,调整体力活动及年龄因素后糖尿病、吸烟与BPH呈正相关(P<0.05),在不同SI分层下糖尿病与BPH的关系不同,400800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发生BPH的危险性增加。结论糖尿病及SI>400为BPH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据此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BPH发病率。
齐建军文娟张黎月卢智泉
关键词:糖尿病吸烟指数前列腺增生
体重指数及腰臀比与年龄相关白内障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RC)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因视力下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晶状体混浊的260例ARC患者,对照为因患其他非白内障及其他眼部疾病而入住与病例相同医院的同期患者260例。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对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测量,并计算BMI及WH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研究对象的BMI、WHR与临床ARC的比值比(OR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与正常体型者(男性WHR﹤0.9;女性﹤0.88)相比,向心性肥胖者(男性WHR≥0.9;女性及≥0.88)发生ARC的危险性增加(OR值分别为2.105和1.821,95%CI分别为1.796~3.238和1.483~2.84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与正常BMI(18.50~23.99)者相比较,无论是超重(BMI24.0~27.99),还是肥胖(BMI≥28.00),发生ARC的危险性均明显升高(超重者OR=1.624,95%CI:1.025~1.986,P=0.015;肥胖者OR=1.745,95%CI:1.321~2.394,P=0.022),而体重过低者(BMI﹤18.50)发生ARC的危险性亦增加(OR=1.370,95%CI:1.103~1.684,P=0.017)。[结论]向心性肥胖是发生ARC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发生ARC的危脸性明显增加,维持正常体重可能是ARC发病的保护因素。
孙文慧闫佳张黎月张迪文娟姜腾轩卢智泉
关键词:年龄相关白内障体重指数腰臀比病例对照研究
门诊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调查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体疾病既往史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与CP/CPPS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2005年8月~2007年7月到临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并被确诊为CP/CPPS的612名男性患者,年龄为20~57岁;对照为同期入院,年龄相同的非CP/CPPS的612名门诊患者所组成。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评价患者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应用多元Logistic模型计算出CP/CPPS与研究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相对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QOL9~12分的397名患者中,324名为20~39岁,占81.61%。调整了年龄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尿道炎、频繁手淫、无节制性生活、泌尿系外伤、固定体位、焦虑心理、长时间憋尿与CP发病有关联。[结论]大多数CP/CPPS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随着年龄增长,患病人数逐渐减少。影响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尿道炎、无节制性生活、频繁手淫、泌尿外伤、固定体位(尤其是坐位/骑跨位)、焦虑心理和长时间憋尿。
卢智泉文娟史玉婷张黎月齐建军贺振权张国毅李志强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固定体位生活质量
老年男性娱乐性体力活动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娱乐性体力活动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临床BPH的380例男性,对照组为因患其他非前列腺疾病而入住与病例相同医院的同期病人380例,以1∶1匹配。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身体测量、生活方式、既往史以及BPH家族史等。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睡眠、坐位活动、中等娱乐性活动和重度娱乐性活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两组之间研究因素与BPH的OR值及相应95%CI。结果两组间的人口学特征(年龄、居住地、民族及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控制了研究对象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后,娱乐性体力活动与BPH呈显著性负相关(OR=0.48,95%CI:0.314~0.735,P=0.001)。与每周不进行娱乐性活动者相比,活动<2 h/w者与发生BPH的危险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178)。但是活动2~4 h/w,5~7 h/w和>7 h/w者发生BPH的危险性显著降低(OR=0.502,95%CI:0.334~0.753,P=0.001;OR=0.462,95%CI:0.286~0.747,P=0.001和OR=0.370,95%CI:0.205~0.669,P=0.001)。与总娱乐性活动最低四分位数相比较,最高四分位数者发生BPH的危险性降低(OR=0.483,95%CI:0.316~0.737),相关关系呈线性降低(P<0.001)。结论娱乐性活动是BPH发生发展的保护性因素,进行娱乐性体力活动可使发生BPH的危险性降低。
卢智泉文娟张黎月闫佳孙文慧姜腾轩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调查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 TS)的特征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经临床确诊,满足BPH诊断标准的380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及经济状况;②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③根据IPSS评分,将患者分成轻度、中度及重度LU TS;④根据症状表现进一步将其分成中~重度梗阻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评价患者LUTS的分布特点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①380例BPH者中,369例(97.11%)患有中~重度LU TS。随着年龄的增高,LU TS患病率增加,尤其是中~重度患者的数目逐渐增多;②366例(96.32%)患有中~重度梗阻性症状;351例(92.37%)患有中~重度刺激性症状;具有梗阻性症状的比例高于刺激性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具有中~重度梗阻性和刺激性症状男性的数目增加;③IPSS评分的均值为(25.91±7.59)。IPSS各项症状中,评分值最高的是夜尿增多(4.14±1.33),而尿频的评分值最低(3.51±1.66)。IPSS与年龄呈正相关(r=0.145,P=0.015)。结论 LU TS的严重程度包括梗阻性和刺激性症状,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升高。IPSS评分中,夜尿增多的症状评分最高,刺激性症状比梗阻性症状更明显。
卢智泉张黎月闫佳文娟齐建军张迪孙文慧姜腾轩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症状严重程度
摄入热能及宏量营养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摄入热能及宏量营养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007~2009年施行BPH手术,年龄55~90岁的360例男性患者;对照组为与病例年龄相同的360名患其他疾病的男性。采用标准调查表和一份有效的半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对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和膳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因素与BPH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病例组居住农村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8.33%(102/360)和16.67%(60/360)。病例组男性总热能、总蛋白质及总脂肪的摄入量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及热能的摄入量后,总热能的摄入量与BPH呈正相关(χ2=11.091,P=0.011)。与摄入量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摄入量最高四分位数者的OR值显著性增加(OR=1.552,95%CI:1.012~2.381,P=0.044)。摄入蛋白质(2χ=8.324,P=0.040)和脂肪(2χ=8.981,P=0.030)与发生BPH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并且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病例组最高四分位数和对照组最低四分位数相比较分别为OR=1.614,95%CI:1.051~2.480,P=0.029和OR=1.595,95%CI:1.027~2.477,P=0.037。结论总热能、总蛋白质及总脂肪的摄入量与BPH危险性增加有关,是BPH的重要危险因素。
卢智泉张黎月文娟齐建军闫佳张迪孙文慧姜腾轩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热能宏量营养素
职业性体力活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职业性体力活动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4月380例因重度下尿路梗阻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为病例组,380例因患其他非前列腺疾病而住院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及既往史等。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两组研究因素与BPH的危险性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居住地、民族及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了研究对象的年龄、体质指数(BM I)、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后,职业性体力活动与BPH呈负相关(P=0.001)。与以坐为主的工作者比较,从事繁重或剧烈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发生BPH的危险性降低(P<0.05);而以站为主和坐立参半的工作者发生BPH的危险性与以坐为主的工作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和骑自行车使发生BPH的危险性降低(β分别为-1.407和-1.021,P<0.05),而前列腺炎史和高血压史使发生BPH的危险性升高(β分别为1.786和0.546,P<0.05)。结论体力活动,尤其是繁重或剧烈的体力活动是BPH发生发展的保护性因素,进行职业性体力活动可使发生BPH的危险性降低。
文娟张黎月齐建军闫佳张迪孙文慧卢智泉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膳食钠盐、体质量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膳食钠盐、体质量指数(BMI)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由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患BPH的男性患者组成,对照组由因患其他疾病入住与研究组患者相同医院的同期患者组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0例,1∶1匹配.采用标准调查表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身高和体质量进行测量.采用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调查研究对象的膳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膳食钠盐、BMI与BPH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 研究组患者钠盐摄入量[(15.39±3.17)g/d]明显高于对照组[(14.67±3.07)g/d],55~59岁年龄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钠盐摄入量最高.65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研究组患者钠盐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调整了年龄及热能的摄入量后,钠盐总摄入量与BPH呈正相关(χ2=12.095,P=0.007).并且随着钠盐摄入量的增加,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升高.与钠盐摄入量最低的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钠盐摄入量最高者的OR值显著增加(OR=1.827,95%CI:1.206~2.769,P=0.004).结论 钠盐摄入量与BPH呈正相关,高钠膳食可能是BPH的一个危险因素.
张黎月文娟齐建军卢智泉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膳食人体质量指数
门诊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特征及严重程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调查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特征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经临床确诊,满足CP/CPPS标准的612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身高、体重、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②疾病既往史、就诊次数、病程、前列腺液检查、性生活史以及治疗情况;③美国国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④根据患者对NIH-CPSI中疼痛或不适及排尿症状的报告,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①<40岁的患者占70.59%,并且随年龄的增加患者的数目减少;②患者的病程、民族及生活状况与CP/CPPS无关,然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均与CP/CPPS有关;③52.28%的患者有腰部以下耻骨或膀胱区疼痛或不适,23.03%的患者有尿痛,性功能障碍者占21.90%;④尿频者占65.85%,74.51%的患者有排尿不适。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CP/CPPS的数目相对减少。主要的症状是排尿功能障碍,如尿频和排尿不适。CP/CPPS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文化程度、居住地及经济状况直接相关,疾病久治不愈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
卢智泉文娟史玉婷张黎月齐建军贺振权李志强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骨盆痛症状严重程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