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兆飞

作品数:18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舟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蛋白
  • 7篇融合蛋白
  • 7篇抗凝
  • 6篇心肌
  • 6篇凝血
  • 6篇葡萄球菌
  • 6篇球菌
  • 6篇金黄色葡萄球...
  • 6篇金黄色葡萄球...
  • 6篇抗凝血肽
  • 6篇抗原
  • 6篇黄色
  • 6篇黄色葡萄球菌
  • 6篇超抗原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替罗非班
  • 5篇梗死
  • 5篇冠脉
  • 4篇动脉
  • 4篇急诊

机构

  • 12篇浙江省舟山医...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8篇房兆飞
  • 9篇陈国雄
  • 8篇王红娜
  • 8篇方波
  • 5篇胡厚源
  • 5篇孔倩雯
  • 4篇袁晓旭
  • 3篇龚丽莎
  • 2篇王林
  • 2篇程彦
  • 2篇刘成海
  • 2篇孟璟
  • 2篇宋治远
  • 2篇张静
  • 2篇曲小龙
  • 1篇彭松
  • 1篇贝俊杰
  • 1篇李世波
  • 1篇李前伟

传媒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基层医院溶栓后PCI与直接转运PCI对急性STEMI的比较研究
2024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流灌注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临床上主要再灌注治疗方式包括PCI和静脉溶栓,其中PCI是目前最有效降低STEMI患者病死率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但是舟山群岛因岛屿分散、岛际交通条件限制,基层医院救治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实施急诊PCI,导致心肌缺血时间延长,预后不良。而静脉溶栓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点,早期静脉溶栓联合PCI治疗,对于舟山海岛地区来说是一种STEMI治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早期溶栓后PCI与直接转运PCI对急性STEMI的疗效与预后,进一步优化海岛基层医院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
罗金鑫鲍子怡陈国雄方波房兆飞
关键词:急性STEMI再灌注治疗冠脉血流救治能力早期溶栓
^125I标记融合蛋白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125I标记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单次静脉注射后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固相氧化法(Iodogen法)将Na125I直接标记于TAP-SSL5,由耳缘静脉给每只大耳兔注射18.5×103kBq的125I-TAP-SSL5,分别于注射后1.5、3、5、10、30、60、120、240、480 min采血,称量并测定放射性计数(Counts per minute,cpm),换算为血液放射性浓度,经DAS软件分析得出最佳房室模型及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纸层析法测得125I-TAP-SSL5的标记率为(67.32±9.91)%,放射化学纯度为(91.62±3.22)%,比活度为(30.2±4.4)TBq/μmol;TAP-SSL5在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权重为1的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t1/2α)及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0.08±0.04)h和(4.97±0.75)h,清除率(Clearance,CL)为(0.015±0.011)ml/h,一室向二室转运常数(K12)为(6.651±3.642)/h,二室向一室转运常数(K21)为(4.072±1.737)/h。结论125I-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权重系数为1的二室模型,自体清除率缓慢,可保证与组织有更多的结合几率。
房兆飞龚丽莎胡厚源李前伟曲小龙程彦宋治远张静
关键词:融合蛋白药代动力学放射性核素标记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冠状动脉内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不同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术中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10μg/kg)和高剂量组(术中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5μg/kg),术后两组均按0.1μg/(kg·min)微泵持续静推维持至36h。比较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即刻TIMI血流、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STR)、术后10~15d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0d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共纳入136例患者,术前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高剂量组TIMI血流3级比率(88.2%)、术后STR(85.29%)比率均高于低剂量组(58.8%、5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0.388,均P<0.05)。术后高剂量组LVEDD(41.26±3.62)mm、MACE发生率(8.8%)低于低剂量组[(50.68±5.64)mm、16.1%],LVEF[(55.63±5.52)%]高于低剂量组[(40.82±5.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3.41、1.038、3.62,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入高剂量替罗非班有利于提高STEMI患者PCI的疗效和改善近期预后。
房兆飞陈国雄王红娜方波孔倩雯邹金林邬小花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抑制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和机制
<正>目的采用C57BL/6J小鼠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进一步研究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和机制。方法融合蛋白TAP-SSL5对小鼠颈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和机制:以金属缠绕...
房兆飞
关键词:颈动脉损伤内膜增生
文献传递
右冠近端270°扭曲PCI病例分析
房兆飞
aVR T波形态在评价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aVR T波形态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60例老年STEMI患者按照入院时心电图aVR T波形态分为T波正向组(62例)和T波非正向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与T波非正向组比较,T波正向组Killip分级、血清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波正向组广泛前壁、>2个梗死部位、左前降支(LAD)病变比例高于T波非正向组(均P<0.05);T波正向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严重程度分级均高于T波非正向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R T正向波是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57,95%CI:1.220~3.116,P=0.016);亦是Gensini积分>60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9,95%CI:1.156~2.159,P=0.011)。结论 aVR T波正向老年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
王红娜孔倩雯房兆飞陈国雄
关键词:AVRT波形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
区域协同救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再灌注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陈国雄邬小花袁晓旭方波房兆飞王红娜王林邹金林孔倩雯
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人中性粒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TAP-SSL5浓度在30 mg/L或以下时对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P-SSL5(终浓度10 mg/L)能显著抑制KPL-1与THP-1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31.3±8.4)%和(35.6±5.9)%;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其结合率分别降至(13.4±6.7)%和(10.4±6.4)%(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的结果表明,TAP-SSL5和SSL5均可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结合(P<0.05)。结论 TAP-SSL5可通过与PSGL-1的结合,而直接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粒细胞的结合。
龚丽莎房兆飞胡厚源刘成海孟璟
关键词:融合蛋白血小板
选择性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及异搏定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王红娜陈国雄方波房兆飞邹金林邬小花袁晓旭
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微粒与THP-1细胞结合及Mac-1活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结合及Mac-1活化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激活人血小板并获取PMPs。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及PE标记的抗CD62P单克隆抗体、FITC标记的Annexin V检测PMPs,以FITC标记的抗CD41单克隆抗体和PE标记的抗CD154(CD40L)单克隆抗体检测PMPs的表面特征。采用JC-1试剂盒检测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采用FCM检测PMPs与THP-1细胞的结合,以及PMPs诱导THP-1细胞表面Mac-1(CD11b/CD18,αMβ2)的活化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PMPs呈现CD62P和Annexin V双阳性,且CD41和CD40L的阳性率分别达到50.8%和44.0%。JC-1检测显示,ADP对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P>0.05)。PMPs与THP-1细胞的结合率为(24.80±5.16)%,PMPs诱导THP-1细胞Mac-1的活化率为(21.17±5.92)%,THP-1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处理后,PMPs的结合率下降至(13.67±2.15)%(P<0.05),Mac-1的活化率下降至(0.99±0.62)%(P<0.01)。结论 TAPSSL5可抑制PMPs与THP-1细胞的结合及THP-1细胞表面Mac-1的活化。
刘成海彭松胡厚源贝俊杰孟璟房兆飞
关键词:血小板微粒融合蛋白MAC-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