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滨
- 作品数:38 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106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39
- 2010年
-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骨科I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骨科2002~2007年I类手术切口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6例医院感染患者中,85.72%的病例预防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68.87%的病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60.38oA用药剂量过大;54.71%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结论骨科I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剂量大、疗程长、首次使用时间欠佳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 戴滨房德敏吕鹏
- 关键词:医院感染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综合干预下的变化趋势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干预前后骨科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2006-2009年医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随着医院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干预的进行,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由2007年的3.71DDDs/100人天上升至2008年的8.63DDDs/100人天,2009年达到9.73DDDs/100人天,第二代头孢菌素2006-2009年的变化趋势为9.68、14.45、16.31、27.07DDDs/100人天,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强度下降较多(除头孢曲松外);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也在干预后出现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
- 戴滨房德敏王捷吕鹏乔红
- 关键词:抗菌药物干预限定日剂量
- 头孢他啶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他啶使用量的变化,探讨其对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情况的影响。方法:统计某院2005-2006年用药人/次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量与PA耐药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头孢他啶使用量与下季度PA对头孢他啶和其它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线性关系(P〈0.05),其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他啶的使用量与P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有关。
- 戴滨张成志房德敏王学民
- 关键词:头孢他啶药物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药物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选用疗效确切、出血风险小的抗凝药,注意血栓预防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制订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是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关键。
- 戴滨
- 关键词: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
- 我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患者所关心的问题 ,提高药师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医院 2 0 0 1年 6~ 9月 30 0例用药咨询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是咨询最多的药物。药价与药品不良反应为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结论 :开展用药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 戴滨郑榕房德敏
- 关键词:门诊药房用药咨询
- 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与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考查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加强管理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6月出院骨科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历470例(非干预组)及2011年1—6月出院骨科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历520例(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抗菌药物种类方面,非干预组与干预组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病例数分别占20.83%和56.23%(P<0.01),第三代头孢菌素分别占28.85%和1.51%(P<0.01);联合用药由干预前12.70%下降至1.92%(P<0.01),频繁换药现象由干预前18.44%下降至3.08%(P<0.01),DU90%评价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由非干预组的12种下降至干预组的7种;平均用药日数由非干预组的(6.72±4.95)d下降至(4.53±3.87)d(P<0.01),但是在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剂量过大、无指征延长用药时间、选用高档次药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加强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但仍有不足之处,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 吕鹏房德敏王捷戴滨周淼乔红
- 关键词: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
- 我院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探究与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对本院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等相关资料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的原因,为探究适合的改进措施,提高本院临床用药水平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5—2017年期间和采取相应措施之后2018年本院药学部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记录及12期药讯,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对所有不合理处方按照科别,就用法用量问题、超适应证用药、溶媒问题、重复用药、精神类药品问题和其他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2015—2017年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在某些科室出现的次数占据很大比例,同时3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不合理处方的构成占2017年总不合理处方的96.46%,采取干预措施后,2018年本院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同比2017年下降33.89%。结论:在药学部门诊药房积极干预下,不合理用药现象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品得到保障,门诊药师需要继续提升自身审方能力,对于不合理用药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提高本院合理用药率。
- 李林芳房德敏戴滨王莉
- 关键词: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统计分析处方
- 半边旗有效成分5F注射液体内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被引量:27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半边旗有效成分 5F注射液体外体内抗瘤活性、急性毒性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观察 5F注射液对SPCA 1,K5 6 2瘤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采用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检测 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epA肝癌的抑制作用 ;通过检测LD50 、胸腺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白细胞数等指标观察 5F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对其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 5F注射液对SP CA 1,K5 6 2瘤株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对荷瘤小鼠肝癌HepA、S180在体内也有抗肿瘤活性 ,5F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 (LD50 )为 4 14 4mg·kg-1。结论 5F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 ,同时对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 戴滨崔燎吴铁汤南梁念慈邓亦峰
- 关键词:二萜类化合物MTT法K562SPCA-1小鼠移植性肿瘤
- 甘草酸对血清和组织胺诱发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甘草酸对血清和组织胺诱发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 (ASMC)增生的影响。方法 MTT法、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ASMC的光密度、细胞数和细胞周期。结果 ①在含 10 0g·L-1FCS的培养液中加入 6×10 -5mol·L-1的甘草酸可使A570 的增速增加 ,而加入 384×10 -5mol·L-1和 15 36× 10 -5mol·L-1却使A570 的增速减慢 ;在含 10 -2 mol·L-1组织胺的培养液中加入甘草酸使A5 70的增速减慢 ,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②在含 10 0g·L-1FCS的培养液中加入 6× 10 -5mol·L-1的甘草酸可促进细胞增生 ,而加入 384× 10 -5mol·L-1和 15 36× 10 -5mol·L-1则抑制细胞增生 ;在含 10 -2 mol·L-1组织胺的培养液中加入甘草酸 ,细胞增生受到抑制 ,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③在 10 0g·L-1FCS或 10 -2 mol·L-1的组织胺中培养 96h ,随着甘草酸浓度的增加 ,G1期细胞数增多 ,S期和G2 +M期细胞数减少。结论 ①对FCS刺激引起的ASMC增生 ,低浓度甘草酸有促进作用 ,高浓度有抑制作用。②对组织胺刺激引起的ASMC增生 。
- 覃冬云谢佳星吴铁刘晓青戴滨
- 关键词:甘草酸气道平滑肌增生
-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 2005年
- 目的:统计门急诊处方退药原因,减少退药。方法:收集门急诊退药单(2004年1-6月)共计112份,按退药的类别和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生素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4.8%和19.6%。药物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深入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强门急诊药品管理,可减少门急诊退药的发生。
- 戴滨房德敏
- 关键词:医院药房处方管理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