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玥
-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次夏季低涡系统中MCS演变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2011年7月11—13日,黑龙江省西部连续出现3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和雷电等天气。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MCS环流、中尺度及物理量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低涡系统下MCS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地面辐合线和干线是触发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重要因素。高低空一致的切变线和辐合线促使MCS的发展,MCS向不稳定能量区移动。假相当位温、K指数、沙氏指数和上干下湿的水汽条件及上冷下暖的温度平流等对MCS发生发展有重要指示作用。飑线发生在MCS云团强度梯度大的前边界,该地域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地。
- 张晰莹徐玥
- 关键词:MCS地面辐合线低涡飑线
- 黑龙江省一次伴有龙卷的暖区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2014年7月19日夜间黑龙江克山出现雨强超过90 mm的短时强降水,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此次冷锋前部的暖区强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出现在580 dagpm线附近,副高诱发的超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2)地面辐合线和地形抬升触发对流。高空急流东移,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和辐散区与低层辐合相耦合促使对流快速发展增强。耦合消失,强降水则快速减弱。(3)低层暖平流明显,尤其地面具有暖锋锋生特征。强降水出现在不稳定层结和上升运动快速增强的阶段。(4)地面~200 hPa辐合层形成深厚的上升运动区,促使对流快速发展。(5)中尺度对流雨带沿地面辐合线生消。降水先出现在暖湿舌前部。随后,强降水产生的冷空气抬升暖湿空气形成冷锋特征的降水,由于强降水和冷空气的正反馈作用,降水持续时间长。冷空气势力最强时,伴随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及0~1 km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龙卷产生。(6)开口状地形的辐合作用、抬升及局地地形导致的中尺度环流风场对暖区降水的形成和维持作用显著。
- 徐玥张桂华孟莹莹张礼宝
- 关键词: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龙卷
- 冷空气入侵台风“灿鸿”引发的东北暴雨分析被引量:27
- 2017年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在朝鲜半岛登陆北上9号台风"灿鸿"导致东北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由减弱变性的台风环流与中高纬度弱冷槽结合发展产生,冷空气从低层进入变性台风北部,在地面上表现为中高纬低压减弱合并到变性台风中,使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较慢,且北部有所加强,因此在其北部出现较大范围的暴雨、大暴雨;变性台风北侧的低层冷暖平流交汇,导致该区域出现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较强的上升运动,是本次降水的动力因子;冷空气从低层进入台风环流,低层为冷平流,高层为暖平流,大气层结相对稳定,因此本次降水过程中对流较弱,以连续性降水为主;本次暴雨水汽来源分为两部分:台风本身携带的大量水汽和日本海的水汽输送,二者为本次暴雨提供充沛的水汽条件;另外,地形在动力作用和水汽输送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 王承伟齐铎徐玥张礼宝胡中明周莹王庆瑜
- 关键词:台风环流冷空气暴雨
- 多因子综合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系统应用技术
- 那济海钟幼军刘春生王艳秋周永吉王建一国世友唐凯赵广娜邵美荣徐玥
- 该课题是在2001年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森林火险气象监测预警应用技术推广”项目的子课题“黑龙江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监测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成果及前期业务应用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采用动力统计方法及数值预报产品解释...
- 关键词:
- 关键词:森林火险等级监测预警数值预报产品
- 2009年夏季黑龙江省三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 2014年
- 1降水概况
2009年6月19日、7月20日和8月17日在黑龙江的南部地区发生了3次暴雨过程。
6月19日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黑河局部地区遭受了大暴雨袭击。19日01—24时,有9个加密雨量站降水量达到100mm以上,74个站降水量达到50mm以上,其中.齐齐哈尔曙光乡的降水量超过150mm。
- 秦密秋徐玥
- 关键词:暴雨过程夏季降水量大暴雨雨量站
- 特大暴风雪动力结构的雷达探测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牡丹江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07年3月4—5日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一次罕见特大暴风雪的雷达回波动力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风切变、冷暖平流在特大暴风雪过程中特征明显;偏南气流和冷性的东北气流构成的中尺度辐合切变线和西南急流的位置变化对降雪天气的演变过程有重要指示意义;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在15~27dBZ之间,回波面积广,顶高在6km左右,冷暖平流明显,径向速度大,出现"牛眼"、速度模糊等现象,可作为暴风雪临近预报的着眼点。
- 张晰莹石慕真徐玥唐凯
-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
- 黑龙江省暴雨预报失误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2016年7月23-24日,黑龙江省出现了一次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主要降水区预报较实况偏西,对暴雨西部报空,东部漏报。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再分析资料,分析预报过程,讨论失误原因:预报区域没有出现较大降水主要是触发和抬升条件不利,因此虽然大气层结条件较好,低层水汽和能量条件均较好,但仍然没有出现强降水;而偏东地区在24日地面上有中尺度辐合线,与该地大气不稳定层结条件和较好水汽辐合、较高对流有效位能相配合,产生了暴雨。
- 王承伟徐玥孟莹莹齐铎王深义孙琪
- 关键词:暴雨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中尺度辐合线
- 6月19日齐齐哈尔暴雨浅析及Z-I关系效果检验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6月19日齐齐哈尔、黑河地区发生的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典型的东北冷涡前部的暴雨,低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是主要的影响系统。通过物理量场的...
- 徐玥邵美荣
- 关键词:东北冷涡暴雨天气雷达回波
- 2024年2月亚布力气象条件及主要天气过程分析
- 2025年
-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数据和常规天气资料等对2024年2月亚布力大锅盔雪道上观测站气象要素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场站受地形影响温度变化较大,午后风速上升,存在高温融雪、低温和大风等气象风险。(2)平均风和极大风风向以西南风为主,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日出后体育场站风速上升,而高海拔站点风速下降。低海拔雪道中段站坡谷风日变化特征明显。(3)当环境风为较强偏北风时,各站主导风向仍为西南风,但西北风占比增大,高山站风速最大;当环境风为强西南风时,各站偏南风占比增大,缆车中转站风速最大。(4)较强的西南暖平流带来大风和升温,同时强升温导致大气不稳定度增加,促使风速进一步增大。在冷空气控制时,上层强西北气流与垂直速度、垂直风切变和不稳定性共同作用促使高层风速向下传播,有利于低层西北风增强。
- 徐玥付洪泰王永超陈刚于震宇
- 关键词:复杂地形稳定度
- 黑龙江省暴雨预报失误分析
- 2020年
- 2016年7月23-24日,黑龙江省出现了一次大到暴雨天气。主要降水区预报较实况偏西,对暴雨西部报空,东部漏报。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再分析资料,分析预报过程并讨论失误原因:预报区域没有出现较大降水主要是触发和抬升条件不利,因此虽然大气层结条件较好,低层水汽和能量条件均较好,但仍然没有出现强降水;而偏东地区在24日地面上有中尺度辐合线,与该地大气不稳定层结条件和较好水汽辐合、较高对流有效位能相配合,产生了暴雨。
- 王承伟徐玥孟莹莹齐铎王深义孙琪
- 关键词:暴雨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中尺度辐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