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策
- 作品数:3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 地方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红”中生“忧”——以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为例被引量:2
- 2007年
- 近两年来肇始于南京的民生新闻成为地方台新闻改革“边缘突破”的有效途径。2005年扬州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式开播的新闻节目《今日生活》,在扬州地区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红遍扬州大街小巷。本文试图从《今日生活》走红的原因,节目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濒临激烈竞争的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 张成军徐文策
- 关键词:新闻
- 外表·内容·理念——党报改版三面观被引量:2
- 2009年
- 革新外表对党报"招客"有即瞬效应,通过改版创新报道内容尚可"留客",若要不断"增客",就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报理念真正地付诸实施。从党报实践来看,改版应在"外表"、"内容"、"理念"三面并进。
- 徐文策
- 关键词:改版党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报理念
- 差异:《扬州时报》起步之路
- 2007年
- 创刊于2006年元旦的《扬州时报》推出“租报”举措,在相对平静的扬州报业市场中吹起了一层层涟漪。一时间“租报”看报成为广大市民街头巷尾的话题。“租报”无需支付任何押金,读者只需付低廉的租金便可。《扬州时报》有两种不同的租报形式,一是租阅完全版的时报,每月4元,全年40元;一是租阅其每个周四的《赢周刊》,每月一元,全年10元,并通过“小红帽”发行网络按时投递和回收,不给读者增加麻烦。这种新颖的发行模式在扬州是首创,在中外报刊史上也属罕见。通过数月“差异”的“入市”实践,《扬州时报》发行量节节攀升,现在直逼5万份,广告收入也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 徐文策
- 关键词:报业市场发行网络广告收入报刊史
- 网络协商与公共决策——以“单独二胎”决策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公共决策过去是政治精英的事,公共协商渠道不是很畅通。独生子女作为计划生育的国策实施已有30多年了,传统媒体对这一国策的宣传向来是四平八稳,不容协商。本文从表达自由、公开透明、平等互动、公共理性张扬等几个层面阐释了网络搭建"人口政策"公共协商的新平台,并在发布权威信息,为公共决策消除盲点,搭建网络协商平台,凝聚决策共识,完善网络协商机制等论述网络协商是公共决策科学民主的路径选择。
- 徐文策
- 关键词:公共决策传统媒体计划生育
- 社会转型与媒介失范被引量:1
- 2007年
-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说:“整个社会的变革,特别是新生活方式的出现之所以成为可能,不但因为人的感觉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因为社会结构本身也有所改变。”目前我周正处于这样的“变革”时期,面临着一个世纪以来最深刻的社会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旧的规范失效或有待整合,新的规范“缺位”,从而“失范”便成了媒介难以根治的顽症。
- 徐文策
- 关键词:社会转型媒介社会学家社会结构
- 新闻“教改”,从西方新闻教育中汲取营养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通过对务实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投入、师源多元化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中国新闻“教改”的出路之一在于对西方新闻教育中营养的汲取。
- 徐文策
-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投入
- 提高地市党报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的思考
- 2007年
- 本文从报道的事实要真正具有新闻价值、地市党报对新闻作品的包装、真正关注读者需要等方面对地市党报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提高新闻报道受关注度进行了论述。
- 徐文策
- 关键词:地市党报新闻报道
- 警惕新农村报道的某些倾向被引量:3
- 2006年
- 徐文策
- 关键词:小康示范村《焦点访谈》传媒报道文化设施地方媒体
- 党报如何兼顾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
- 2008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各级党报逐渐走向市场,参与媒介市场竞争。作为市场主体,党报必须按市场的要求运作;而作为新闻媒介的党报,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因此.在党报新闻改革中,应该统筹兼顾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不可顾此失彼。一、在党报新闻改革中运用市场规律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市场规律对党报也有着毋庸置疑的制约作用。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后。亲历了这种深刻变化的党报.切实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在新闻改革中。
- 徐文策冯锐刘万琴赵倩倩
- 关键词:新闻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报新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新闻媒介
- 地市报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我见
- 2000年
- 徐文策
- 关键词:地方报纸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