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娜

作品数:18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传染
  • 8篇传染病
  • 5篇染病
  • 3篇漏报
  • 3篇法定传染
  • 3篇法定传染病
  • 2篇疫情
  • 2篇传染病漏报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猩红热
  • 1篇疫情报告
  • 1篇疫情报告管理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数据收集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作用
  • 1篇网络直报

机构

  • 10篇天津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刘长娜
  • 10篇徐娜
  • 5篇夏卫东
  • 5篇霍飞
  • 4篇许婕
  • 3篇陈虹
  • 3篇盛艳霞
  • 2篇刘军
  • 1篇韩冬
  • 1篇黄家忠

传媒

  • 4篇疾病监测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信息技术与标...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工作现状,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各区(县)医疗机构2013年1—9月门诊、住院病历,二、三级医疗机构抽查门诊病例20例和住院病例5例,一级医院抽查门诊病例10例。核对抽查病例所在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例登记、传染病卡片、网络直报系统电子卡片三者之间信息,计算传染病漏报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结果调查传染病690例,总漏报率2.17%,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2.33%和1.97%(χ2=0.10,P=0.75)。及时报告率99.11%,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98.67%,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75.56%,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93.93%。结论天津市2013年传染病总漏报率较低,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情况差别较大,报告质量有待提高,需加强督导和培训力度,完善电子病历的应用,从而减少漏报病历,提高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陈虹夏卫东许婕刘长娜徐娜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天津市2011年居民传染病漏报及就医习惯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及就医习惯。方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近期传染病发病就诊情况。结果共调查居民19 320人,查出传染病8种26例,总漏报率为11.5%。其中未查出甲类传染病,乙类、丙类和其他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9.1%、0.0%、50.0%。结论天津市居民法定传染病总体漏报率较低,今后应继续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绩。
徐娜霍飞刘长娜许婕夏卫东
关键词:传染病数据收集发病率
灰色模型在预测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预测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灰色模型,为天津市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4—2009年天津市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建立GM(1,1)预测模型,进行模型评价,并对未来几年进行趋势预测。结果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GM(1,1)模型为:Yt+1=-1 532.39e-0.1125t+1 681.68,拟合精度合格。结论模型能够用于预测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短期趋势,未来3年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将呈缓慢下降趋势。
盛艳霞徐娜霍飞刘长娜
关键词:GM(1,1)肠道传染病
某市传染病信息系统全视角安全设计与标准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遵循“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基于“预警、防护、监测、响应”的安全闭环,保障天津市传染病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做到“一人一证”,实现传染病信息管理全流程的实时追踪和责任追踪,健全和完善市、区两级疾控网络安全的应急机制和管理机制,有效防范本市疾控信息系统发生安全事件,同时也为医疗卫生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安全建设实践。
闫俊飞韩冬黄家忠刘长娜徐娜刘军
关键词:安全设计
2004—2012年天津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掌握天津市2004—2012年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规范传染病报告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天津市2004—2012年间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开展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调查数据,分析医疗机构漏报率相关指标,并运用SPSS 11.5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天津市在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中,共查出传染病18 153例,漏报1214例,总漏报率为6.69%;漏报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73,P=0.000)。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乙类传染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4,P=0.000)。根据不同的管理时期,分为2004—2008、2009—2012年两个时段,一、二和三级医疗机构的漏报率在这两个时段中,漏报率均有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医疗机构级别越高,漏报率下降的越明显(MantelHaenszel:χ2=562.13,P=0.000)。结论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大对各级医疗单位的传染病专项督导检查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报告疫情的自觉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漏报率,提高传染病报告水平。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由于近年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传染病报告水平的影响有所不同。
霍飞许婕夏卫东刘长娜徐娜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漏报
传染病季节流行现象在预测天津市猩红热疫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运用季节流行现象(Z-D现象)应用的理论对天津市猩红热疫情进行预测,为控制猩红热暴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天津市1970—2010年猩红热历史疫情资料,建立猩红热时间序列,进行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与前兆升降比的相关分析,运用构建的外推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对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和流行年前兆升降比的相关分析,得出两者呈负相关(r=-0.465,P<0.01)。回顾性符合率达77.14%,外推性预测符合率为75.00%,显示预测效果较好。结论猩红热的时间序列存在Z-D现象,依据本流行年猩红热的疫情资料,对下一流行年的疫情发生情况作出预测。
刘长娜徐娜霍飞盛艳霞
关键词:猩红热
基于改良TOPSIS法的天津市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2018年天津市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改良的TOPSIS法,综合机构网络运行情况、传染病报告率、卡片报告及时性、卡片审核及时性、卡片重复报告、患者身份信息填写情况等指标对天津市各区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利用改良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报告质量居前3位的区分别为河东、西青、红桥区,居后3位的区分别为河西、东丽、静海区。综合评价结果很好地区分了各地区报告质量的优劣,排序结果反映了实际报告质量的高低。结论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报告质量和医疗机构现场调查报告质量的指标,全面、科学地评价各地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的优劣,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为全国和其他省市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徐娜刘长娜夏卫东陈虹刘军
关键词:传染病
2014年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现况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发现各级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工作中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该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天津市16个区县(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分别抽取)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8家,一级医疗机构36家开展调查。结果共抽查传染病634例,传染病报告卡605张。医疗机构传染病平均报告率为95.4%(95%CI:93.7%-97.0%),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诊病例与住院病例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级医疗机构的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高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结论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有漏报现象,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亟待提高。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和培训工作,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视程度,优化电子病历系统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工作流程。
刘长娜夏卫东徐娜许婕陈虹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二甲双胍是一种半合成的双胍类降糖药。自1957年问世以来,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2005年Evans等[1]首次提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
徐娜刘长娜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肿瘤
ARIMA模型在梅毒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构建天津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ARIMA模型,为梅毒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天津市1996-2008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拟合构建最佳ARIMA模型。利用2009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天津市2010年月梅毒发病率进行预测,构建梅毒月发病率预测最佳模型,为今后梅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拟合ARIMA(2,1,0),(0,1,1)模型为天津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最佳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 AR IMA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梅毒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徐娜霍飞刘长娜盛艳霞
关键词:ARIMA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