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 作品数:88 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东芝Aqilion One 640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Vitrea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8...
- 徐建林陈书达周兵金晓楼林赵元元袁建华徐健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血管成像
- 文献传递
- 起搏器置入患者640层与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和伪影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比较起搏器置入患者行640层容积CT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伪影,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和适用性。方法 24例拟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起搏器置入病例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分为A组(640层CT组)与B组(64层CT组)两组,请两位有经验的评价者双盲评价冠脉15个节段的图像质量以及各种伪影对冠脉节段的影响,同时记录辐射剂量和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身高、体重等一般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差异。尽管A组的心率显著高于B组(A组的心率:71±16次/分;B组的心率:61±4次/分;P<0.001),但A组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B组(A组的ED:13.8±1.53 mSv;B组的ED:9.14±5.65 mSv;P<0.001)。在起搏器置入患者冠状动脉图像可诊断率(1级+2级)的比较上,A组与B组间有统计差异(A组:99.06%,B组:93.27%,连续校正χ2=6.572,P<0.05)。影响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伪影有运动伪影、阶梯伪影、金属伪影、数据缺失等,各种伪影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连续校正χ2=5.009,P<0.05)。其中,A组的冠状动脉图像伪影以不影响诊断的轻度伪影为主,占94.3%,中重度伪影节段仅占伪影节段总数的5.78%,而B组的冠状动脉中重度伪影节段占伪影总数的31.8%。结论起搏器置入患者行CT冠状动脉造影时,640层容积CT与64层螺旋CT均能提供优秀的图像质量,但640层容积CT以较高的图像可诊断率和较轻的伪影干扰而比64层螺旋CT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适用性。
- 王振丁忠祥王博业狄幸波袁建华徐健陈军法钟建国
- 关键词:起搏器冠状动脉造影伪影
- 320排CT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陈福华徐健王振
- 320排CT不同心率下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的研究
- 目的分析320排CT不同心率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113例行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患者。应用东芝320排容积CT配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获得CT冠状动脉影像资料。...
- 徐健袁建华陈军法曾云建赵潮王振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管腔狭窄
- 文献传递
- 640层CT窄窗技术对高心率患者冠脉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扫描技术对高心率患者运用窄窗扫描后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判断是否有效降低曝光剂量。方法选心率大于80bpm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自动设置的宽窗扫描,曝光时间窗预...
- 舒震宇王振丁忠祥徐健林毅钟建国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文献传递
- CT灌注成像参数对胃腺癌恶化程度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参数与胃腺癌患者恶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胃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将38例低分化腺癌纳入低分化腺癌组,30例高分化腺癌纳入高分化腺癌组,并选择同期40例非胃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双源CT进行灌注扫描,获得时间最大密度投影、平均图像、血容量、血流量、patlak血管通透性、patlak血容量、patlak R平方图、patlak残差图等灌注参数,并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与胃腺癌患者恶化程度的关系。结果三组间的时间最大密度投影、血容量、平均图像、血流量、patlak血管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66、5.44、6.05、5.88、6.22,P均<0.05)。高分化腺癌组患者的时间最大密度投影、血容量、平均图像、血流量、patlak血管通透性均高于低分化腺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5、2.23、2.36、2.12、2.13;2.25、2.37、2.65、2.30、2.24,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均图像、血容量、血流量三项指数与胃腺癌的恶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0.84、0.83、0.91,P均<0.05),时间最大密度投影和patlak血管通透性两项指数与胃腺癌的恶化程度不相关(r分别=0.21、0.25,P均>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参数时间平均图像、血容量、血流量等指标能够有效评估胃腺癌患者的恶化程度。
- 龚建兵徐健
- 关键词:胃腺癌CT灌注成像
- 多级图像对比度放大技术在膝关节摄影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评价膝关节摄影中多级图像对比度放大技术(MUSICA)参数设定的成像效果,为实际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膝关节侧位软拷贝图像70例,以骨皮质、骨小梁、肌间隙、髌上囊、皮下脂肪为比对目标,由三位观察者对其显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USICA处于较小值(0~2)时,适合于软组织显示,但图像锐利度欠缺;处于较高值时(4~6)适合于观察骨皮质、小梁等细节信息,但较多地出现伪影,共25例;处于2~4时整体影像对比度适中,如实反映人体密度结构。结论:作图像处理时应将MUSICA为2~4设定为常规,实际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该处理方法,但应根据具体要求适当调整MUSICA参数值。
- 徐健丁忠祥张玉江陶越强狄幸波
- 关键词:膝关节计算机X线摄影伪影后处理
- 心功能不全患者640层CT冠脉成像不同触发技术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II-IV级)患者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比较不同触发技术对升主动脉根部强化程度、对比剂用量及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640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的4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先行小剂量测试,获得达峰时间(T1),再行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扫描,获得手动触发时间(T2),比较两者时间的差异。根据心功能等级,将49例病例分为S组(心功能II级)和N组(心功能III-IV),比较两组T1、T2及升主动脉根部的CT值的差异。所有数据经整理后,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T1为(25.9±6.0)s,T2为(26.2±5.6)s,经配对t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组间的T1时间、T2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触发时间差值T(T=T1-T2)无统计学意义。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所使用的对比剂用量(47.7±6.2)ml,较联合应用小剂量测试所用的对比剂总量(67.3±7.0)ml,有显著的减少(P<0.005),并且辐射剂量减少33%~86%。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循环时间平均为26 s左右,小剂量测试扫描技术和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均能很好的选择触发时机,尤其后者更具有减少对比剂用量的优势。
- 郑小丽郑建兵王振丁忠祥徐健胡静莹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心功能不全扫描延迟时间
- 基于CT血管造影分析腔内血栓形态学特征对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腔内血栓形态学特征对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建立破裂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78例行胸腹或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的AAA患者,根据AAA是否破裂将患者分为完整组52例和破裂组26例。比较两组瘤体最大直径、血栓长度、血栓最大厚度和血栓体积。建立以最大直径为自变量的常规模型以及最大直径和血栓形态学特征为自变量的新模型,并以破裂风险分类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两种模型效能评估。结果破裂组瘤体最大直径、血栓长度、厚度和体积均高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大直径(OR=2.722,95%CI:1.024~7.237)和血栓最大厚度(OR=1.820,95%CI:1.105~2.997)是AAA破裂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变量常规模型和多变量新模型的破裂风险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3.10%和80.30%,AUC分别为0.725和0.778。结论最大直径和腔内血栓均是AAA破裂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血栓形态学特征的多变量新模型有助于AAA破裂风险的个体化评估。
- 王相权王相权何小龙肖华伟肖华伟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血栓
- 基于Mimics可视化三维建模对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Mimics的可视化三维建模用于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7例颅内脑膜瘤患者。使用头颅动态容积扫描模式,根据不同的后处理平台,将影像数据分为工作站组和Mimics组;按照所使用的时相数据不同,将每个后处理组分为A和B两个亚组。以肿瘤体积、肿瘤与毗邻颅骨和周围血管的关系作为评估内容,比较工作站组和Mimics组,亚组A和亚组B的影像评估结果。结果工作站组和Mimics组评估肿瘤体积分别为(28199.15±2873.67)mm^(3)、(28870.09±3154.96)m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站组和Mimics组评估肿瘤与周围血管关系的手术符合率为92.86%(52/56)和94.64%(5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站A组和B组的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4.64%(53/56)和89.29%(50/56),Mimics A组和B组分别为96.43%(54/56)和87.50%(49/5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站组和Mimics组评估肿瘤与颅骨关系的手术符合率为87.23%(41/47)和82.98%(39/4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站A组和B组的手术符合率分别为87.23%(41/47)和91.49%(43/47),Mimics A组和B组分别为78.72%(37/47)和87.23%(4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imics的可视化三维建模能较好显示脑膜瘤实体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具有临床适用性。
- 徐健肖华伟王相权何小龙
- 关键词:头颅脑膜瘤MIMIC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