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对中风患者红细胞SOD、CAT酶活性和血清蛋白内源荧光的影响被引量:23
- 1997年
- 运用针刺手足阳明经为主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观察了针刺前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SOD及血清蛋白内源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使红细胞SOD、CAT酶活性提高(P<0.05,P<0.01),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使血清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P<0.01),并使荧光峰值波长的蓝移得到纠正。
- 张素芬叶向荣单秋华张维福崔岩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质类
- 活血化瘀法配伍对心脑血管病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活血化瘀法配伍对心脑血管病血脂的影响叶向荣1王翠萍2张素芬1王祥礼2孙素平2苏文革21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活血化瘀法血脂疗效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已获得较好疗效,其作用机理也得到初步阐明,若欲进...
- 叶向荣王翠萍张素芬王祥礼王祥礼孙素平
- 关键词:活血祛瘀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配伍
- 一种防癌抗衰保健食品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 一种防癌抗衰保健食品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属于一保健食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多种天然动植物和矿物质组成的保健食品,主要有动物肝脏、海产动物、食用菌类、调味品加入矿化水组成,具有健身、防病、防癌、抗衰老的作用。
- 张素芬徐以经吴富东叶向荣李建华
- 文献传递
- 益气活血与理气活血对血瘀证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丙二醛和血浆血栓素及6-酮-前列腺素的影响被引量:9
- 1997年
- 利用“怒伤肝致血瘀”的大鼠血瘀证动物模型,比较了益气活血与理气活血法对血瘀证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丙二醛和血浆中游离的5-羟色胺及血浆中血栓素和6-酮-前列腺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降低、血浆5-羟色胺升高、血小板丙二醛升高,血栓素升高,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比值升高。益气活血与理气活血两种治疗方法比较,除两者均有明显抗氧化作用外,理气活血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叶向荣张素芬
- 关键词:益气活血理气活血血瘀证血小板血栓素
- 益气活血方对血清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影响
- 1997年
- 通过测定组织蛋白荧光光谱特征,可判断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变化。研究观察到人和小白鼠血浆(血清)及脑、肝组织蛋白质在激发光波长为290nm时的相对荧光强度数值和脂质过氧化物的量随增龄而增加;在激发光波长为345nm时,随增龄而出现荧光峰值波长左移。益气活血方能使组织蛋白相对荧光强度数值减小(P<0.02),并能纠正峰值波长的左移(P<0.02)。
- 张素芬叶向荣
- 关键词:益气活血蛋白质分子构象荧光光谱血瘀证
- 不同针灸方法对小鼠实体瘤(H-(22))抑制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 1999年
- 王学新张丹叶向荣张素芬
- 关键词:针灸实体瘤抑瘤率血液流变学
- 益气活血化痰方对大鼠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方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机理。方法: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性(T-SOD)、血栓素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 F_(1α)(6-keto-PGF_(1α))、血浆内皮素(ET)、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心肌心钠素(ANF)和 ATP 酶。结果:心肌缺血大鼠血浆 T-SOD 活性降低、TXB_2、ET 增加,6-keto-PGF_(1α)、CGRP 减少,TXB_2/6-keto-PGF_(1α)与 ET/CGRP 比值增加,心肌 ANF 减少、ATP 酶活性降低。用本方治疗可纠正上述变化。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是通过提高 SOD、ATP 酶活性和纠正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而保护缺血心肌的。
- 叶向荣张素芬辛双生
- 关键词:益气活血化痰方心肌缺血ATP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鼻疾电疗器
- 一种鼻疾电疗器,属于医疗器械,它提供了治疗鼻疾的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疗效好的微型治疗器具。它由鼻内部分的弹头式外壳、电池、电极A、导线、药道、注药孔和鼻外部分的电极B与导线组成,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鼻...
- 王陈应张素芬叶向荣郭孝月辛双生
- 文献传递
- 穴位热疗器
- 一种穴位热疗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有一袖珍外壳,内装有直流电源,接一由可调电位器控制的调制线路,通过一较长的软线联接一电热板,后者的外面装有一层防腐绝缘膜。此电热板可放置于人体的任何一个“经穴”,通过加热和施以药物对机...
- 张素芬郭孝月叶向荣王陈应辛双生
- 文献传递
- 艾灸神阙穴抗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2
- 2000年
- 以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艾灸神阙穴的抗癌作用。结果表明间日灸的效果比每日灸的效果明显。可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降低血清唾液酸量(P<0.05),肿瘤结节数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接种的侧液窝淋巴结和肾门淋巴结重量也明显减小(P<0.05),且艾灸组腋窝淋巴结癌细胞的侵犯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减轻。这说明艾灸神阙穴有抗癌细胞淋巴道转移的作用,其机制之一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使血清唾液酸的减少。
- 叶向荣张素芬张丹郑广娟赵飞
- 关键词:艾灸神阙穴癌细胞转移肝肿瘤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