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琳

作品数:69 被引量:1,06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农业
  • 9篇耕地
  • 5篇土壤
  • 4篇粮食安全
  • 3篇都市型
  • 3篇都市型现代农...
  • 3篇养分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3篇西瓜
  • 3篇现代农业
  • 3篇县域
  • 3篇乡村
  • 3篇竞争力
  • 3篇产业链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疫情
  • 2篇硬脂
  • 2篇硬脂酸
  • 2篇硬脂酸镁

机构

  • 29篇中国农业大学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枣庄学院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市国土资...
  • 1篇国土资源部信...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 1篇河北省社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国家科技基础...
  • 1篇农业农村部规...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64篇张琳
  • 11篇卢凤君
  • 11篇张凤荣
  • 9篇毛世平
  • 6篇杨艳涛
  • 5篇王国刚
  • 4篇姜广辉
  • 4篇严良政
  • 3篇宋莉莉
  • 3篇吴敬学
  • 3篇盛积贵
  • 3篇孔祥斌
  • 3篇张晋科
  • 3篇王晓君
  • 3篇刘晴
  • 3篇谢玲红
  • 3篇冯开文
  • 3篇李晓梅
  • 2篇张敏
  • 2篇吴孔明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猪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经济纵横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统计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与经济效益研究--以河北省定兴县为例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成为衡量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重...
张琳
关键词:影响因素
2010-2020年中国甜瓜生产成本的县域定点观测数据集被引量:1
2021年
依托20个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连续年度监测,形成了2010–2020年中国甜瓜生产成本的县域定点观测数据集。通过试验站点的长期调研,反映出我国甜瓜产业生产成本的年度变化特征。本数据集包括农户西瓜播种面积、产量、收入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等32项内容,可与其他微观调研数据进行综合集成,为科学研究全国或区域甜瓜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李琼华张琳闫燊毛世平
关键词:甜瓜县域数据集
2010-2020年中国西瓜生产成本的县域定点观测数据集被引量:4
2021年
依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连续年度监测,形成了2010–2020年中国西瓜生产成本的县域定点观测数据集。通过试验站点的长期调研,反映出我国西瓜产业生产成本的年度变化特征。本数据集包括农户西瓜播种面积、产量、收入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等32项内容,可与其他微观调研数据进行综合集成,服务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政策,尤其在西瓜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支持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
张琳闫燊李琼华毛世平
关键词:西瓜县域数据集
中国大麦供给需求研究
大麦是一种生产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其适应性强、分布区域广,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栽培。二十世纪初中国大麦的栽培面积据世界首位,建国后在农作物的相互竞争中生产面积逐渐下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啤酒...
张琳
关键词:大麦
文献传递
提升我国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考被引量:7
2006年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生鲜猪肉供应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升级。该文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生鲜猪肉的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生鲜猪肉品牌竞争力形成需要以质量稳定可靠、数量动态均衡和规模化供给作为基本前提条件,提出了促进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形成这三个条件的策略建议,为生鲜猪肉供应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卢凤君刘莉张琳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揭示耕地利用集约度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了自然条件相似而经济水平不同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两个研究区,计算了其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耕地利用集约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兴区,其耕地利用集约度要高于曲周县。此外,从近20年的数据分析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利用集约度先是快速上升,而后上升速度减缓,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不同种植制度之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越来越大,出现集约度两极分化的现象。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构建了一个曲线模型来总结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结论】经济发展显著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
张琳张凤荣吕贻忠安萍莉严良政
关键词:耕地集约度
一种降三高的二月兰花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降三高的二月兰花茶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根据二月兰花的特点及成分,选择合适的工艺将二月兰制成茶叶,该方法原料丰富、操作简单、养分流失少;成品,绿色环保、零添加;...
盛积贵李晓梅张琳冯晓慧吕慧
文献传递
通货膨胀和货币从紧政策对2008年我国养猪业的影响
2008年
本文基于对我国生猪养殖业主要发展特征、规律和趋势的认识,深入分析了通货膨胀和货币从紧政策对2007—2008年我国生猪养殖业产生影响的范围、深度和趋势,最后从增加生猪产品有效供给、抑制生猪产品价格上升、减少货币从紧政策对生猪养殖业发展不利影响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卢凤君彭涛张琳刘晴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从紧政策生猪养殖业
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被引量:43
2007年
1996年,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控制耕地快速减少的考虑,我国实行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政策出台后,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依然会继续占用耕地,而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那么未来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景将会如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9年来各省(市、自治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情况及其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状况,预测了未来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趋势。结果表明:①我国各地区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差异悬殊,并且同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年均占用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两者相差近百倍;②采用3种模型对各省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进行趋势外推得到:2010年,浙江省将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15年,北京、上海、贵州和云南几省市也将无法现耕地占补平衡;③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建设占用耕地的平均速度测算,即使不计成本与效益开发所有勉强可以耕种的土地,要维持占补平衡,可开发耕地资源潜力最多只能维持39年。而且将有一半的省市10年内就会将所有可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全部开发完毕。
张琳张凤荣薛永森严良政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
大食物观下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挑战、潜力与可持续路径
2025年
进入新时代,我国食物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不断优化,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了基础和动力,但仍面临自然资源多重约束、食物供需结构错配以及国际环境风险挑战,急需挖掘主要食物的可持续生产潜力,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运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测算2030年和2035年主要食物增产潜力发现,从增量结构上看,粮食、蔬菜、水产品和奶类的增量较大;从增产潜力上看,油菜籽、糖、禽肉和奶类的增产潜力较大。未来需要以绿色生态为原则,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手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食物流通体系,转变居民膳食消费观念,健全食物供给体制机制,有效提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可持续性。同时,因地制宜优化食物供给结构和布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科技支撑平台,建立营养导向型消费体系,促进食物生产与贸易协调发展。
张琳张瑞涛杨艳涛
关键词:消费结构升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