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熙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被引量:5
- 1998年
- 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张熙惟市镇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市镇经济的兴隆标志着广大农村的商品经济和城乡商品市场一定程度的扩展。深入研究市镇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对认识中国古代的商品市场经济、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探讨区域经济...
- 张熙惟
- 关键词:市镇经济宋元时期《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时期交通干线
- 深入挖掘东平文化内涵 着力塑造文化东平形象——简论东平文化产业强县建设
- 2015年
- 早在2011年发布实施的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县域产业发展思路,强调要“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并明确提出“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文化产业建设总体目标。总结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国县域产业发展将主要历经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以经济强县、旅游强县为主的阶段。
- 张熙惟
-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内涵经济社会发展
- 宋代休假之制与节假文化被引量:1
- 2018年
- 宋代休假之制继承前代典制,革故鼎新,顺势而为,建立起制度化的节假体系,惠及社会诸群体。节假之制极大促进了消费经济的活跃,发展为繁荣昌盛的假日经济,催生绚丽多彩的节序文学,形成璀璨夺目的节假文化。
- 张熙惟
- 关键词:宋代假日文化
- 中国传统伦理义务法律化探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在传统礼治思想统摄下,伦理义务法律化是我国古代义务立法的显著特征。礼治作为立法的基本指导原则,具有差别性、规范性和理想性特征,是伦理义务法律化的逻辑前提和理论根基。伦理义务法律化主要表现为君臣义务、亲属义务和邻里义务,其中亲属义务又包括婚姻义务、财产义务、容隐义务和孝顺义务等。伦理义务法律化使具有理想性的礼治思想丧失了独立品格和批判力量,在实践中也消弭了道德自律和自我反省,压抑了人性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张芃张熙惟
- 关键词:礼治法律化
- 宋代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被引量:5
- 1996年
- 宋代商业性农业、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的增大,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越来越商品化,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的繁荣昌盛,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的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其经营主体已扩展至官吏、皇室、士人、僧尼、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城镇市民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其营运方式则呈现长短途贩运、产销一体、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等多种类型,经营资本的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 张熙惟
- 关键词:商业资本商业性农业商人资本历史地位
- 宋代家训中的官德教育被引量:1
- 2019年
-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繁荣期,家训教育独有千秋,家训文献卷帙浩繁。寓于家训中的官德教育以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忠孝立身、倾心报效,廉洁奉公、勤政为要为基本内涵,流风遗韵,泽被后世。
- 张熙惟
- 关键词:宋代家训官德
- 宋代官员兼职面面观被引量:1
- 2018年
- 官员兼职在宋代尤为突出,这既源于其政治制度之设计,又是强化专制集权之考量,也是治国理政之所需。宋代官员兼职既有制度性兼职,也有非制度性兼职;既有中央各部门的兼职,也有地方各机构的兼职;等等。利弊得失,足为龟鉴。
- 张熙惟
- 关键词:宋代官制兼职
- 《三事忠告》何以为居官必读
- 2025年
-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底蕴深厚的官箴文化。古代官箴记载了优秀官吏的从政经验与为官之道,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为帮助读者以史为鉴,本刊新设“鉴今资政”栏目,近期将陆续推出古代官箴解读文章。本期刊发文章介绍元代张养浩《三事忠告》,供读者参考。
- 张熙惟
- 关键词:张养浩
- 管理赋能,双效并重——东平佛教文化资源的“两创”实践
- 2024年
- 且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实地考察,审视该资源的地域特点与利用上存在的不足,在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文章梳理了东平佛教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在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基本遵循和具体对策建议两个层面提出解决之道。当地应在坚持政府主导、审慎开发、保护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东平佛教文化资源顶层设计,围绕核心要素,为佛教文化资源赋能,整合资源,创新开发佛教文化产品体系,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新思路,从而实现东平佛教文化资源展现形式、产品形态及宣传推广的创新。
- 刘玉平张熙惟
-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传承
- 宋代商人的社会责任观
- 2018年
- 基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人群体不断壮大,社会地位日渐提高,自觉自我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宋代商人秉持并践行义利并重、诚信经营等商业道德,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关怀社会的传统美德,表现出心怀天下的气度与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信念,彰显其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反映其社会责任观的奠立及影响。
- 张熙惟
- 关键词:宋代商人社会地位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