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艳
作品数:
2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余珺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阎静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郭兴强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谢光辉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陶光灿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氮磷钾
2篇
养分
2篇
养分吸收
2篇
土壤
2篇
小麦
2篇
磷钾
2篇
旱稻
1篇
氮磷钾吸收
1篇
熟制
1篇
土壤氮
1篇
土壤氮磷
1篇
土壤氮磷钾
1篇
土壤养分
1篇
利用效率
1篇
两熟制
1篇
磷肥
1篇
钾吸收
机构
2篇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2篇
张洪艳
1篇
陶光灿
1篇
谢光辉
1篇
郭兴强
1篇
阎静
1篇
余珺
传媒
1篇
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2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淮河平原旱稻-小麦两熟种植氮磷钾吸收及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以旱稻品种“旱稻502”和小麦品种“豫麦18”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比较了土壤对旱稻-小麦两熟栽培系统氮磷钾供应、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肥料需求规律。结果如下: 1、旱稻和小麦的茎高、收获期地上...
张洪艳
关键词:
旱稻
小麦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
磷肥
文献传递
淮河平原旱稻-小麦两熟制的土壤氮磷钾供应、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肥料需求
被引量:5
2007年
在淮河平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旱稻-小麦两熟种植系统土壤氮、磷、钾供应状况、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肥料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对肥料的依赖性以及对磷和钾素的敏感程度高于旱稻。旱稻-小麦两熟种植系统一个周期内的土壤氮素供应量为12.5g/m^2、磷素为3.3g/m^2和钾素为22.7g/m^2。土壤对第一季旱稻和小麦的氮、磷和钾素供应能力均显著高于第二季,表明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施肥的影响。旱稻氮、磷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3.4%、3.0%和-8、5%,小麦分别为69.3%、13,4%和36.9%。每生产1t旱稻籽粒需氮素14.9~33.7kg、磷素2、9~5.9kg和钾素17.9~38.1kg;每生产1t小麦籽粒需氮素15.9~28.3kg、磷素3.1~4.2k和钾素15.9~21.6kg。在淮河平原,两季旱稻施氮、磷、钾(NPK)比不施氮(PK)处理分别显著增产18.4%、25、8%;两季小麦NPK比PK处理分别显著增产54.1%、158.7%,两季旱稻、小麦NPK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PK处理,表明氮素是限制淮河平原旱稻-小麦两熟制旱稻和小麦产量的主要肥料因素。
张洪艳
陶光灿
余珺
阎静
郭兴强
谢光辉
关键词:
旱稻
小麦
养分吸收
利用效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