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荣
- 作品数:29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研究
- 张春荣
- 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系统的建构被引量:2
- 2008年
-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人文关怀系统由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教育者和教育情境三个要素构成,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凸显育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人文关怀意识和关怀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创设人文关怀的教育情境。
- 张春荣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 人文关怀: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被引量:11
- 2007年
- 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为什么要强调彰显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彰显人文关怀,本文认为:"人"的地位突显是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人文关怀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渴望;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深化程度、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和自觉实践程度、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和教师对学生是否怀有爱四个方面直接影响着人文关怀的彰显程度。
- 张春荣田瑞兰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人文关怀
- 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
- 2007年
- 创新是当今世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1、更新;2、创造新的东西;3、改变。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过的东西叫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既非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的照搬,亦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制,也不是二者之间简单的相加或凑合,而是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这种结合或者说融合不能简单地完成,需要创新。不仅要有理论创新,而且要有实践创新。只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不完结,这种创新活动就不会完结。
- 田瑞兰张春荣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 近十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2年
- 探讨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概况,以期有益于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沈素敏张春荣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理念教育创新
- 试论邓小平的利益观
- 2001年
- 邓小平的利益思想充满辩证法,既坚持革命功利主义,又追求社会公正原则,体现了社会功利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的统一。对这种利益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利益格局新变化而产生的利益矛盾的解决有所裨益。
- 张春荣田瑞兰
- 关键词:利益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两个和解”的系统阐发被引量:1
- 2011年
- "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过程,论证了通过自由联合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和解"的真正实现。
- 李维意张春荣
- 关键词:交往
- 高校“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被引量:14
- 2010年
- "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符合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模式。"滴灌"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可以引申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系统和教育方法。高校实施"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集约资源,实现"滴灌"教育的全员化;拓展空间,实现"滴灌"教育的立体化;完善机制,实现"滴灌"教育的规范化;持久渗透,实现"滴灌"教育的内涵化。
- 李维意张春荣
- 关键词:高校滴灌全员化
- 浅谈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探索及贡献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曾历经百般磨难与重重阻碍,而邓中夏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奉者与传播者,在我党建党前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钻研,并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 张春荣杨金华
- 关键词:邓中夏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 泄愤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预防和处置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需要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研究。泄愤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本文分析了该类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建议。
- 陈泽明张春荣田瑞兰
-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