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宇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衰变
  • 3篇量子
  • 2篇中子
  • 2篇量子色动力学
  • 2篇介子
  • 2篇教学
  • 2篇共振态
  • 2篇厚型
  • 2篇标量
  • 2篇标量介子
  • 2篇Π
  • 1篇电磁
  • 1篇读出
  • 1篇对撞
  • 1篇对撞机
  • 1篇多粒子
  • 1篇多粒子体系
  • 1篇多项式
  • 1篇信号
  • 1篇信号研究

机构

  • 1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13篇张振宇
  • 7篇周详
  • 2篇揭泉林
  • 2篇陈石
  • 2篇刘宏邦
  • 2篇刘觉平
  • 2篇刘倩
  • 2篇周国全
  • 2篇王文欢
  • 2篇黄文谦
  • 2篇朱海文
  • 1篇杨建成
  • 1篇平加伦
  • 1篇曹须
  • 1篇冒立军
  • 1篇张肇西
  • 1篇郑阳恒
  • 1篇陈旭荣
  • 1篇周剑
  • 1篇曹国富

传媒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湖北省物理学...
  • 1篇物理实验
  • 1篇核技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宇宙射线探测教学仪器
宇宙射线是研究亚原子核物理及宇宙学的基本手段,它具有能量高、能谱分布广及免费等特点,其能量的多样化显示宇宙线有着广泛的来源.本文介绍一种宇宙射线探测装置,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宇宙射线的性质和特点,直观观测宇宙射线信号,学习...
张振宇周详
宇宙射线探测
2017年
1主要内容宇宙射线与基本粒子的性质及相互作用反映宇宙的本质,因此宇宙射线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和不懈探索的问题之一.宇宙射线探测是由武汉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于2012年在综合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的新的本科教学内容.
张振宇周详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能力物理专业核电子学
0++标胶球及γγ*→π0,ργ*→π0跃迁形状因子的求和规则研究
张振宇
关键词:瞬子胶球关联函数
电磁Dalitz衰变K^(*)(892)→Kl^(+)l^(-)的研究
2022年
研究了电磁Dalitz衰变K^(*)(892)→Kl^(+)l^(-)(l=e,μ),通过矢量介子主导(vector meson dominance,VMD)模型的跃迁形状因子(transition form factor,TFF)计算了K^(*)(892)→Kl^(+)l^(-)对K^(*)(892)→Kγ的相对衰变分支比,给出了双轻子不变质量谱和轻子极角角分布。K^(*)(892)→Ke^(+)e^(-)和K^(*)(892)→Kμ^(+)μ^(-)对K^(*)(892)→Kγ的相对衰变分支比分别为(0.818±0.004)%和(0.027±0.001)%。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在北京谱仪Ⅲ(Beijing spectrometerⅢ,BESⅢ)实验和未来的超级陶粲装置(Super Tau-Charm Facility,STCF)实验上研究奇异粲介子K^(*)(892)的辐射衰变及电磁Dalitz衰变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谭英华王文欢张振宇周详
关键词:衰变分支比
η_(c)→γl^(+)l^(-)衰变研究
2022年
在有效场理论和几种不同矢量介子主导(vector meson dominance,VMD)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介子波函数尺寸效应,引入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因子,研究了η_(c)→γl^(+)l^(-)的单达利兹衰变;计算了η_(c)衰变到γl^(+)l^(-)(l=e,μ)与双光子的相对衰变宽度,给出了相对微分衰变宽度随轻子对l+l-的不变质量谱的分布,并估计了区分不同模型需要的η_(c)、Jψ、ψ(3686)、h_(c)和B介子事例数。
王文欢谭英华张振宇周详
关键词:衰变振幅
江门中微子实验简介
续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θ13之后,我国即将开展下一个中微子振荡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主要目标是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和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江门中微子实验还将进行包括超新...
周详张振宇
n-Gd俘获测量模拟研究
2015年
基于兰州近物所的γ球探测器,利用探测器模拟技术,对测量n-Gd俘获之后的γ能谱和多重数实验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对比输入的γ能谱与重建的γ能谱,给出实验条件的最优值,包括放射源的选择,靶物质的尺寸和材料,靶物质中Gd的浓度,以及重建算法中多重数的定义等。
朱海文曹国富张振宇揭泉林
关键词:GD中子俘获中子源
开放量子系统的等效哈密顿与几种新的可解模型
2002年
利用投影算符技术 ,将多粒子体系完备的Hilbert空间分成两个相互正交的子空间 ,以明晰的方式导出了处于某一外界环境中的开放量子力学体系的等效哈密顿算符的一般表达式 考察了一些有实用意义的新的可解模型 ,通过对各种具体模型的特征多项式的分析与计算 。
张振宇刘觉平
关键词:开放量子系统可解模型共振态投影算符特征多项式多粒子体系
厚型气体倍增快中子探测器及γ射线抑制研究
2014年
设计了一种基于厚气体电子倍增器(THGEM)的快中子探测器。通过研究其对252Cf快中子源(2.13 Me V)和137Csγ源(661 ke V)的响应,分别得到了在80 m V、160 m V、260 m V三种电子学阈值下,探测器对γ射线抑制和快中子探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在阈值为260 m V、γ射线全部抑制的条件下,探测器有70V的工作电压调整范围,能够探测到中子的(n,p)过程产生的反冲质子信号。
黄文谦刘倩刘宏邦葛东胜周晓康陈石郑阳恒张振宇周详周国全董洋张强常洁李敏汪晶
关键词:快中子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计划被引量:9
2020年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0 GeV的极化束流,并建造2.8~5 GeV极化电子束流,从而实现质心系能量为15~20 GeV的双极化电子-离子对撞。EicC设计的亮度为(2~4)×10^33cm^-2·s^-1,质子束流极化率达到70%,电子束流极化率达到80%。该装置除了能提供极化轻离子束流(例如:氦-3)外,也可产生非极化重离子束流(碳-12~铀-238)。EicC将聚焦核子海夸克部分子结构、原子核物质结构与性质、奇特强子态三个方面的物理研究。高亮度、高精度的对撞机有助于精确地测量核子结构函数并对核子进行三维成像,揭示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原子核部分子分布包括核子短程关联以及原子核介质效应同样是该提案的重要科学目标;EicC能区接近重味夸克产生阈值,在研究重味强子谱方面拥有低背景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现研究新的奇特强子态。质子质量起源问题也可以通过重味矢量介子的产生来研究。为了完成上述物理目标,我们将利用最先进的探测器技术建造接近全立体角覆盖的EicC对撞机谱仪。在准备EicC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支持。EicC的物理与已有的实验和美国即将建设的EIC中的物理项目相互补充。EicC的建成及运行有望引领前沿的中高能核物理研究,使我国在加速器和探测器先进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核物理与强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
曹须常雷畅宁波陈旭荣陈旭荣崔著钫戴凌云邓维天丁明慧龚畅桂龙成郭奉坤韩成栋何军郭奉坤韩成栋Kaptari L P李德民黄虹霞李民祥李学潜李德民梁作堂刘国明李学潜刘柳明刘翔罗晓峰刘杰马伯强马伏刘翔马余刚冒立军马伯强平加伦秦思学马建平Roberts C D马余刚冒立军宋勤涛孙昊平加伦王凡王倩王荣申国栋王涛峰王伟王晓玉孙昊吴佳俊王凡王倩王荣谢聚军谢亚平王涛峰王伟王晓玉王晓云鄢文标闫文成闫新虎肖国青杨一玻谢聚军姚德良尹佩林詹文龙徐瑚珊张金龙张鹏鸣许怒张振宇赵红卫赵光达闫新虎杨建成赵政国郑亮周剑周详周小蓉詹文龙邹丽平
关键词:核子结构螺旋度极化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