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亚

作品数:40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肠癌
  • 22篇直肠
  • 18篇直肠癌
  • 14篇结直肠
  • 12篇结直肠癌
  • 11篇肿瘤
  • 10篇细胞
  • 8篇肠肿瘤
  • 7篇大肠
  • 7篇大肠癌
  • 6篇结肠
  • 6篇基因
  • 5篇直肠肿瘤
  • 5篇免疫
  • 5篇CD151
  • 4篇凋亡
  • 4篇结肠癌
  • 4篇IL-21
  • 3篇蛋白
  • 3篇直肠癌肝转移

机构

  • 3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石家庄市中医...
  • 4篇衡水市第四人...
  • 3篇河北省肿瘤研...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40篇张振亚
  • 14篇于跃明
  • 13篇于滨
  • 8篇王贵英
  • 6篇张建锋
  • 5篇马志强
  • 5篇张伟
  • 5篇安广权
  • 5篇胡旭华
  • 4篇刘学刚
  • 3篇何景利
  • 3篇赵泽贞
  • 3篇李中信
  • 3篇骆盼
  • 3篇赵岭岭
  • 3篇吴春平
  • 3篇李景光
  • 2篇张雪娜
  • 2篇李春仲
  • 2篇王晓然

传媒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Co照射对Colon 26/IL-21细胞生长及其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经高剂量同位素照射后肿瘤细胞(瘤苗)生长变化及其抑瘤效应。方法单次给予60Co50Gy照射转染IL-21的结肠癌细胞株Colon 26/IL-21制备瘤苗,MTT法及RT-PCR法测定细胞代谢活力变化、基因转录水平及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采用细胞接种方法测定瘤苗成瘤情况,ELISA法测定共培养液中IFN-γ水平和抗肿瘤效应。结果瘤苗处于G1期的细胞在群体中明显增高,其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下降,凋亡率明显增加;瘤苗保持较高的IFN-γ分泌水平,接种2×106/200μl后肿瘤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结论高剂量同位素照射可制备具有转基因生物学活性的瘤苗,其高剂量接种后具有抗肿瘤效应。
张振亚张伟许颖骆盼于跃明张吉水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基因转染
CD82与c-Met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CD82与c-Met基因表达异常在结直肠癌的浸润及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原发肿瘤组织及其自身正常粘膜组织中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病...
刘凯义张振亚于跃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CD82C-MET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并观察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收治的74例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皮桥造口38例,常规造口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造口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还纳手术造口切除时间以及还纳手术造口切除出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皮桥造口组较常规造口组在造口手术时间、还纳手术造口切除时间及还纳手术造口切除出血量方面均显著减少(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桥造口应用于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相比常规造口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张建锋马洪庆高相鑫米阳张振亚武雪亮王贵英
关键词:吻合口瘘
CD82与c-Met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CD82与c-Met基因表达异常在结直肠癌的浸润及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原发肿瘤组织及其自身正常粘膜组织中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病...
刘凯义张振亚于跃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CD82C-METWESTERNBLOT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目的:端粒酶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特性还存在很多争议。为了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发生及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本研究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和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对40例大肠癌组织的端粒酶...
王贵英于跃明马志强何景利于滨张振亚安广权
关键词:结直肠癌端粒端粒酶
文献传递
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CD151对结肠癌中Wnt信号通路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癌细胞(HT29)、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中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HT29、CD151--HT29细胞中LRG-1以及LGR-5基因的表达情况;考察HT29、CD151--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HT29细胞中存在明显的CD151、LRG-1以及LGR-5蛋白表达,而CD151--HT29细胞中并无CD151蛋白的表达,且可以观察到LRG-1以及LGR-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HT29细胞比较,CD151--HT29细胞中的LRG-1以及LGR-5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侵袭实验可见,HT29细胞侵袭能力强于CD151--HT29细胞(P<0.05)。结论 CD151基因的缺失能够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起始蛋白LRG-1、LGR-5的表达,并且能够下调癌细胞侵袭能力,提示CD151基因对Wnt信号通路存在一定调控作用,这为结肠癌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
刘学刚刘艳彩吴春平李景光赵岭岭张振亚
关键词:CD151结肠癌WNT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21抑制结肠癌生长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结肠癌患者血清中IL-21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的研究.结论:IL-2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能促进IFN-γ的分泌,协同产生抗肿瘤效应;在结肠癌患者体内两者的含量明显呈正相关关系,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肿瘤体...
张振亚
关键词:基因转染细胞瘤苗肿瘤免疫免疫基因治疗
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9
2000年
张振亚赵泽贞
关键词:大肠癌流行病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的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策略被引量:6
2020年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暴发流行,其病原体为2019-nCoV,具有感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压力,但是通过我们严格的管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感染暴露的风险。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和指南的归纳总结,从结直肠癌的疾病筛查、治疗策略(包括早期结直肠癌、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梗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治疗)、辅助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时限选择、急诊手术患者的防护措施、术后患者复查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治疗策略的改进,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也为各位同道提供更合时宜的治疗模式。
胡旭华牛文博张建锋李保坤于滨张振亚周超熙张雪娜高阳王贵英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术前化疗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影响及基因调控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术前化疗前后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APOI)、细胞动力学指标(SPF)、Bcl-2、Bax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旨在分析化疗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分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我院外科住院的不同病理类型的直肠癌患者32例,按自身对照的原则,术前5天咬取肿瘤组织后,连续5天给予5-氟尿嘧啶化疗,术后立即切取新鲜瘤体标本,连同术前标本一并送检。①将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溴化乙啶进行荧光染色后,测定凋亡细胞数及SPF值。②用Bcl-2、Bax及Fas单克隆抗体分别对所测组织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①化疗后直肠癌的APOI、Bax、Fas测定值均高于化疗前(P<0.001),而SPF、Bcl-2在化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as、Bax的表达在化疗中与直肠癌分期的递增或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出现逐渐减弱趋势,并与凋亡指数(APOI)呈平等关系。③化疗与APOI、Fas、Bax呈正相关,并且Bax与APOI亦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化疗前后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指标(SPF)、细胞凋亡指数(APOI)、Fas抗原及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它们的关系中可以得出:①化疗可以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②5-氟尿嘧啶不能使直肠癌细胞中Bcl-2表达上升。③5-氟尿嘧啶啶化疗是通过Fas途径引起Bax的表达上调而致凋亡指数(APOI)的上升。④APOI、Fas、Bax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某种化疗药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用药后直肠癌的APOI、Fas、Bax上升,意味此种药物疗效较好。
马志强张振亚刘洪杰
关键词:术前化疗直肠癌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细胞动力学FAS抗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