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科
  • 5篇消化内科
  • 4篇胆管
  • 4篇教学
  • 3篇耐药
  • 2篇胆管炎
  • 2篇胃癌
  • 2篇消化科
  • 2篇疗效
  • 2篇耐药性
  • 2篇化脓
  • 2篇化脓性
  • 2篇化脓性胆管炎
  • 2篇杆菌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带教
  • 1篇胆管内
  • 1篇胆管造影

机构

  • 16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6篇张博
  • 16篇张慧宇
  • 9篇刘红丹
  • 9篇徐文思
  • 6篇宫健
  • 5篇李晓红
  • 4篇李雪松
  • 3篇王明涛
  • 2篇刘石
  • 2篇张晓明
  • 2篇陈尔东
  • 1篇江平
  • 1篇姜世满
  • 1篇王义丽
  • 1篇周燕
  • 1篇邵月春
  • 1篇范莹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卫生产业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曲肽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在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内科治疗中,应用抑酸药物是常用的方法,奥曲肽被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被证实有良好的效果,但很少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
张慧宇张博刘红丹
关键词:内科治疗奥曲肽疗效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抑酸药物
熊去氧胆酸对内镜下胆管内塑料支架置换周期影响的调查统计研究
姜世满李雪松王义丽张慧宇张博周燕范莹邵月春李晓红
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多见于胆管异物,如胆管蛔虫,胆管结石以及胆管肿瘤和外压性狭窄。胆管异物清除后,胆道梗阻解除预后良好。该研究主要针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胆总管癌,壶腹癌,胰头癌,造成胆总管本身狭窄及外压性狭窄甚至阻塞,使胆汁...
关键词: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向实验组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创作消化内科疾病的思维导图。就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实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利用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基本掌握创作思维导图的要领并创作出若干消化内科疾病思维导图,问卷调查提示95%实验组同学对思维导图感兴趣,认为对学习有帮助。并且会把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在目前和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使用。出科考试成绩统计分析提示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提高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宫健李雪松王明涛张慧宇张博
关键词:思维导图临床教学消化内科
消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系统机制研究及耐消毒剂基因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消化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系统机制及耐消毒剂基因分布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分离自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132株,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纯培养后挑取单菌落,加入到含有蛋白酶K溶液的离心管中,经水浴后离心,以设计的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观察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1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分离自痰液占71.97%、伤口分泌物占12.88%、脓液占6.82%、尿液占3.03%、其他标本占5.30%。K-B法测定13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1.36%、55.30%、42.42%、34.85%、53.79%、61.36%、5.30%和10.61%。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的adeB基因大小为541bp,adeJ基因为453bp,abeM基因为781bp,adeR基因为447bp,adeS基因为544bp,检出率分别为38.64%、79.55%、40.91%、32.58%和51.52%;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消毒剂基因qacE△1基因大小为300bp,检出率为53.03%。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治疗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这可能与菌株的外排泵系统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有一定关系。因此,及时进行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及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红丹徐文思张慧宇张博
关键词:消化科鲍曼不动杆菌耐消毒剂基因
胃肠镜影像库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该文阐述了胃肠镜影像库的特点,比较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从而明确应用胃肠镜影像库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型人才。
张慧宇张博江平
关键词:消化内科学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教育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58名在该院消化内科临床实践的2013级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EBM的临床带教方法 ,评估两组教学后考评情况及能力培养情况。结果带教结束后,观察组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病案分析能力及临床科研能力上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对教学方法认可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医学观念的建立,值得推广。
刘红丹徐文思张博张慧宇李晓红
关键词:循证医学消化内科
ESBLs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消化内科行ERCP检查及治疗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胆汁中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测定,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确证试验。选用药敏纸片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纸片,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纸片。含克拉维酸和不含克拉维酸纸片间抑菌圈之差≥5mm即确认为产ESBLs株,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97株分离菌中,产ES-BLs菌株130株,检出率为43.7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为125、118和54株,产ESBLs分别为71、43和16株,检出率分布为56.80%、36.44%和29.63%。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胆汁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达93.02%;ESBLs大肠埃希菌在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胆汁标本检出率较高,为39.44%,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产ESBLs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整体低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结论产ESBLs菌株是胆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了解其耐药机制,及时有效检测出其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和暴发。
张慧宇张博刘红丹徐文思宫健
关键词:化脓性胆管炎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率
Mini-CEX在医学生消化内科临床能力培养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Mini-CEX对消化内科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9名学生进行传统临床带教教育,观察组29名学生采用Mini-CEX,通过Mini-CEX对医学生进行评估。结果经Mini-CEX评估,观察组学生在问诊能力、体格检查、临床诊断、诊治方案、操作技能、沟通策略、整体表现7项核心能力评估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项核心能力考核认可率均高于71.0%,具有较高的认可率。结论 Mini-CEX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消化内科实习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刘红丹徐文思张博张慧宇李晓红
关键词:教学方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132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患者的标本,将分离培养的病原菌依据NCCLS指定的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严格按照按照NCCLS 2005年版。结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来源分布中,胆汁38株占26.03%、胰液30株占20.55%、消化道23株占15.75%、尿液16株占10.96%;共分离出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4株占43.84%,革兰阴性菌82株占56.16%;革兰阳性菌对乙酰唑胺和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5.00%,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也均<5.00%。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当临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发生时,应先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选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
张博张慧宇徐文思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原菌耐药性
2009~2013年齐齐哈尔市粪肠球菌基因序列进化研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粪肠球菌基因序列,分析其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9~201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ERCP治疗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标本分离的60株粪肠球菌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并利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分离菌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MIC50,MIC90和耐药率。结果本组粪肠球菌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莫西沙星15.0%,加替沙星18.3%,左氧氟沙星25.0%,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均为35.0%,诺氟沙星48.3%。粪肠球菌耐药株中的gyrA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的第83位和87位氨基酸发生突变,分别为S83I,E87G。parC第80位氨基酸发生突变S80I,产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结论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粪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由于部分粪肠球菌菌株基因已发生突变,其耐药性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还需开发更有效的具有抑制此类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张慧宇张博宫健徐文思刘红丹
关键词:化脓性胆管炎粪肠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