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 作品数:100 被引量:619H指数:14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检测与马铃薯块茎糖苷生物碱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变异和遗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与马铃薯块茎糖苷生物碱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SNP分子标记位于马铃薯1号染色体的69377399bp处,突变碱基为T和C;SNP分子标记碱基为T时,基因型为CT...
- 张峰 周小成 袁剑龙程李香 唐振三 李文丽
- 茉莉酸抑制剂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茉莉酸(JA)生物合成抑制剂对马铃薯离体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为揭示JA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试管苗诱导的匍匐茎为试验材料,外源添加不同浓度JA生物合成抑制剂水杨苷羟肟酸(SHAM),培养40 d后匍匐茎诱导形成离体块茎,分析匍匐茎结薯率以及块茎直径、鲜干质量、淀粉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SHAM浓度增加,匍匐茎结薯率、块茎直径、鲜干重和LOX活性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当SHAM浓度达到2400μmol/L时,匍匐茎不再膨大形成块茎,同时外源施加5μmol/L JA,仍无块茎形成.【结论】外源添加JA生物合成抑制剂会阻碍内源JA合成,不利于块茎形成,说明J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 崔丹丹杨巧玲张俊莲张峰
- 关键词:茉莉酸块茎形成
- 测定体内升糖指数方法及筛选低升糖型马铃薯品种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测定体内升糖指数方法及筛选低升糖型马铃薯品种的应用,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参照食物的血糖反应曲线制作;(2)马铃薯的血糖反应曲线制作;(3)马铃薯的升糖指数测定:按照如下的公...
- 张峰段惠敏邱振业
- 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片类囊体膜色素含量及光系统功能变化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天山3个海拔(2 200,3 400,3 900m)处生长的珠芽蓼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片类囊体膜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系统电子传递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绿素总含量Chl(a+b)及叶绿素b(Chl b)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以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随海拔升高而增加。Fv/Fm在3 400m处较海拔2 200m处稍有增加,增幅不显著(P>0.05),在海拔3 900m处最低(P<0.05)。Fv/F0在海拔2 200和3 400m处保持稳定,在3 900m处显著降低(P<0.05)。从海拔2 200到3 900m,F734/F686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显著(P<0.05)。随海拔升高,PSⅠ、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总链的电子传递活性呈降低趋势。光合总链电子传递活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PSⅠ电子传递活性的下降引起的,尤其是在海拔3 900m。说明在高海拔,PSⅠ较PSⅡ的光抑制程度更严重,低温强辐射所引起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PSⅠ的光抑制。
- 王玉萍何文亮程李香叶佳李雅博安黎哲张峰
- 关键词:珠芽蓼海拔类囊体膜色素含量荧光参数光系统
- 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分离被引量:6
- 2004年
- 初步研究了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条件,首次采用“低温-萌发-酶解”三步法从马铃薯成熟花粉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其分离途径是:经6℃低温处理的成熟花粉在萌发液中萌发出短花粉管时转入酶液。在酶液作用下,花粉发生质壁分离,花粉管脱落,随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花粉管断裂处挤出。在萌发30 min和1.0 molL-1甘露醇渗透压下,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率最高达19.40%。用0.1%荧光增白剂检测脱壁完全,FDA荧光检测表明花粉原生质体具有生活力。
- 张峰王蒂王玉萍
- 关键词:马铃薯原生质体
- 马铃薯抗旱节水增产增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有60%~70%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这些地区的有效降雨更是逐年减少,导致干旱缺水,从而严重影响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在旱作农业区开展节水抗旱、保水蓄水、覆盖抑蒸等水分高效利...
- 王蒂张俊莲秦舒浩范士杰张峰白江平司怀军
-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抗旱保水节水灌溉
- 文献传递
- 解毒剂缓解马铃薯2,4-D药害的作用研究
- 2025年
- 以马铃薯品种‘甘农薯7号’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2000 mg·L^(-1)除草剂2,4-D进行药害处理,1 d后喷施不同浓度解毒剂碧护(300、800、1200 mg·L^(-1))、芸苔素(250、450、650μL·L^(-1))、解毒剂X(500、2000、4000 mg·L^(-1)),分别采集处理后1、4、7 d的马铃薯叶片,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处理7、14、21 d后分别测量马铃薯株高、茎粗、根长和叶面积;处理21 d后对植株根、茎、叶切片染色,观察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成熟期统计马铃薯块茎产量。结果表明,低浓度解毒剂碧护(300 mg·L^(-1))、芸苔素(250μL·L^(-1))及解毒剂X(500 mg·L^(-1))对除草剂药害缓解效果不显著(P>0.05)。高浓度解毒剂碧护(800 mg·L^(-1)和1200 mg·L^(-1))和解毒剂X(2000 mg·L^(-1)和4000 mg·L^(-1))对缓解除草剂药害效果显著(P<0.05),其中800 mg·L^(-1)碧护解毒剂解毒效果最为突出,该处理下植株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单株产量分别显著增加67.84%、43.04%、66.76%和164.03%,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6.67%和20.1%,内源激素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降低54.01%和50.13%。解毒剂处理的植株茎组织远轴端厚角组织区域的细胞层数减少,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增大。因此,喷施不同浓度的碧护、芸苔素和解毒剂X可显著减轻2,4-D对马铃薯植株的药害,恢复植株生长。800 mg·L^(-1)的碧护解毒效果最佳。
- 雷雨俊袁剑龙唐振三程李香史振东卓峰琦余斌张峰
- 关键词:马铃薯2,4-D药害解毒剂生理结构
- 甘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及保水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 张俊莲秦舒浩王丽余斌陆立银杨宏羽刘玉汇邢国李德明白江平张峰
- 课题来源及背景:《甘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及保水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由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甘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与高产栽培及贮运保鲜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09GB2G100371,总经费6...
- 关键词:
-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 马铃薯冠气温差变化特性与耐旱性的关系被引量:8
- 2018年
- 冠气温差能够反映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性。本研究以耐旱型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和夏波蒂,以及从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0份具有不同耐旱性的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半干旱和半湿润2种环境下对其植株表型性状(株高、叶面积、叶鲜重、植被覆盖指数)、光合生理指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以及冠气温差进行测定和耐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所测性状指标中,冠气温差、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冠气温差在不同供试马铃薯材料之间及干湿两种环境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性;冠气温差的耐旱系数与植株表型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耐旱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冠气温差,是进行马铃薯耐旱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可为马铃薯耐旱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余斌杨宏羽王丽刘玉汇白江平张峰王蒂张俊莲
- 关键词:马铃薯冠气温差光合生理特性耐旱性
- 转基因抗旱耐盐及抗病马铃薯新品系培育研究
- 王蒂张俊莲李金花司怀军王丽秦舒浩柴兆祥张峰张金文杨宏羽刘玉汇余斌
- 《转基因抗旱耐盐及抗病马铃薯新品系培育研究》课题是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项目编号:GNSW-2006-01,2006年6月-2009年6月,20万元),由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