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城
- 作品数:3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说文》古文来源考论被引量:2
- 2011年
- 许慎认为《说文》所收的五百多个"古文"是三皇五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古文字。从汉至清的两千年之间,学界一直沿袭这个错误认识。科学古文字学的分立和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丰富,使得正确认识《说文》古文成为可能。吴大澂、王国维等人的研究指出:《说文》古文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使得这个绵延近两千年的学术疑案终得揭橥。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许慎的生平事迹、学术活动,结合新近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可以进一步阐明:《说文》古文的来源是复杂的,古文经写本是其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许慎还描摹了出土鼎彝等古文字资料。《说文》古文的主体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除此之外尚有少许时代更早的商周文字。
- 张学城
- 关键词:说文古文
- 《论语·先进》“曾皙言志”章新诠
- 2025年
- 两千年来学者对《论语·先进》“曾皙言志”章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句的诠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新近公布的海昏侯汉简《论语》中正有此篇,为正确解读“曾皙之志”提供了线索。海昏侯汉简《论语》中“浴”写作“容”,读为“颂”,是雩祭时使用的一种乐舞。据此可知,“曾皙之志”是曾皙在受到任用后举行雩祭,亲身践行周礼。这与孔子一生践行周礼的行为契合,是孔子“吾与点也”的真正原因。
- 张学城刘光
- 关键词:《论语》
- 古文字资料与《招魂》解读
- 传统的楚辞解读往往以传世文献系统构成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楚辞进行文字训释、文句推敲以及内涵探究。但是从文献流传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版本并不是当时的楚辞原貌。自屈原、宋玉等人创作楚辞到汉代结集成书,其间经历了上百年...
- 张学城
- 关键词:楚辞学古文字学家《招魂》文字资料
- 文献传递
- 释“赤”被引量:4
- 2002年
- 《说文解字》以五行说释“赤”为“南方色”———即火的颜色 ,段玉裁曲为之解。由于《说文解字》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传统文字学家多认为“赤”的本义为“赤色” ,但是通过对会意类型的区分 ,“赤”当属形象型会意字 ,再佐之以甲骨文相近相关字形、古代典籍以及民俗文化 ,可以证明“赤”的本义为殷商时期焚人祭天以求雨 。
- 张学城
- 关键词:会意甲骨文
- 《说文》古文新证四则
- 2012年
- 本文结合近年来出土的战国文字材料,对《说文》古文进行重新解读,纠正学者对某些古文的误解,对部分古文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认识。
- 张学城
- 关键词:说文解字古文
- 《说文》古文研究
- 《说文》作爲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一经问世,即受到推崇,两千年来不断有学者对其展开研究。《说文》体例,兼録小篆、古文和籀文。古文作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保留了大量战国文字资料。但是由于古文形体奇特怪异,後人多不能识,甚至...
- 张学城
- 关键词:《说文》战国文字
- 文献传递
- “会意”献疑被引量:1
- 2008年
- 运用科学的方法,广泛占有古文字材料,不囿于许慎的"六书"框架,对古文字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科学的总结,可以发现传统会意字理论在名称、构件、分类、外延以及文化衍射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疑点和漫混之处。
- 张学城蔡华祥
- 关键词:会意
- 楚简文字与《说文》古文合证研究
- 一、《说文》古文概述'古文'是一个汉代出现的概念,意义非常广泛。广义上的'古文'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古文字',相对于隶楷等'今文字'而言,后来又转义为古书或学派之名。而狭义的'古文'则是指以《说文》古文为主,包括石经古...
- 张学城
- “老公”起源小考
- 2003年
- 张学城
- 关键词:释义词源学汉语
- 谓词性主宾语语用文化的不对称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在话语功能、信息结构、语用标记、自由度等语用文化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考察发现,谓词性主语是话题,谓词性宾语是焦点;谓词性主语是话题焦点,在对举结构中也可用作对比焦点,而谓词性宾语则是自然焦点;谓词性主语一般是已知的定指成分,谓词性宾语通常是非定指的新信息;谓词性主语可用语气词、代词以及语音停顿来标示,谓词性宾语则是用数量词来标记;谓词性主语的自由度高于谓词性宾语。
- 张德岁张学城
- 关键词:语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