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维

作品数:45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植物
  • 15篇扫描电镜
  • 9篇叶表皮
  • 6篇导管分子
  • 5篇电镜
  • 5篇电镜观察
  • 5篇扫描电镜观察
  • 5篇腺毛
  • 5篇发育
  • 5篇发育形态学
  • 4篇孢子
  • 3篇植物导管
  • 3篇孢子形态
  • 3篇细胞
  • 3篇菊属
  • 2篇绣线菊
  • 2篇绣线菊属
  • 2篇亚科
  • 2篇叶表面
  • 2篇叶表皮结构

机构

  • 44篇哈尔滨师范大...
  • 7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贵州科学院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5篇张大维
  • 8篇刘保东
  • 6篇于丽杰
  • 6篇邢怡
  • 5篇王全喜
  • 4篇包文美
  • 4篇张宪春
  • 4篇崔继哲
  • 3篇张贵一
  • 3篇刘洪家
  • 3篇石雷
  • 3篇谷利伟
  • 3篇王磊
  • 2篇殷华
  • 2篇于晶
  • 2篇任南琪
  • 2篇刘玫
  • 2篇张金政
  • 2篇邢全
  • 2篇李永峰

传媒

  • 11篇植物研究
  • 5篇电子显微学报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中国植物学会...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野生动物
  • 1篇木本植物研究
  • 1篇Acta B...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第九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薄荷叶腺毛的发育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5
1997年
研究了分布于我国东北部的野薄荷(MenthaSachalinensisKudo)叶表面腺毛的结构和发育。主要腺毛有两种:多细胞盾状腺毛和弯曲单细胞头状腺毛。多细胞盾状腺毛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一个由8-12个分泌细胞构成的头部组成。单细胞头状腺毛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一个分泌细胞头部构成。
于丽杰崔继哲张大维王凤春
关键词:腺毛发育形态学
紫花野菊叶上毛状体的发育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紫花野菊(Dendranthemazazwadskii(Herd.)Tzvel.)叶表面毛状体(两列多细胞的腺毛和T-形毛)结构和发育.较详细地描述和讨论了这两种毛的个体发育过程。
于丽杰张大维崔继哲王风春
关键词:菊科腺毛发育形态学
能源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对盐碱、干旱、低温、重金属胁迫下能源植物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以及能源植物对盐碱地、干旱土壤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作用进行综述,深入阐述能源植物在缓解我国能源和生态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姜楸垚张大维苑泽宁
关键词:能源植物非生物胁迫生理生态响应生态修复
脑室内注入TRH对大鼠肝胆生化影响机理的研究
1996年
在大鼠的脑室内注入TRH(三肽酰胺),观察其对大鼠肝胆汁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侧脑室内注入TRH对胆汁分泌量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随TRH剂量加大其作用逐渐增强.而且在侧脑室内注入TRH期间,胆汁中K+、Cl-、Na+、HCO3-离子的排出量亦有增加.其机理在于,侧脑室内注入TRH,激活中枢胆碱能系统,并通过送走神经而使肝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化.
郭桂云张大维刘晓瑞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生长抑素
水棘针(Amethystea caerulea L.)叶表面腺毛的发育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水棘针(Amethystea caerulea L.)叶表面着生的腺毛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水棘针叶表面只具头状腺毛。该腺毛的头部由两层分泌细胞组成,这是腺毛在发育过程中,其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在垂周分裂后又进行了平周分裂的结果。
郑宝江张大维于丽杰
关键词:腺毛发育形态学唇形科分泌细胞
东北地区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学研究Ⅱ.叶表皮结构被引量:13
2000年
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东北地区蒿属 (Artemisia)植物 ,莳萝蒿组(A .sect.AbsinthiumDC) ,艾蒿组 (Sect .AbrotanumBess) ,艾组 (Sect.Artemisia) ,龙蒿组 (Sect.DracumculusBess) ,牡蒿组 (Sect .latiobusY .R .Ling) 36种成熟代表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形状不等。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的形状大多数为园形、卵园形或椭圆形。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型、不等细胞型、辐射细胞型等。大多数植物叶表皮具有表皮细胞毛。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组间存在着某种差异 ,具有一定的分类和生态学意义。
邢怡张大维宫晓波张贵一
关键词:蒿属叶表皮形态扫描电镜
黑桦叶表皮形态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吉林、辽宁黑桦 (BetuladavuricaPall)的叶形态对生境的适应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的叶表皮细胞形状、数量、角质膜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环境特征。在微量元素的含量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张大维石福臣
关键词:叶形质膜叶表皮化学成分
蒙古荚蒾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在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学意义被引量:12
2004年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蒙古荚蒾的叶片表皮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对比欧洲荚蒾,对其叶片结构的分化、气孔器与表皮毛、腺毛的密度和分布、角质层及蜡质纹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与生态适应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蒙古荚蒾落叶迟,且抗寒、抗旱、耐阴,叶片对灰尘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城市园林美化和抗污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邢全石雷刘保东张大维张金政
关键词:叶片城市景观环境保护生态学
六种城市行道树叶表皮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形态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哈尔滨6种城市行道树叶表皮重金属(铬、镍、锌、铜、铅、镉)含量和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量大的路段、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的路段、公园中的行道树叶表皮重金属含量(Cu、Zn除外)呈下降趋势;垂榆(Ulmus pumila var.pendula)中Cr元素含量较高,榆叶梅(Prunus triloba)Ni元素的含量较高,旱柳(Salix matsudana)Cd元素含量较高,小叶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和紫丁香(S.oblata)Pd元素含量较高。行道树叶表皮具有脊状突起和不规则排列的气孔;仅旱柳下表皮蜡质表层较厚;家榆(U.pumila)具有纤毛,小叶丁香具有腺毛,榆叶梅具有单细胞不分支的毛。通过对行道树叶表皮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形态结构的观察,探讨了城市行道树对重金属元素颗粒吸滞能力,为城市防污绿化树种的选择、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王磊刘静谷利伟邢怡张大维
关键词:重金属城市行道树扫描电子显微镜
卷柏科11种雌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6
1993年
本文用扫描电镜和光镜详细研究了人工培养的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11种卷柏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点和形态特征,11种卷柏分别是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小卷柏,S.helvetica(L.)Link,鹿角卷柏S.rossii(Bak.)Warb.,疏叶卷柏S.remotifolia Sp-ring,西伯利亚卷柏S.sibirica(Milde)Hieron,中华卷柏S.sinensis(Desv.)Spring,薄叶卷柏S.delicatula(Desv.)Alston,异穗卷柏S.heterostachys Bak.,细叶卷柏S.labordei Hieron。,伏地卷柏S.nippon-ica Fr.et Sav.和圆枝卷柏S.sanguinolenta(L.)Spring,在比较了每种雌配子体形态发育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卷柏科雌配子体在形态演化上的可能趋势,认为有“赤道轴缩减型”和“极轴缩减型”之分,这与根据孢子体将卷柏科分为Homoerphyllum和Heterophyllum两类的观点相吻合,并探讨了用雌配子体形态发育为卷柏类分组所能提供的依据。 其中9种系首次报道。
刘保东张大维包文美敖志文
关键词:配子体形态发育扫描电镜卷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