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更多>>
-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 蔡春艳戴鸿斌张友华林梦
- 固定性内斜视不同手术方式疗效观察
- 张友华蔡春艳戴鸿斌覃银燕林梦
- 儿童白内障手术及术后视功能康复的系列研究
- 龚淑贤陈茂盛叶应嘉王勇陈丹唐亮黄华林欧阳芳孙代红周超张炯张莹张友华喻长泰
- 白内障是儿童低视力与盲目的主要原因,占儿童盲的15%,全球约有225万因白内障而失明的儿童。手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唯一方法,通常2岁以下儿童因眼球处于快速发育期故行白内障吸出术,不宜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由此2岁以下儿童白...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
-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固定性内斜视的远期疗效
-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固定性内斜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例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根据术前眼球运动状态、患眼水平肌肉的主动牵拉试验与被动牵拉试验及三棱镜检查...
- 张友华
- 关键词: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式眼位
- 调节训练应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巩固治疗的临床观察
- 张友华戴鸿斌蔡春艳
- 青少年脉络膜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张炯朱斌张友华喻长泰
- 术前遮盖实验在上斜肌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头位矫正效果中的评估作用
- 覃银燕蔡春艳张友华戴鸿斌
- 儿童频繁瞬目综合症的病因浅析
- 张友华
- 术前遮盖实验在上斜肌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头位矫正效果中的评估作用
- 覃银燕张友华蔡春艳张隽林梦许菲戴鸿斌
- 3D-OCT对45岁以上黄斑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的眼底病变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对45岁以上的黄斑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的眼底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双目间接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mphy,FFA)包含的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的患者51例,应用TOPCON3DOCT-1000+COLOR对其进行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i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OCT)检查,必要时结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进行分析。结果51例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的OCT结果显示如下:(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27例(占52.9%);(2)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12例(占23.5%);(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5例(占9.8%);(4)色素上皮失代偿(REPD),7例(占13.7%)。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定位和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形态观察应结合ICGA。结论3D-OCT快捷地从三维空间进行断层扫描,能发现45岁以上的黄斑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所包含的眼底病变,有利于对疾病诊断。
- 张炯喻长泰朱斌张友华
-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