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星
作品数:
4
被引量:7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杨海真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
陈银广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
周琪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
苑宏英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
张留霞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经济管理
1篇
建筑科学
主题
3篇
污泥
2篇
剩余污泥
2篇
挥发
2篇
PH
1篇
厌氧
1篇
厌氧发酵
1篇
园区
1篇
脂肪酸
1篇
生态工业
1篇
生态工业体系
1篇
生物除磷
1篇
水处理
1篇
水处理厂
1篇
水解
1篇
清洁生产
1篇
污水
1篇
污水处理
1篇
污水处理厂
1篇
挥发性有机
1篇
挥发性有机酸
机构
4篇
同济大学
作者
4篇
张华星
3篇
杨海真
2篇
陈银广
1篇
张留霞
1篇
苑宏英
1篇
周琪
传媒
1篇
江苏环境科技
1篇
四川环境
1篇
给水排水
1篇
环境科学
年份
2篇
2006
2篇
200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增加污水中挥发性脂肪酸以提高生物除磷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5年
VFA(挥发性脂肪酸)是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并且不同VFA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介绍了提高污水中VFA含量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直接加入VFA、通过发酵污水产生VFA、发酵污水和初沉污泥产生VFA、发酵初沉污泥以及发酵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混合物产生VFA等几种方法来提高生物除磷效率。目前国内外以发酵初沉污泥产生VFA的研究和应用较多。
张华星
陈银广
杨海真
关键词:
污泥
挥发性脂肪酸
生物除磷
pH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的影响研究
2006年
本研究将剩余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pH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转化为有机酸的影响,并对剩余污泥中主要有机物质的变化特征及挥发性有机酸(VFA)的产生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张华星
杨海真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水解
产酸
建设苏州市生态工业体系的策略
被引量:2
2005年
从生态工业的概念及原理出发,结合苏州目前产业特点、工业布局现状,从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企业之间构建产业链、园区的分类建设、工业布局以及政府在推进生态工业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这五个层次出发提出了建设苏州生态工业体系的策略。
张留霞
张华星
杨海真
关键词:
生态工业体系
清洁生产
产业链
建设方
园区
pH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的COD、磷及氨氮的影响
被引量:71
2006年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通过采用控制pH值的方法,在20-22℃条件下,研究了剩余污泥在不同pH条件下厌氧发酵的情况.结果表明:将剩余污泥的pH值控制为8.0~10.0,在20d的厌氧发酵时间内,溶出的COD(SCOD)要大于pH为5.0~7.0,特别是pH:10.0和pH=11.0时的SCOD值是pH=6.0时的10倍左右,并且第8d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也为碱性条件大于酸性条件;但酸性条件下溶出的磷及氨氮大于碱性条件.
苑宏英
张华星
陈银广
周琪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发酵
PH调节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