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牙龈
  • 2篇机器人辅助
  • 1篇多学科联合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移植术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肺炎
  • 1篇幼儿肺炎
  • 1篇愈合
  • 1篇正畸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时机
  • 1篇植牙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肿物
  • 1篇伤口

机构

  • 8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张凯
  • 6篇徐宝华
  • 3篇曹聪
  • 2篇乔敏
  • 2篇钟波
  • 1篇赵晶
  • 1篇惠秦
  • 1篇张波
  • 1篇王云峰
  • 1篇马鹏华
  • 1篇董静
  • 1篇郑承宁
  • 1篇简繁
  • 1篇彭佳
  • 1篇李绚
  • 1篇满毅
  • 1篇岳嵚
  • 1篇高新营

传媒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种植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种植手术精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利用种植机器人进一步提高种植手术的精确性从而有效避开重要解剖结构,增加远期成功率。方法:使用种植手术机器人,分别在三维打印模型和猪下颌骨上植入市面常见种植体,通过锥形束CT扫描、配准,获得术前设计种植体植入位置与术后实际种植体植入位置偏差及角度偏差。结果:两种市面常见种植体在猪下颌骨上使用种植机器人辅助完成即刻种植的植入点总偏差(PCC:(0.610±0.143)mm,BL:(0.688±0.148)mm),根尖点总偏差(PCC:(0.664±0.121)mm,BL:(0.716±0.156)mm)及角度偏差(PCC:(0.980±0.456)˚,BL:(1.215±0.549)˚)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低于市面常见计算机导航种植系统;在3D打印模型上产生的位置及角度偏差低于在猪下颌骨上产生的偏差。结论:种植机器人辅助种植的精确性高,研究结果可作为后续临床试验及临床应用的参考。
张凯余孟流曹聪徐宝华
42例种植机器人辅助口腔种植手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7
2022年
传统的人工种植牙技术虽然相对较成熟,但受医生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种植体在颌骨内放置的位置、角度、深度等的准确性会影响其长期种植的成功率。种植牙机器人综合应用机器视觉、力学传感和微型模块化等技术设计研制,将其引入到口腔种植手术中,可以判读重现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精准规划种植方案、及时导航校准等.
张波彭佳石伟伟张凯
关键词:种植牙护理配合手术区域机器人辅助种植体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皮肤伤口局部血管化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对于大鼠皮肤伤口局部的促血管化作用。以探究其可能的促进愈合的机理。方法:构建大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空白膜组(放置空白胶原膜),KGF膜组(放置加载KGF的胶原膜)。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染色、免疫双标染色等技术对术后7d和14d时伤口的血管化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可看到空白组和空白膜组虽均有血管长入伤口内,但中心部位血管化程度低于KGF膜组。Masson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及局部血管计数也证实加载KGF的胶原膜可以促进局部血管再生。结论:KGF可以促进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化作用。
张凯曹聪余孟流光梦凯钟波徐宝华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皮肤伤口伤口愈合胶原膜血管化
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正畸种植联合治疗的考量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 agenesis,MLIA)的治疗方案选择要点。方法回顾文献总结MLIA的现有治疗方案选择策略及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对病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的咬合情况和尖牙基础条件合适时,建议优先选择尖牙改型治疗,研究证实该方法美学效果稳定,牙周健康情况较好。但在咬合及面型不允许关闭间隙时,种植修复较其他修复方式具有更大优势。针对正畸种植联合修复的情况,建议医生在种植手术时注意做好术前分析,选择好植入时间,把控好种植体的植入位置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MLIA的治疗方案选择中,需要运用多学科联合治疗的理念,以期在美学与功能上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曹聪周楠张凯简繁徐宝华满毅
关键词:多学科联合治疗正畸植入时机
上颌前牙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评估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种植病例的种植体存留率、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行前牙区即刻种植患者41例,41例病例分二组:Ⅰ组为不翻瓣组20例...
岳嵚张凯钟波马鹏华徐宝华
关键词: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
文献传递
游离龈瓣移植术和根向复位瓣增加种植区域角化龈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通过观测根向复位瓣和游离龈瓣移植术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二者增加角化龈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下颌磨牙区角化牙龈不足的种植患者一期进行埋入式种植,分为3组:第1组(平均年龄41岁,10例)和第2组(平均年龄25岁,10例)在一期种植后2个月行游离龈瓣移植术,3个月后行种植二期手术;第3组(平均年龄44岁,10例)在一期种植后3个月行种植二期和根向复位瓣手术。在游离龈瓣移植术和根向复位瓣术术前测量缺牙区角化龈宽度,术中测量角化龈厚度。术后1、6个月分别测量角化龈宽度,并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移植术后1个月,第1、2组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分别为(3.1±1.2)、(3.5±1.0)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6个月第1、2组角化龈宽度分别为(3.0±1.3)和(3.5±1.0)mm,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根向复位瓣术后1个月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为(2.6±0.5)mm,术后6个月为(1.9±0.3)mm,与第1组(术后1、6个月时角化龈宽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0)。结论游离龈瓣移植和根向复位瓣均可以增加种植区域的角化龈宽度;游离龈瓣移植在种植后6个月内较根向复位瓣角化龈增量更多;年龄对游离龈瓣移植增加角化龈的效果影响不大。
乔敏张凯董静徐宝华
关键词:牙龈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研究38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133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婴幼儿组住院前病程显著长于儿童组(10.26±5.30 vs.7.70±6.42,P<0.05),喘息显著多于儿童组(7.89%vs.3.76%,P<0.05);肺外合并症中,婴幼儿组消化系统症状和心肌损伤多见;儿童组发热多见,伴多种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除婴幼儿组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儿童组的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外,其余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影像学上,婴幼儿组支气管肺炎多见,后者节段性实变较多见。2组大环内酯类治疗均有效,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多见,影像学以支气管肺炎表现较多,而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较多见,多累及节段。
郑承宁王云峰李绚惠秦高新营张凯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激光与手术刀切除牙龈软组织肿物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比铒激光、二极管激光和常规手术刀切除牙龈软组织肿物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牙龈软组织肿物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铒激光、二极管激光和手术刀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第1天VAS值(视觉疼痛系统)和愈合时间。结果:铒激光、二极管和传统手术刀牙龈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为15.8±2.4min、16.8±2.1min和34.5±3.3min;愈合时间为8.4±1.3d、9.8±0.4d和6.9±0.4d;疼痛持续时间为1.6±0.5d、1.5±0.6d和4.2±0.4d;术后第一天的疼痛强度为2.1±0.6、2.2±0.7和5.9±0.5。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在2种激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种激光和手术刀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铒激光和二极管激光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传统手术刀,术后疼痛强度也小于传统技术。
乔敏张凯赵晶徐宝华
关键词:铒激光二极管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