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迪思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虚寒
  • 1篇虚寒型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表面...
  • 1篇皮质激素
  • 1篇泼尼松
  • 1篇外来工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腺炎
  • 1篇小柴胡
  • 1篇小柴胡汤
  • 1篇小柴胡汤治疗
  • 1篇疗效
  • 1篇就业

机构

  • 2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佛山市禅城区...

作者

  • 3篇廖迪思
  • 1篇佘小静
  • 1篇温东红
  • 1篇卢昉
  • 1篇罗嘉宏
  • 1篇张小娟
  • 1篇黎永富
  • 1篇谭瑞兴
  • 1篇叶伟
  • 1篇邓卫国
  • 1篇党静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升降出入合剂治疗虚寒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升降出入合剂治疗虚寒型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90例虚寒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1组(30例)、治疗2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限制其饮食进水;治疗1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升降出入合剂口服治疗;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进食白粥。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1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低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治疗2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的血淀粉酶(SAMY)、胰脂肪酶(LPS)、尿淀粉酶(UAMY)均低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治疗2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的胰岛素及C肽均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治疗2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1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治疗2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出入合剂治疗虚寒型AP可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胰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廖迪思刘海旭卢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虚寒型疗效
佛山市外来工就业前HBsAg阳性率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佛山市外来工就业前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情况,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9月佛山市18 369例外来工进行就业前健康体检,用ELISA法进行HBsAg检测,分析其HBsAg阳性率检测情况。结果:2008年9月~2010年9月18 369例外来工中,HBsAg阳性人数共2 465例,HBsAg总阳性率为13.4%,其中2008年9月~2009年9月8 658例外来工HBsAg阳性率为17.2%(1 489/8 658),高于2009年9月~2010年9月的10.1%(976/9 7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工人HBsAg阳性率为15.9%,高于女性工人的1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25岁年龄段工人HBsAg阳性率为14.2%,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工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外来工人群的健康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全体工人的卫生保健意识,对工业企业的工人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以便控制和减少乙型肝炎在此类人群中传播,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做好工业企业食堂的食具消毒,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佘小静廖迪思温东红
关键词:外来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
泼尼松联合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究皮质激素联合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相关标准,入院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SLEDAI、CRP、ESR、补体C3、补体C4、尿蛋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LEDAI、CRP、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激素联合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有效地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降低C-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提高补体C3水平,且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单纯应用皮质激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党静廖迪思谭瑞兴张小娟邓卫国黎永富罗嘉宏叶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质激素小柴胡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