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4(PABPC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预后意义,及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的肝癌RNA测序数据,分析PABPC4 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别构建PABPC4敲降和过表达的肝癌细胞系,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BPC4及干性相关指标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CCK-8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等研究PABPC4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干性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PABPC4 mRNA的表达水平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高表达PABPC4 mRNA的患者其总生存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较短(P<0.05),PABPC4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高表达PABPC4 mRNA的肿瘤组织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上调并显著富集。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ABPC4稳定敲降的HLF细胞和稳定过表达的Huh7细胞,功能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降PABPC4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集落形成能力(P<0.05);过表达PABPC4后的作用相反(P<0.05)。此外高表达PABPC4后,细胞干性相关指标(Nanog、OCT4、CD133、SOX2)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结论:PABPC4在肝癌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肝癌的独立预后指标。其高表达可增强癌细胞的干性,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和侵袭等恶性表型,有望成为有潜力的肝癌预后预测和治疗干预靶点。
- 刘鑫苗高红军康艳张赟孙玉琳
- 关键词:肝癌预后预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2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检测,比较两组组间、组内(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值。结果研究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及判断疗效的主要参考依据。
- 冯宇娇康艳裴彩丽田学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
- 北京及周边地区表观健康人群外周血肺癌标志物水平及参考区间的建立和验证
- 2025年
- 目的探讨北京及周边地区成年人外周血中肺癌标志物水平的特点,并建立个性化的标志物正常水平参考区间。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防癌体检的成年人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等肺癌标志物数据,采用四分位数间距法剔除离群值后计算P_(95)值,参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判定标准(WS/T 402-2024),获得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5个肺癌标志物参考值上限。通过分析同一中心2021年6月进行防癌体检的208例成年人数据和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肺良性占位病变140例患者数据,对建立的标志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最终纳入2626例表观健康体检者用于构建参考区间,其中男性1456例(55.4%),女性1170例(44.6%);年龄范围20~88岁。2626例的血清CEA、NSE、ProGRP、SCC-Ag、CYFRA21-1水平[M(Q_(1),Q_(3))]分别为1.63(1.07,2.43)ng/ml、13.08(11.44,14.77)ng/ml、34.93(29.02,42.19)pg/ml、0.80(0.60,1.00)ng/ml、1.96(1.48,2.63)ng/ml。男性血清CEA[1.88(1.22,2.76)ng/ml比1.41(0.93,2.02)ng/ml]、NSE[13.31(11.87,15.00)ng/ml比12.69(10.96,14.53)ng/ml]、SCC-Ag[0.9(0.7,1.1)ng/ml比0.7(0.6,0.9)ng/ml]和CYFRA21-1[2.02(1.53,2.71)ng/ml比1.87(1.40,2.51)ng/ml]水平均高于女性,ProGRP[34.00(28.25,41.55)pg/ml比36.12(29.97,42.98)pg/ml]水平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40岁组(458例)、>40~50岁组(827例)、>50~60岁组(783例)、>60~70岁组(412例)和>70岁组(146例)两两比较,血清C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40岁组与>40~50岁组间和>60~70岁组与>70岁组间外,其他各年龄组两两比较的血清NS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个年龄组两两间血清ProG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50岁组、>50~60�
- 刘鑫苗孙萍赫明扬康艳娄笑迎吴玥孙玉琳高红军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 大肠癌患者sICAM-1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1及TS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TSGF,测定大肠癌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两种指标水平。结果:大肠癌组血清sICAM-1、TS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转移的大肠癌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明显高于无转移大肠癌组(P<0.05),手术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sICAM-1和TSGF水平增高可能与大肠癌的转移有关,也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 张英兰范凝芳石红梅冯宇姣康艳
- 关键词:SICAM-1TSGF大肠癌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50例健康体检者及58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并随访12个月,分析其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Hcy水平显...
- 张英兰石红梅范凝芳冯宇娇康艳
- 关键词:结直肠癌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为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50例对照组和58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其变化,分析其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6.90±5.35)μmol/L比(10.23±3.06)μmol/U(P〈0.01);并与TNM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18.49±5.13)Ⅰmol/L比(15.20±4.86)μmol/L](P〈0.05)。治疗结束时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13.39±4.98)μmol/L比(16.90±5.35)μmol/L](P〈0.01),且治疗后3个月Hcy水平【(10.23±3.17)μmol/L]明显低于治疗结束时(P〈0.05)。手术后12个月内复发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17.18±4.82)μmol/L比(12.36±3.19)μmol/L】(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对结直肠癌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 张英兰石红梅范凝芳冯宇娇康艳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