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振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泉州市科技局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6篇芬太尼
  • 5篇镇痛
  • 5篇术后
  • 4篇舒芬太尼
  • 4篇高龄
  • 4篇高龄患者
  • 3篇依托咪酯
  • 3篇术后镇痛
  • 3篇胃镜
  • 3篇肠镜
  • 2篇地佐辛
  • 2篇心排血量
  • 2篇血量
  • 2篇异丙酚
  • 2篇手术
  • 2篇通气
  • 2篇年龄
  • 2篇排血量
  • 2篇七氟醚

机构

  • 19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市第一医...

作者

  • 21篇康振明
  • 14篇谢文钦
  • 10篇谢文吉
  • 6篇赵桀
  • 6篇曾景阳
  • 6篇李顺元
  • 5篇江长城
  • 3篇李扬亿
  • 3篇陈如霜
  • 3篇颜景佳
  • 2篇舒进军
  • 2篇张小霓
  • 2篇杨玉欣
  • 1篇孙加晓
  • 1篇林慧梅
  • 1篇王一雄
  • 1篇周建英
  • 1篇陈英勒
  • 1篇苏长生

传媒

  • 6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识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旨在探讨与了解意识指数(IoC)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院收治的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oC组、BIS组及对照组,分别是采用IoC监测、BIS监测,对照组则是根据临床经验实施常规麻醉,每组40例。观察三组丙泊酚用药量、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24 h,术后24 h、3 d、7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IoC组、BIS组的丙泊酚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oC组降低丙泊酚用量在三组中最明显。IoC组、BIS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24 h相比,各组术后24 h和术后3 d患者MMSE评分均表现降低,其中对照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IoC组和BIS组肠癌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IoC组、BIS组肠癌患者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过程中采用意识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显著提高了麻醉镇静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康振明陈如霜苏长生李顺元谢文钦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肠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效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评价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抑制胃镜检查术诱发体动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成年患者9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9-25 kg/m2.根据年龄分为3组(n=30):18-39岁组(Ⅰ组)、40 - 64岁组(Ⅱ组)和65 - 74岁组(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5、2.0和1.5 μg/ml,达到靶浓度后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术中发生头部或四肢有目的较大动作,则定义为胃镜检查术诱发的体动反应.采用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浓度差为0.5 μg/ml,出现体动反应者,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确定异丙酚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异丙酚EC50及其95% CI分别为4.2(3.8-4.5)、4.1(3.7-4.4)和2.4(1.8- 2.7)μg/ml.与Ⅰ组相比,Ⅱ组异丙酚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及Ⅱ组相比,Ⅲ组异丙酚EC50降低(P<0.05).结论 年龄因素可明显影响异丙酚的内脏性镇痛效应,异丙酚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效力较中青年患者显著增强.
谢文钦李扬亿谢文吉江长城康振明颜景佳
关键词:年龄因素内脏疼痛二异丙酚剂量效应关系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位置与非通气侧肺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国内研究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位置多为分析非通气侧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变化[1-2],但对应用非通气侧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判断双腔管位置的标准尚有争议[3]。
王一雄谢文钦周建英江长城康振明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为Ⅰ~Ⅱ级妇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4μg/ml)、咪达唑仑0.03 mg/kg(0.24 mg/ml)和等量(0.125 ml/kg)生理盐水(5 min注射完毕)。5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1 min注射完毕),观察并记录有无肌阵挛发生及肌阵挛的严重程度。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经静脉预先注射0.5μg/kg和0.03 mg/kg后,再给予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7.5%,而对照组肌阵挛的发生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咪达唑仑0.03 mg/kg预处理都可明显降低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且两者预处理的效果相当。右美托咪定在辅助麻醉方面具有镇静、镇痛,减少麻醉剂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无呼吸抑制等特点,更适合与依托咪酯联合使用作为全麻诱导用药。
康振明谢文钦谢文吉江长城赵桀
关键词: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麻醉全身肌阵挛
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90例,按不同年龄分为:A组(18~39岁)、B组(40-64岁)和C组(65-89岁),每组30例。A组、B组和C组初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2.0、1.5ug/ml,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静注芬太尼1.0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检查开始即刻(T1)、结肠镜至乙状结肠(T2)、回盲瓣(T3)、体动前(T4)、体动后(T5)、检查结束时(T6)的MBP、HR、SpO2和体动前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计算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和半数有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50)。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E岛为4.36(95%CI4.05~4.66)ug/ml、B组EC5(13.54(95%CI3.19~3.88)μg/ml、C组EC50 2.79(95%CI2.45~3.11)μg/ml,呈递减趋势(P〈0.05);A组AA50 22.13(95%CI 18.54~24.80)、B组AAI50 24.95(95%CI20.26~28.85),明显小于C组AAk29.72(95%CI27.79~33.67)(P〈0.05)。纤维结肠镜插入三组阳性反应的AAI大于阴性反应者(P〈0.01);体动前的AAI明显小于体动后(P〈0.01)。A组、B组分别O、2例出现短暂性低血压,明显低于C组8例患者(P〈0.05),其中C组3例患者的低血压通过输液和降低丙泊酚目标浓度而升高,其余7例未给予任何治疗,插入纤维结肠镜后血压恢复正常。A组、B组分别有1例、3例插入纤维结肠镜后出现呼吸抑制(SpO2〈90%),分别低于C组的8例(P〈0.05),患者给予开放气道后SpO2自行恢复正常。结论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年龄是影响丙泊酚药效学的重要因素。
谢文钦李扬亿谢文吉颜景佳江长城康振明
关键词:年龄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听觉诱发电位纤维结肠镜检查术
右美托咪定对行胃癌根除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行胃癌根除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组(E组)及Dex组,各43例。Dex组给予Dex静脉输注,E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镇痛及镇静效果。结果:Dex组术后CD3^(+)、CD4^(+)及CD4^(+)/CD8^(+)高于E组,IL-10、CRP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E组,Ramsay评分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胃癌根除术患者中采用Dex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有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陈如霜康振明谢文钦
关键词:老年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52—73岁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mg/kg;B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20例。术毕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h、2h、4h、8h、16h、24h共6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记录24h用药量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而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24h内舒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CIA期间舒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镇痛质量。
舒进军张小霓康振明
关键词:超前镇痛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髋关节置换术
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手控喷射通气(manual jet ventilation,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全麻下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高龄患者64例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持续给氧,对照组采用普通鼻导管经鼻咽通气管持续给氧4 L/min。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结果:干预组患者SBP、DBP、HR、SpO_2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呛咳、体动发生率分别为6.25%、3.13%,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2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舒适度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康振明谢文钦谢文吉李顺元曾景阳赵桀苏长生
关键词:全身麻醉鼻咽通气管高龄
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S组、SN组、SNY组,断脐后开始PCIA。S组为舒芬太尼组,SN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组,SNY组为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记录术后6、12、24、48h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NAC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SN和S组相比,SNY组镇痛和镇静评分明显改善,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ACS评分均在35分以上。三组均未见低血压、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苏长生康振明陈英勤谢文钦李顺元曾景阳
关键词:舒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
纳布啡、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对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的影响对比
2025年
目的:对比纳布啡、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对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掷骰子奇偶数法将其分为纳布啡组(n=51)和地佐辛组(n=51)。纳布啡组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留院观察时间),麻醉前5 min、进镜时和探腔时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检查后1 h、2 h、5 h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法(NRS)],不良反应(呃逆、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结果: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留院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5 min、进镜时和探腔时HR、MAP和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后1 h、2 h、5 h 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呃逆、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纳布啡、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均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纳布啡更有助于避免呼吸抑制发生。
钟贤妹吴梓坚康振明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无痛肠镜麻醉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