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3篇心肌病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管
  • 3篇致密化不全
  • 3篇衰竭
  • 3篇肌病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肌桥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肌致密化不...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功能
  • 2篇腋静脉
  • 2篇永久起搏
  • 2篇永久起搏器
  • 2篇人心肌
  • 2篇受体阻滞剂

机构

  • 15篇重庆市第三人...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席瑞霞
  • 7篇何国祥
  • 7篇程训民
  • 5篇舒茂琴
  • 3篇张平
  • 3篇宋治远
  • 2篇罗秋林
  • 2篇谭建聪
  • 2篇林阳
  • 2篇李叶青
  • 2篇宋小菊
  • 2篇廖华
  • 2篇刘微
  • 2篇刘为民
  • 2篇陆履佩
  • 1篇迟路湘
  • 1篇冉擘力
  • 1篇仝识非
  • 1篇刘茜
  • 1篇胡厚源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心脏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评价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的动态血压(ABP)节律及负荷值对靶器官的影响。方法:106例60岁以上收缩压≥21.28kPa和舒张压(DBP)≤12.64kPa的患者分为两组:Ⅰ组(无靶器官损害者39例)和Ⅱ组(合并心、脑、肾损害,但处于功能代偿期67例)。分别选30例正常血压的老年人和中青年(≤55岁)为对照组(EC和MC)。所有病例均作ABP监护。结果:EC、MC、Ⅰ组和Ⅱ组相比,ABP节律异常者逐渐增加,昼夜血压差值逐渐缩小。与Ⅰ组比,Ⅱ组白昼与夜间(尤其是夜间)SBP平均值和负荷值显著增高。各组DBP平均值及负荷值差异不显著。结论:老年ABP减弱甚至消失,合并ISH时这种变化更明显,老年ISH的异常血压节律和持续(尤其是夜间)SBP升高及超负荷与靶器官损害有关。
席瑞霞刘微陆履佩冯霞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收缩期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T_3及rT_3的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席瑞霞陆履佩刘微刘茜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甲状腺激素T3RT3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较长时间(6个月左右)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 lation,AF)的临床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4例稳定性CHF(NYHA≤Ⅲ级)合并 AF者分为 3 组:24h平均心室率 <70次/min为对照1组(n=22);24h平均心室率≥70次/min为对照2组(n=25);24h平均心室率≥70次/min并能耐受较大剂量的比索洛尔治疗者为治疗组(n=37)。所有患者均给予洋地黄、ACEI、利尿剂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和6个月后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基本病因、左心室或左心房内径、NYHA心功能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相似。6个月后(与对照1和2组相比),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住院和死亡率轻微下降、二尖瓣返流程度减轻以及左心房内径明显缩小。治疗组6个月后的24h平均心室率和最大运动心率显著低于对照2组,与对照1组相似。结论 6个月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治疗能改善CHF合并AF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轻度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
席瑞霞舒茂琴张平
关键词:Β1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一种预后不良的先天性心肌病被引量:2
2004年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它是由于胚胎发育早期 ,网织状肌小梁致密化过程失败 ,导致小梁化的心肌持续存在 ,以无数突出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隐窝为特征。目前认为此病与 Xq2 8染色体上G4、5基因突变有关。临床主要表现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与栓塞。心脏超声能直接显示本病的心肌结构异常特征 ,可以确诊。此病预后差 ,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有助于延长患者寿命。
席瑞霞程训民何国祥
关键词:心室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状被引量:10
2004年
慢性心力衰竭时较易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与β阻滞剂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植入型心脏除颤复律器(ICD)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作者综述了慢性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与 ICD近期临床试验结果。
程训民席瑞霞何国祥
关键词: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及治疗现状被引量:26
2004年
近年来利用定量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血流测定技术 ,明确了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 ,主要是心肌桥内冠脉管腔狭窄从收缩期延至舒张期及心肌桥内冠脉血流速度异常 ,导致冠脉血流储备下降。有症状的心肌桥首选药物治疗 。
程训民席瑞霞何国祥
关键词:心肌桥心肌缺血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4例被引量:1
2004年
程训民席瑞霞宋治远何国祥
关键词: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2
2004年
程训民席瑞霞何国祥舒茂琴胡厚源仝识非冉擘力宋治远
关键词:心肌桥影像学特点心外膜心肌缺血症状检出率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被引量:2
2004年
程训民席瑞霞宋治远何国祥
关键词: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心力衰竭充血性
3种不同方法定位穿刺腋静脉行永久起搏器电极植入术72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置入起搏电极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方法腋静脉组72例,术中用造影剂、导丝定位或透视下直接穿刺腋静脉植入电极;另选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72例经锁骨下静脉植入电极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72例患者穿刺腋静脉均获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次数和耗时相似。用造影剂定位穿刺最容易成功,其次为用导丝定位穿刺,直接在透视下解剖定位的穿刺次数和耗时稍高于前2种方法。结论造影剂和导丝定位下穿刺腋静脉成功率高,耗时短,但费用高、烦琐、增加患者痛苦。在透视下以骨性标志定位直接穿刺腋静脉方法安全、简便,成功率高,随着经验的增加可取代造影剂、导丝定位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以避免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缺点和并发症,可作为常规方法。
谭建聪廖华席瑞霞李叶青林阳刘为民宋小菊罗秋林
关键词:腋静脉人工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