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万英

作品数:37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建筑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建筑
  • 8篇节能
  • 7篇建筑学
  • 6篇课程
  • 6篇教学
  • 5篇建筑学专业
  • 4篇住宅
  • 4篇夏热冬冷
  • 4篇夏热冬冷地区
  • 4篇节能设计
  • 4篇环境影响
  • 4篇建筑节能
  • 4篇高架
  • 3篇学生公寓
  • 3篇声屏障
  • 3篇水泥
  • 3篇热舒适
  • 3篇围护结构
  • 3篇建筑设计
  • 3篇教学模式

机构

  • 33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作者

  • 35篇屈万英
  • 9篇李晚珍
  • 7篇李洁
  • 6篇庄凌
  • 5篇程唯
  • 4篇伍昌友
  • 3篇周百灵
  • 2篇刘伟毅
  • 2篇葛翠玉
  • 2篇杨柳
  • 2篇闫海燕
  • 2篇王黎
  • 2篇夏小唐
  • 1篇郄恩田
  • 1篇陈实
  • 1篇李天降
  • 1篇王兴龙
  • 1篇武六元
  • 1篇徐虹
  • 1篇王黎

传媒

  • 3篇中外建筑
  • 3篇住宅科技
  • 3篇安徽建筑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建筑节能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艺术科技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福建建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设计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目前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围护结构现状,通过对山东半岛地区进行调研测试分析,从墙体、窗户、屋顶三个方面提出了符合地域特色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与传统构造作法相结合,为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葛翠玉屈万英
关键词:寒冷地区节能设计坡屋顶
探讨“建筑+”多专业分级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25年
随着经济转型和科技变革,建筑类专业正经历从传统模式向多专业协同创新、工程实践与应用创新转变。面对师资、创新平台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文章探讨以“建筑+”为核心的多专业分级协同育人模式并提出了新的解决策略:结合校内优势专业,构建多专业+分级协同。“分级协同”即“基础—专业—综合—创新”4层级协同创新平台,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协同平台赋能,多专业协同联动,实现“知识聚合、智理融合,过程耦合,珠联璧合”。“建筑+”多专业分级协同尚处于探索阶段,构建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深度协同、智能服务和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可打破传统壁垒,整合优势资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屈万英王黎周百灵徐虹邵俊
关键词:协同创新SWOT分析法
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要关注高楼大厦的建设,还要关注城市人文性、文明性的建设。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正是突出城市内部人文性特征的关键设计,也是突出我国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设计环节。在该环节,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我国当前的环保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积极将低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之中,推动现代化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城市内部的资源应用效率和绿化水平,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法:相关从业人员可以从提高对园林选址的重视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及重视养护优化措施的应用等方面着手,达到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高效应用低碳理念的目的。结果: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能够进一步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绿化和美化城市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和要求。结论:将低碳理念高效应用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使城市更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王怡凡屈万英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
2016年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以武汉科技大学的房屋建筑学课程为例,进一步探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包括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优化与改革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精品课程进一步升级、创新打下基础。
李洁李晚珍屈万英庄凌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
武汉地区窗体类型的节能探讨
2012年
窗户是建筑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其中窗型的选择对建筑风格和建筑保温隔热的改善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窗户类型的使用现状入手,结合武汉地区特殊的气候特征,分析了窗体节能的原理,同时对不同类型的窗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武汉地区适宜使用的节能窗型。
屈万英程唯李晚珍
关键词:窗体节能平开窗推拉窗
鄂东南传统村落宗祠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以湖北通山县白泥村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鄂东南传统村落正面临“保存性消亡”和“建设性破坏”等现实困境,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地域性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已成为当今乡村振兴背景下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该文以湖北通山县白泥村为例,结合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背景,分析了传统村落宗祠的空间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出“祠村一体、新旧一体、产村一体”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以期延续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以及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刘伟毅伍昌友屈万英
关键词:村落公共空间文化振兴
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以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为对象,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重构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依托建筑学科,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各级各类具有高素质的适应性人才的体系。通过开放式人才模式培养,注重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由传统的由知识传输导的设计的程序模式向由设计创新引领知识的学习转变。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研究,优先培养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服务于社会,同时也可解决社会问题。另外,为了建筑学一级学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建立开放式的的联合教学平台,大胆借鉴先进的课程资源,积极聘请外来教师授课,同时强化师生的实际工程训练,可满足社会对地方高校学生培养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要求。
屈万英李洁李晚珍程唯夏小唐
关键词: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
生态思想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0
2011年
针对目前建筑设计课程中生态教育滞后、教学模式与实际应用相违背等现象,分析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多数高校建筑学课程体系设置与分布,探讨了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从观念上树立比较牢固的生态意识,并提出将生态思想融入全程建筑教学中,采用开放式、交叉式、流水式和总结式教学模式,在建筑教育中普及生态思想,强化动手能力,最终使生态建筑教育成为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
屈万英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思想教学模式全过程教育
基于气候特征的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气候是建筑的本源,也是建筑节能的本源。建筑节能以自然气候特征为基础,在建筑的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在源头开始堵截。以我国地域广阔的夏热冬冷地区的武汉市为例,探究该地区被动式(或气候适应性)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为建筑的绿色节能发展提供借鉴。
李洁伍昌友屈万英李晚珍
关键词:气候特征夏热冬冷地区绿色节能
气凝胶和珍珠岩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以纳米SiO_(2)气凝胶(NSA)和膨胀珍珠岩(EP)分别替代发泡水泥中的部分水泥,制备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NSAFC)和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EPFC),对比了NSAFC和EPFC的干密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耐火隔热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SAFC和EPFC的吸水率变化趋势不同;与NSAFC相比,6%EP掺量EPFC的28 d力学性能最佳;NSAFC在保温性、轻质性和耐火隔热性方面均优于EPFC;NSAFC的孔隙结构更为均匀.
屈万英刘凯璐
关键词:膨胀珍珠岩导热系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