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启 作品数:8 被引量:1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省农业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豫东平原棉田多熟种植模式的探讨 1998年 近两年,我们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及豫东人多地少,矿藏资源匮乏的特点,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着手,初步探索出以棉为主,间套蒜、菜、瓜等作物的多熟种植模式,以便为主产棉区棉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1豫东平原实施多熟棉田生产的可行性1.1光... 曹雯梅 宋连启 张慎璞关键词:棉田 多熟种植模式 玉米掖单13号种植密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94年 对掖单13号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群体形态、光合特征、生理特征、干物质积累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3号玉米创高产的最佳密度为每亩5300~5500株。 宋连启 张述景 郑其良 王谦 陈景玲关键词:玉米 掖单13号 光合特征 生理 不同质地土壤夏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4 2005年 在4种质地不同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玉米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和壤质黏土玉米生育后期光合速率(Pn)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的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质地土壤玉米Pn、Ls 表现为黏壤土>壤土>壤质黏土>砂质壤土,Ci 表现为砂质壤土>壤质黏土>壤土>黏壤土,Gs 表现为质地黏重的土壤大于轻质土壤。蜡熟期各处理的Pn、Gs、Ls 明显小于乳熟期。施肥使各种质地土壤玉米Pn、Gs 和Ls 明显提高,Ci 降低,尤其砂壤玉米变化更为明显。不同处理玉米的叶面积动态和产量差异显著。 王群 李潮海 栾丽敏 宋连启 高素玲 刘松涛 韩锦峰关键词:土壤质地 玉米 光合特性 施肥 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58 1999年 利用杂交种掖单22 号,研究了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内,延长灌浆期叶片的功能期,尤其是吐丝30 d 以后的绿叶面积时间,是高产的根本保证;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花后、尤其是吐丝后10 ~30 d 干物质积累量是实现高产的核心;最大伤流量与产量呈曲线关系,群体最大伤流量必须确保在适宜范围内。 姚万山 宋连启 郭宏敏 张慎璞关键词:夏玉米 生理指标 玉米 竖叶大穗型玉米郑单14号的高产生理研究 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结果表明,郑单14号上中部叶片夹角小、叶向值大,下部叶片夹角大、叶向值相对较小,株型紧凑合理;叶片光合色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丙二醛(MDA)积累少,功能强,衰老慢;叶面积系数大,变化合理;籽粒容积大,灌浆持续时间长;穗大,千粒重高,产量高于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 王振华 王义波 张新 王永普 付国占 史国安 宋连启关键词:玉米 生理特点 玉米笋的综合加工 被引量:2 1997年 赵雨 王福玲 宋连启 郑其良 朱维军关键词:玉米笋 “多效好”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及促早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992年 用同一浓度的“多效好”和不同处理方法,在玉米播种时进行播前拌种和浸种以及拔节后进行叶面喷洒,可促进玉米提早成热。主要表现在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雄穗抽出提前,雌穗提前吐丝,从而提前授精,并改变了籽粒的灌浆强度和稳定时间,降低了秃尖度,增加了穗粒数和穗粒重。 王畅 徐威生 吴凤兰 刘和生 万宏仁 宋连启关键词:生长调节剂 玉米 早熟 甜玉米籽粒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2 1997年 系统地研究了甜玉米籽粒长、宽、厚、体积、干重、鲜重、含水量、可溶性糖等变化。结果表明:从受精始,籽粒长、宽、体积都在增加,但粒长增速达最大值比粒宽、体积较早,粒厚至吐丝后18d达最大值;粒重持续增加,在吐丝后13~14d是增长速度的转折点;含水量持续增加是粒重增加的主要因素,受精后含水量直线下降(r=-0.9510);籽粒中可溶性糖的变化为三次多项式曲线(r=0.9407),在吐丝后17d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吐丝后19~21d达最大值后,下降速度加快。 宋连启 杜红 李铁庄 郑志松关键词:甜玉米 籽粒发育 吐丝 粒重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