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姮 作品数:36 被引量:6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姜倩男 张铎 孟姮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用于颅内肿瘤误诊分析 2005年 赵长福 张铎 孟姮 马隽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 误诊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颅内肿瘤 误诊分析 能量代谢 帕金森病在多模态MRI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目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成为了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并且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本人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在临床上对P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多模态MRI的发展,对于PD的研究从早先的结构MRI直到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功能MRI,从不同的角度对PD进行影像学的分析与评价,进一步为PD在临床上的研究进展提供支持,本文就PD在多模态MRI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易爽 孟姮关键词: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2例临床及MRI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MR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9~2005年间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12例患者,分析相关资料。结果:(1)12例患者中,脑脊液压力正常3例,升高9例,10例涂片阳性,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2)MRI示2例正常,10例异常,为长T_1长T_2信号。(3)治愈1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改变,加之MRI特点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重要信息,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密切相关。 孟姮 张铎 胡援关键词:脑膜炎 胃神经鞘瘤伴反应性淋巴增生1例 被引量:4 2019年 1病例简介女,61岁,主诉:间断上腹疼痛1个月,加重伴黑便1周。门诊胃镜提示:胃底大弯侧占位病变,性质待定。专科检查:腹部平坦,上腹部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上腹部CT(图1A^G),平扫示胃大弯后壁内可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欠均匀,局部向胃壁外突出,边界较清楚,最大截面约5.8cm×5.2cm,病灶周围可见多发结节影,直径0.5~1.3cm;注射碘克沙醇(270mgI/ml)75ml行增强扫描,胃大弯侧病灶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随时间延迟呈明显持续性强化,其内强化不均匀,周围多发结节呈明显强化。CT提示:恶性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所见:肿块位于胃大弯后壁黏膜下层与浆膜间,大小6.0cm×5.5cm×5.2cm,腹腔右侧粘连较重,侵及脾门;肿块切面呈灰白色,杂有淡黄色,质软,部分切面见囊腔,胃大、小弯脂肪中分别找到结节13枚、6枚,直径0.3~1.5cm。 孙崎元 孟姮 杨欢 张聪 郭鑫关键词:胃肿瘤 神经鞘瘤 MRI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及应用 2023年 脑转移是成人最常见的中枢系统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变通常由肺部引起。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有些隐匿性或无法进行病理活检的肺癌脑转移患者而言,要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就需要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在明确其病理类型之后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促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当前临床对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治疗而言,一般都可以采用磁共振图像的方式进行有效诊断,基于此,本文现就多种磁共振技术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王天尧 孟姮关键词:肺癌 脑转移瘤 病理类型 扩散成像 原发性肺肉瘤1例 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男,70岁。于4月前因左下肢髋部骨折在外院行肺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占位,大小约为2.0 cm×2.0 cm,未给予处理。现入院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可见较大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4.8 cm×5.0 cm,平均CT值约为28 HU(图1,2)。静脉注射碘海醇75 ml后扫描示:右肺下叶类圆形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其CT值在动脉期(图3)、静脉期(图4)、延迟期(图5)三期分别为8~68 HU、17~71 HU、5~71 HU。 任诗卉 王宇轩 孟姮关键词:原发性肺肉瘤 MR多种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作用评价 2024年 通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和脊椎转移瘤导致的急性骨折病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我们探讨了MR多种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具体贡献。研究对象分为26例原发性骨折患者(观察组)和24例转移瘤病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MRI的附加异常信号、软组织、椎管和硬膜受累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附件异常信号和软组织、椎管、硬膜受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 vs 0,P<0.05),显示出MR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诊断中的优势。尽管两组的ADC值(扩散加权成像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强化比率(1.63±0.34)和骨髓对比率在b值分别为250和500 s/mm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进一步证实了MRI在区分这两种骨折类型上的敏感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多模态MRI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广泛应用。 李博涵 孟姮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预测胰腺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 2025年 目的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胰腺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行腹部MRI增强检查的79例胰腺癌患者,36例T1、T2期患者为早期组,43例T3、T4期患者为进展期组。应用飞利浦后处理平台IntelliSpace Discovery(ISD)在患者增强T1WI的轴位图像上勾画胰腺肿瘤范围,得到该病灶的所有影像组学特征。应用FeAture Explorer 0.5.4将患者以73随机分配为训练集(55例)和测试集(24例)。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初步筛选特征;应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FE)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一步优化影像组学特征,获得与T分期高度相关的特征数据;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线性判别分析(LDA)、逻辑回归(LR)3种分类器构建区分早期和进展期胰腺癌模型;比较上述模型在交叉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得到术前预测胰腺癌T分期的最佳模型。结果基于PCC和ANOVA降维优化后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分类模型预测性能最佳,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915(95%CI,0.835~0.994),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3、0.833和0.920;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944(95%CI,0.844~1.000),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7、0.846和1.000。结论基于增强MRI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胰腺癌术前T分期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寇佳玉 孟姮关键词:胰腺癌 T分期 磁共振成像 CT影像、Alvarado评分、实验室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综述 2024年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炎起病急,症状重,对患者的影响也比较大。急性阑尾炎可以导致阑尾穿孔、坏疽及其他一些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临床上目前采用CT影像来对急腹症的患者进行诊断,确诊阑尾炎,对患者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于碧磊 孟姮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CT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