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痰瘀阻络型、阴虚阳亢型、肾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加用痰瘀阻络型络活颗粒、阴虚阳亢型降压颗粒、肾虚型长生降压颗粒,观察2个月,比较两组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西药组治疗后诊室血压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在降低患者诊室血压的收缩压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证候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仅在眩晕、头痛、心悸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眩晕、腰痠、失眠、耳鸣、胸闷、急躁易怒、便秘、健忘、气短、乏力、夜尿频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头重如裹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降压疗效良好,可以改善诸多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 王静刘宝珍马友合孙龙牛卫洲刘艺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中医证候
- 血清TSP-1联合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H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术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水肿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SP-1、MMP-9对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结果126例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有35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脑水肿,有91例患者未发生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组血清TSP-1、MMP-9水平高于未发生组,血肿体积大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P-1、MMP-9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预测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769、0.8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P-1≥75.440 ng/mL、MMP-9≥183.265μg/L、血肿体积≥50.50 mL是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SP-1、MMP-9联合预测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效能较高,二者有望成为预测其发生的有效指标,可为后续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 孙龙董致郅吴彦青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迟发性脑水肿血小板反应蛋白-1
- 急性颅脑损伤血凝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凝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六项血凝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损伤24小时后血凝指标检测结果与伤后1周、3周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的血凝检测结果异常,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于荣三李凤英孙龙韩冬孟小征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血凝
-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HICH)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期HICH痰热腑实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14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34/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26/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C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NS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IL-4、IL-10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HICH痰热腑实证,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症状,降低炎症水平。
- 孙龙王革生高先政
- 关键词: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 地黄饮子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脑氧代谢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地黄饮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灌注量以及脑氧代谢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肢体僵硬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容量和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以及脑氧摄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灌注和脑氧代谢,临床疗效较显著。
- 孙龙王革生吴彦青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地黄饮子穴位针刺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