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雷刚

作品数:81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专利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0篇遥感
  • 23篇植被
  • 9篇遥感影像
  • 8篇植被覆盖
  • 7篇光谱
  • 6篇地表
  • 6篇植被类型
  • 6篇反演
  • 6篇大尺度
  • 5篇定标
  • 5篇矢量
  • 5篇矢量化
  • 5篇土壤
  • 5篇专题信息
  • 5篇作物
  • 5篇辐射定标
  • 4篇地物
  • 4篇遥感数据
  • 4篇叶绿
  • 4篇叶绿素

机构

  • 72篇河北省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新...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聊城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81篇孙雷刚
  • 51篇刘剑锋
  • 21篇郭风华
  • 19篇徐全洪
  • 13篇张可慧
  • 11篇肖登攀
  • 9篇刘芳圆
  • 8篇王仁德
  • 8篇周可法
  • 8篇王绍强
  • 7篇秦艳芳
  • 7篇孙莉
  • 7篇栗志强
  • 6篇蒋红军
  • 6篇张清
  • 6篇李明明
  • 6篇王瑞君
  • 5篇许文强
  • 5篇刘朝霞
  • 5篇王桂刚

传媒

  • 7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科技资讯
  • 2篇自然资源遥感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7篇2025
  • 7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19
  • 1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源遥感在土壤水分定量反演中应用概述被引量:1
2012年
土壤水分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水文、气象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一直比较活跃,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实时快速获取土壤水分信息提供了新的手段,已成为目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土壤水分的遥感定量估测方法,并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雷刚
关键词:遥感土壤水反演
一种面向生态环境参量遥感反演的阴影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生态环境参量信息遥感反演的阴影提取方法,包括:对原始遥感影像图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辐射校正,得到遥感影像结果图;计算植被指数,根据所得植被指数计算阴影指数,得到阴影指数信息空间分布图;对遥感影像结果图进...
孙雷刚徐全洪刘剑锋鲁军景何娇娇刘芳圆蔡湛马晓倩
模拟现实场景的地物波谱采集装置和采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现实场景的地物波谱采集装置和采集方法,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上的人工光源模拟装置和接收光谱模拟装置;所述基座板为圆形板体,在其板面的边沿设有360°的方位角度线;所述接收光...
刘剑锋王仁德孙雷刚张可慧蒋红军栗志强王瑞君郭风华肖登攀
文献传递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38
2021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科学准确地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是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总结和梳理当前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遥感在生态环境评价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比较了当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分析了不同评价方法模型的优缺点,如指数评价法、模糊判别法等.指出要把握生态环境特点,全面认识本质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模型.最后总结分析了目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左璐孙雷刚徐全洪徐全洪李晓婧刘剑锋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遥感
基于混合空间-频率专家的深度学习遥感变化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合空间‑频率专家的深度学习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包括:选用孪生ConvNeXt网络为空间域专家,提取双时影像粗‑细的空间域局部差异特征;选用孪生离散小波变换为频率域专家,提取双时影像高‑低频率域全局差异特...
张鹏飞孙雷刚王钦艺周成虎郝庆涛左璐鲁军景刘剑锋黄亚云
基于MODIS的京津冀地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变化监测被引量:22
2022年
生态质量评价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协调稳定、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客观地定量评价区域生态质量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选取2001年、2010年、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MODIS遥感数据产品,提取出反映绿度、湿度、热度和改进的干度4个重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MODIS遥感生态指数(MODIS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_(M)),对京津冀地区2001—2019年近20 a间的生态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及变化监测。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生态质量区域差异明显,北部燕山及西部太行山一带生态质量好,冀西北张家口及冀东南城市中心区生态质量差;②2001年、2010年和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RSEI_(M)均值分别为0.556,0.583和0.527,生态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③2001—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态质量改善和退化的面积占比分别为20.18%和35.69%,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北改善、东南退化的格局。西北部生态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降水量增加、温度升高等水热条件变化及一系列的人为保护措施;东南部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基于MODIS数据可有效实现区域大范围的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区域社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左璐孙雷刚鲁军景徐全洪徐全洪马晓倩
关键词:生态质量综合评价遥感监测MODIS
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植被信息快速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植被信息快速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几何校正和辐射标定;基于植被叶绿素荧光光谱机理特征,构建一个新的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进而计算获得荧光遥感植被识别指数信息;利用K‑Mea...
孙雷刚徐全洪刘剑锋 鲁军景张宁佳刘芳圆
文献传递
一种耦合多源遥感信息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多源遥感信息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方法,包括从“生境状况‑结构状况‑胁迫状况‑土地利用效益”角度构建多层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单元,充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并优化评价指标;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鲁军景孙雷刚郝继坤左璐郝庆涛刘剑锋马晓倩黄亚云
基于大食物观下河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2025年
食物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摸清当下河北省基于大食物观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从居民膳食营养需求出发,测算河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通过泰尔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异状况,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22年全省土地承载指数在空间上呈“两高一低”的分布特征,即东部和北部高、南部低;土地承载指数整体空间分异较大,其主要来自区域内差异;区域内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化地区;从承载类型上看,超载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坝上及城市中心区,基本平衡区分布较为零散,盈余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区及东部滨海平原区;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是全省土地承载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分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具有差异性。
马晓倩孙雷刚左璐鲁军景郝庆涛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膳食营养
一种基于多源特征融合的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特征融合的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方法,包括: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配准及融合;多源特征融合土地覆被遥感分类样本集构建;基于多源特征融合的土地覆被遥感分类模型MSFFNet的构建;利用构建的样本集对MSFF...
郝庆涛孙雷刚鲁军景左璐刘剑锋尚月敏马晓倩黄亚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