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英姿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综合性ICU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耐药
  • 2篇耐药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
  • 2篇AΒ1-42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检测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乳酸杆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标志

机构

  • 9篇济南军区青岛...
  • 2篇济南军区联勤...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9篇孙英姿
  • 6篇张立营
  • 3篇冯玉奎
  • 2篇单守勤
  • 2篇赵怀龙
  • 2篇高波
  • 2篇傅兴伦
  • 1篇董洪强
  • 1篇孙宇
  • 1篇高博
  • 1篇马凤龙

传媒

  • 4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第七次全国临...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查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A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早期临床干预可以改善其预后,故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该病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检测进展予以综述。
单守勤张立营赵权孙英姿董洪强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相思子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2010年
目的制备相思子毒素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以甲醛处理的相思子毒素毒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融合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克隆化杂交瘤细胞株的亚类鉴定等方法筛选出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应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进行单抗的纯化,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4株可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D3、4E6、1C8和1E5,诱生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1×107、1∶1×106、1∶1×105、1∶1×106,亚类鉴定表明2D3为IgG1,其余3株均为IgG2b;特异性鉴定显示它们与多种毒素均无交叉反应,经过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化的单抗。结论获得了特异性的相思子毒素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相思子毒素的检测及纯化方法奠定了基础,其中4E6的效价最高,可作为检测相思子毒素的核心试剂。
张立营赵怀龙马凤龙傅兴伦孙英姿高波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相思子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相思子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优化最佳相思子毒素多抗包被浓度后建立了相思子毒素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鉴定其检测灵敏度、线性范围、特异性、重复性、回收率等。结果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相思子毒素的最小检出限为1ng/mL,标准曲线在10~1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血清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毒素蛋白,测得平均回收率为89%。结论本方法检测相思子毒素的可测范围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变异系数较小,表明其灵敏、特异、可靠。
张立营孙英姿赵怀龙傅兴伦
关键词:双抗体夹心ELISA
综合性ICU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感染最常见。而感染将加重其病情,增加治疗的困难及预后恶化。ICU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细菌耐药性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为了解1CU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状况,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1。2005—12ICU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孙英姿王华强姜美娟梁冰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综合性ICU细菌耐药监测
目的:研究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 方法:对我院综合性ICU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各类感染标本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分离...
孙英姿李世娟王华强梁冰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监测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
文献传递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并对检测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制备标记有HCVcAg多抗及特异DNA链的金纳米颗粒探针(NP探针)和标记有HCVcAg单抗的磁性微球探针(MMP探针),形成MMP探针-HCVcAg-NP探针复合物,再利用去杂交将NP探针上标记的DNA链释放出来,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这些释放的DNA链可确定丙肝病毒的存在。结果建立了HCVcAg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100fg/ml,是相应的HCVcAg ELISA检测方法的104倍。结论本研究为发展高灵敏度丙肝病毒的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张立营冯玉奎梁冰高博孙英姿苑同业孙宇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利用生物条形码技术对蓖麻毒素进行微量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蓖麻毒素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蓖麻毒素的多抗及特异DNA链标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NP)和蓖麻毒素单抗标记的磁性微球探针(MMP),形成MMP-蓖麻毒素-NP三明治复合物后再利用去杂交将NP探针上标记的DNA链释放出来,通过PCR方法或芯片检测方法鉴定这些释放的DNA链确定蓖麻毒素的存在。结果建立了蓖麻毒素的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1fg/ml。和临床上常规的检测方法相比,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常规ELISA的106倍。结论生物条形码技术可作为蓖麻毒素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冯玉奎张立营孙宇孙英姿
关键词:蓖麻毒素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脊液tau蛋白及Aβ1-42水平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价值,寻找AD理想的生物学标志。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AD、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vascular dementia,VD)和26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CSF中tau蛋白及Aβ1-42浓度的变化。结果 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AD组(336±126)ng/L,VD组(183±96)ng/L,对照组(98±54)ng/L,AD组CSF中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中Aβ1-42平均浓度:AD组(341±113)ng/L,VD组(457±132)ng/L,对照组(502±167)ng/L,AD组CSF中Aβ1-4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Aβ1-42、tau蛋白浓度的变化,不仅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亦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单守勤赵权张立营孙英姿
FQ-PCR检测人肠道乳酸杆菌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健康人粪便内乳酸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乳酸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依据乳酸杆菌16S rDNA序列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酸杆菌的16SrDNA,对粪便中的乳酸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和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乳酸杆菌和传统方法检测乳酸杆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9.3±1.5 vs 8.9±1.3 copy.,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更省时和省力。
冯玉奎郑长青孙英姿高波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乳酸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