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154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毒
  • 9篇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甲型
  • 3篇耐药
  • 3篇基因
  • 2篇疫情
  • 2篇禽流感
  • 2篇耐药性
  • 2篇抗原
  • 2篇抗原性
  • 2篇基因分
  • 2篇基因分析
  • 2篇基因特征
  • 2篇暴发疫情
  • 2篇H3N2亚型
  • 2篇H3N2亚型...
  • 2篇HA基因

机构

  • 20篇辽宁省疾病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丹东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孙海波
  • 18篇姚文清
  • 15篇王璐璐
  • 13篇孙英伟
  • 11篇毛玲玲
  • 8篇孙佰红
  • 8篇宋亦春
  • 4篇雷露
  • 4篇于伟
  • 3篇张眉眉
  • 3篇王博
  • 2篇刘敏
  • 2篇张倩
  • 2篇赵卓
  • 2篇陈静乙
  • 1篇向妮娟
  • 1篇李建东
  • 1篇石伟
  • 1篇齐英
  • 1篇陈叶

传媒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2019年辽宁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性改变株耐药性检测及HA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辽宁省2017—2019年抗原性发生改变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进行耐药性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分析,了解其耐药性及抗原性变化情况,为流感的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75株甲型H1N1流感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将低反应株进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性检测及HA基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到参考株的低反应株32株,经NA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性分析,10株毒株对NA抑制剂类药物奥司他韦敏感性降低。部分毒株HA蛋白中涉及抗原决定簇Sa和Ca1的多个位点发生突变。8株毒株糖基化位点与当年疫苗参考株存在差异。检出1株毒株位于220环的氨基酸位点发生R222K的突变,提示蛋白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能力改变。结论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对于病毒的致病性及传播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关注其发生改变的毒株,对流感病毒的及时防控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及指导作用。
孙海波刘双王璐璐孙佰红宋亦春张倩毛玲玲孙英伟姚文清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性分析HA基因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2020年3月11日—2021年7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等资料,对境外输入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时间、地区、人群及时间间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无症状感染者217例,境外输入感染者多于本土感染者。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以船员和学生为主,有13例(11.50%)转为确诊病例;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至解除隔离时间间隔为7~65 d,中位数为16 d;从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到转为确诊病例的时间间隔为2~21 d,中位数为7 d。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工人和家务及待业为主;通过密接筛查发现最多,有72例(69.23%)。从末次暴露至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间隔为0~21 d,中位数为4 d;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为11~44 d,中位数为21 d;始终为无症状感染者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至解除隔离时间间隔为11~37 d,中位数为17 d。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与隐性感染者年龄和职业构成不同。结论辽宁省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所占比例大,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来自于辽宁省内报告的4起聚集性疫情,发现途径在管控范围内,不会进一步在社会层面造成疫情的传播和扩散,目前防疫措施暂时无需改变。
孙佰红孙海波王璐璐毛玲玲孙英伟姚文清
辽宁省首株人腺病毒14型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从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ARD)患者咽拭样本中分离到的1株人腺病毒的基因型别。方法从辽宁省沈阳市采集ARD患者咽拭样本,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对引起HEP-2细胞病变(CPE)的病毒用人腺病毒属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对病毒六邻体基因(HEXON)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中其他人腺病毒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用Mega 3.1软件、以邻位相连法构建人腺病毒属HEXON基因遗传进化树。结果从辽宁省沈阳市ARD患者咽拭样本中分离到1株病毒,人腺病毒属通用引物PCR检测阳性,阳性PCR产物测序结果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毒株序列完全一致;该腺病毒HEXON基因测序全长2838 bp,负责编码946个氨基酸,亦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毒株序列有100%的一致性;HEXON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腺病毒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毒株在系统发生树上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上。结论辽宁省沈阳市ARD患者咽拭中分离到的腺病毒为人腺病毒14型,GenBank收录号为KC825052。
张眉眉于伟孙海波王璐璐姚文清
关键词:进化树
辽宁省2017-2019年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7-2019年监测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9年"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流感暴发疫情信息,对其时间、地区、场所、病毒型别等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2019年,辽宁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突发疫情33起,累计报告发病数684例,平均罹患率为2.22%(0.38%~40.82%),无死亡病例;不同暴发规模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85,P<0.05)。疫情主要发生于11和12月,报告22起,占总起数的63.64%;且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报告31起,占总起数的93.94%;疫情的病毒型别与同期流行的季节性流感型别相一致。结论辽宁省的暴发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高发;中小学是流感暴发的主要场所,以市区学校为主。
孙佰红孙英伟孙海波姚文清
关键词:流感
辽宁省2014年-2016年季节性A(H3N2)流感病毒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4年-2016年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基质蛋白2(matrix protein2,M2)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特点,掌握辽宁省内流感流行株对烷胺类药物以及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51株,提取核酸后对M2基因和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所选毒株均发生了M2基因的S31N耐药位点突变,M2基因的其余耐药位点和NA基因的全部耐药位点未发现耐药突变。结论辽宁省2014年-2016年流行的甲型H3N2型流感毒株普遍对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NA抑制剂类药物依然是近年来甲型H3N2流感防治的敏感药物。
孙海波刘双王璐璐宋亦春毛玲玲姚文清
一起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2012年辽宁省某中学暴发的一起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患病学生个案资料,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咽拭子标本中进行腺病毒鉴定并进行病毒分离,扩增腺病毒六邻体(Hexon)基因的L1片段进行序列测定,BLAST比较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1个月内在3个班级78名学生中累计出现24例发热病例,发病率为30.77%;咽拭子标本中5份标本多重PCR鉴定为腺病毒,同时分离到5株病毒;腺病毒Hexon基因的L1片段测序显示5株腺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100%相同;BLAST比较显示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株高度同源,达100%;系统进化分析中5株腺病毒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本次暴发疫情是由腺病毒14型引起,与之前中国所流行的腺病毒14型相比未发生基因变异。
于伟孙海波田疆王璐璐王博陈叶陆莹齐英姚文清
关键词:腺病毒
辽宁省2009年呼吸道标本病原体检测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严重,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死亡。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频繁,易于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及时检测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明确其致病性对公共卫生部门防控措施的制定至关重要。
刘敏姚文清孙海波孙英伟张眉眉王璐璐陈静乙雷露赵卓
关键词:呼吸道标本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
广谱细菌性病原体监测方法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细菌的16S rRNA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与分类是目前细菌鉴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复杂疫情的快速筛查与检验[1]。但是,现有的16S rRNA扩增引物大多具有种属亲嗜性,在模板浓度较低时难以获得阳性扩增结果,
刘敏赵卓姚文清孙海波毛玲玲雷露刘学升
关键词:监测方法广谱细菌鉴定RRNA快速筛查
辽宁省2016—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2016-2017年辽宁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得到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的HA1基因进行扩增,扩增片段经测序与近年来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株进行比对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进化分析表明,2016-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近三年的疫苗株均不在同一分支上;基因特性分析中,所有病毒均在A、B抗原决定簇上发生了两处以上的变异;19株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131位氨基酸发生了新的变异;20株病毒中有1株突变产生了新的半胱氨酸,提示可能有新的二硫键产生;糖基化位点并未检测到新的突变。结论 2016-2017年辽宁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变异程度不大,应密切关注疫苗株对流感病毒的免疫效果及流感毒株的变异情况。
孙海波刘双宋亦春孙柏红宋歌王璐璐孙英伟
关键词:H3N2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基因特征分析
SARS-CoV-2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导致的一起大连本土新冠疫情被引量:5
2021年
2020年12月15日,大连市报告了4名码头冷链货物搬运工人SARS-CoV-2核酸检测呈阳性,在此之前,大连市已经连续136天没有报告本土病例。在这次大连COVID-19疫情(简称"大连新冠疫情")中,我们收集了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1月8日期间大连新冠疫情中全部感染者(83)及部分接触的轮船货物样本,其中确诊病例占61.45%(51/83),无症状感染者占38.55%(32/83)。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76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其中72条(86.75%,72/83)来自临床样本,4条来自R国籍A货船上的冷链食品外包装样本。基因组分析数据显示,与武汉参考株(NC;45512)相比,76条全基因组分别存在12~16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共享12个核苷酸突变位点,符合B.1.1进化分支突变特征。结合病毒基因组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大连新冠疫情是一起由SARS-CoV-2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感染码头工人导致的本土疫情,在传播过程中至少形成了3个病毒代际和3个相对独立的传播链。
王佶薄志坚薄志坚毛玲玲杨世宏鲁茁壮聂凯赵翔赵翔孙英伟姚文清孙英伟孙海波王越向妮娟王越宋洋马会来陈操马学军
关键词:冷链基因组学现场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