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燕

作品数:155 被引量:801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5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2篇建筑科学
  • 2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1篇混凝土
  • 26篇桥梁
  • 23篇钢筋
  • 22篇3D打印
  • 17篇土结构
  • 17篇混凝土结构
  • 13篇耐久
  • 13篇耐久性
  • 12篇钢筋混凝
  • 12篇钢筋混凝土
  • 11篇锈蚀
  • 10篇水泥
  • 10篇力学性能
  • 10篇抗剪
  • 10篇力学性
  • 9篇可靠度
  • 9篇服役桥梁
  • 8篇纤维混凝土
  • 8篇结构构件
  • 7篇抗裂

机构

  • 139篇浙江大学
  • 1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8篇化工研究院
  • 6篇华北水利水电...
  • 4篇中国汉嘉设计...
  • 3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杭州市城乡建...
  • 3篇杭州冠力智能...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冶金科工...
  • 2篇中国美术学院
  • 2篇斯坦福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广西新发展交...
  • 2篇浙江大学建筑...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佛蒙特大学

作者

  • 155篇孙晓燕
  • 63篇王海龙
  • 52篇王海龙
  • 26篇张治成
  • 11篇黄承逵
  • 11篇邹道勤
  • 9篇陈龙
  • 8篇陈杰
  • 8篇高超
  • 7篇徐冲
  • 5篇金伟良
  • 4篇孙保沭
  • 4篇王冠楠
  • 3篇张涛
  • 3篇赵国藩
  • 3篇张爱晖
  • 3篇王龙威
  • 3篇张静
  • 3篇陈杰
  • 3篇俞秋佳

传媒

  • 14篇浙江大学学报...
  • 9篇低温建筑技术
  • 8篇混凝土
  • 6篇建筑材料学报
  • 5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水利学报
  • 4篇应用基础与工...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华东公路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工程力学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公路工程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建筑结构

年份

  • 5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13篇2022
  • 17篇2021
  • 19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1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蚀性水作用下混凝土的钙溶蚀模型被引量:17
2018年
为了评估侵蚀性水环境下混凝土的钙溶蚀规律,依据软水和硝酸环境下混凝土钙溶蚀机理,建立了侵蚀性水环境作用下混凝土二维钙溶蚀模型。模型考虑了混凝土中孔隙的曲折度和阻塞率,以及混凝土界面过渡区(ITZ)对孔隙率的影响。利用COMSOL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求解,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对混凝土二维钙溶蚀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在软水及硝酸环境中的钙溶蚀深度都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王海龙郭崇波邹道勤孙晓燕
关键词:混凝土软水
智能建造背景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
2025年
随着传统建造技术与现代信息科学的逐渐融合,建筑业正逐步向可视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智能建造转型。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向。土木工程传统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原理的现有教学方式单一,空间结构解析平面化,结构解析过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足,信息及软件资源利用不充分。在系统分析工程建造技术发展历程及智能建造技术主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浙江大学为例,结合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技术标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和案例分析等角度,提出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探索智能建造专业的创新教育路径,以期为高校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孙晓燕王海龙杨英楠
关键词:课程体系案例分析教学改革
一种抗核爆防辐射3D打印混凝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核爆防辐射3D打印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80‑120份、特种砂70‑250份、金属粉10‑60份、纤维0.5‑10份、水20‑70份和外加剂1.3‑3.3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
孙晓燕陈龙王海龙汪群张治成
文献传递
基于动态可靠度和经济优化相结合的服役桥梁维修加固风险决策被引量:34
2004年
服役桥梁的维修加固需要综合考虑安全和经济的问题,基于服役桥梁的动态可靠度,以后续服役期内收益期望值最大或损失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服役桥梁的维修加固决策进行了探讨,利用实际检测数据修正抗力模型,对一座服役期为35年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动态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同时,比较分析了汽车荷载等级的提高和采用不同维护加固措施对后续服役期内动态可靠度的影响。该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把失效损失与失效风险相结合,对桥梁结构的维修加固决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孙晓燕黄承逵赵国藩陈宇新
关键词:服役桥梁动态可靠度经济优化
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剪承载力的用量分析
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外贴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纤维用量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在保证纤维加固效果的情况下,根据纤维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提高率为评估参数,引入最佳纤维用量系数,分...
董伟伟孙晓燕
关键词:纤维加固抗剪承载力剪跨比
文献传递
不锈钢钢筋锈损特征扫描分析及性能劣化规律被引量:3
2020年
为全面了解不锈钢钢筋锈损后的锈蚀分布状态、精确预测其性能退化规律,并厘清不锈钢钢筋与普通钢筋在锈蚀行为上的差异性,本文对混凝土中不锈钢钢筋进行加速锈蚀试验,分别通过3D扫描技术和钢筋拉伸试验得到锈蚀指标和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基于最大截面锈蚀率和锈蚀不均匀系数表征了不锈钢筋的锈蚀程度及锈蚀的不均匀性,得到了不锈钢钢筋坑蚀特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碳素钢,不锈钢钢筋锈蚀更易发生坑蚀,且锈蚀的不均匀程度随着质量锈蚀率的增长而线性增加。不锈钢钢筋断口截面分析表明,蚀坑是导致不锈钢钢筋性能劣化的主要来源。根据拉伸试验探究了不同锈蚀程度下钢筋各项力学指标的退化规律,建立了锈蚀钢筋承载能力退化模型及延伸率退化模型。与普通碳素钢的力学性能对比可以发现,不锈钢钢筋的延性较好,在锈蚀严重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延伸率,在防止结构脆性破坏上具有较好的优势。
王海龙孙晓燕孔航挺周炳
关键词:不锈钢钢筋坑蚀3D扫描力学性能
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服役桥梁维修加固经济优化被引量:9
2014年
在对服役桥梁选择维修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安全与经济的问题。考虑构件在各种环境下的耐久性以及评估基准期内荷载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服役桥梁的实际检测数据,修正时变抗力模型与预测荷载,得到在役桥梁构件的时变可靠度。通过分析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案而导致桥梁可靠度的变化以及所产生的收益期望值,在满足桥梁结构性能的要求下,以桥梁维修加固收益期望值最大,对服役桥梁的维修加固决策进行探讨。该方法考虑了桥梁历史现状与未来收益期望值,通过桥梁维修方案决策,使得桥梁的性能与收益之间得到优化。该方法对桥梁的维修加固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建林杨小刚腾起孙晓燕
关键词:服役桥梁耐久性时变可靠度
一种用于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层间嵌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层间嵌订方法:选取基本结构构件,由构件尺寸和材料力学性能计算基本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确定嵌订结构的尺寸、布置方式、布置间距和布置数量;根据基本结构构件的构件种类、承载工况和打印的混...
孙晓燕王海龙高超
文献传递
混凝土模拟液中碳素钢-不锈钢连接时的腐蚀规律
2018年
为了探明混凝土中普通碳素钢与不锈钢搭配使用时的腐蚀规律,使用含氯离子的混凝土模拟液模拟氯盐污染混凝土环境,测试分析了一系列不锈钢、碳素钢试件的动电位极化曲线(CP)、电化学阻抗谱(EIS)和零电阻电流(ZRA)。研究结果表明:连接不锈钢的碳素钢腐蚀速度明显加快,工程应用时宜采取绝缘措施以降低腐蚀风险;碳素钢-碳素钢之间由于锈蚀程度不同也存在电偶腐蚀,但相比不锈钢-碳素钢连接其腐蚀速度较慢且腐蚀规律不太稳定;在氧气含量一定情况下,受腐蚀产物的影响试件后期腐蚀速度普遍减小。
周易邹道勤王海龙孙晓燕
关键词:钢筋锈蚀不锈钢电偶腐蚀
BFRP筋与纤维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研究PVA纤维混凝土与BFRP筋的粘结性能,设计了中心拉拔试验,得到BFRP筋不同的表面形式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并和相关文献中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参考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表面粘砂BFRP筋与PVA纤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比表面光滑BFRP筋与PVA纤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更好,同时与其他混凝土相比,PVA纤维混凝土与BFRP筋的粘结强度更高,残余粘结强度更大。采用连续曲线模型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很好的拟合。
高超董伟伟陈杰孙晓燕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拉拔试验粘结强度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